林 婷(浙江省云和縣赤石鄉中心小學 浙江麗水 323607)
?
趣味引路
——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活動中趣味元素的引進
林婷
(浙江省云和縣赤石鄉中心小學浙江麗水323607)
摘要: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則需要采取一定教學措施提高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興趣及積極性。在當前小學階段教育活動中,教師往往應用趣味性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興趣,這對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教學水平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現本研究以下結合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來淺談趣味教學模式的應用,通過引入趣味元素來培養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整體音樂教學效率與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 趣味元素 趣味教學
隨著當前素質教育政策的實施,當前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注重除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外[1],還需要注重發揮學生學習主體地位作用的發揮,因此,這對目前現有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注重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而且還需要注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發揮其主體地位作用,從而以滿足素質教育政策實施初衷。在當前教育活動中,任意學科教學課程的開展,教師均十分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開發與引導,這是因為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關鍵,因此,有必要借助趣味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教學實效性與教學質量。
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培養學生掌握一定音樂技巧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以期促進其全面發展。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正處于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殊成長階段,在一定程度上給音樂教學活動帶來了難題,由此很難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2],更不能使其掌握一些音樂技巧,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體音樂教學效率與質量,因此,有必要引入趣味因素來激發學生集中注意力且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從而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并且有效傳授學生們一些音樂技巧,由此大幅度提升音樂教學質量與 效率。
另外,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引入一定趣味因素是一種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的重要教學措施,使得學生在引入的趣味因素下而喜歡上音樂教學,使其在這樣的音樂教學環境中快樂學習音樂、感受音樂魅力,由此以更好地掌握音樂技巧以及提升音樂欣賞能力,這對于提升整體音樂教學質量與水平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了解到,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引入趣味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培養學生音樂方面的技能,而且還激發了其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的興趣,由此更好地培養其綜合素質能力及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作用,這對于其未來發展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趣味教學方法值得實施開展,由此促進整體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現本研究以下將趣味因素引入到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策略進行敘述,以期為相關研究學者及教育同事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1.穿插游戲環節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注意力難以集中,并且好動且有好奇心,這是該階段學生均呈現的一大特點,也是其發展規律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該階段呈現的特點,以及充分遵循其成長發展規律,通過引入游戲環節于教學活動中,這樣不僅有效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中的興趣,而且還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而有利于其快樂、健康發展。例如,音樂課堂活動中,教師講解附點音符前,可以通過事先編輯好的謎語來導入該話題,即“一個小不點,真是不起眼,音符后邊站,時值加一半”[3],這樣不僅道出了附點音符的作用,并且還加深了學生對此的印象,由此對該知識點內容的講解,從而提升學生對整個音樂學習的興趣。再比如說,教師可以應用歌曲接龍游戲來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將班級學生分為兩隊,通過首尾兩字相連進行歌曲接龍比賽,當一隊成員不能接唱下去時則被淘汰,而另一隊則獲勝,這種游戲環節的開展使得學生思維發散能力得以培養,與此同時,還有效提高了其掌握音樂歌曲的數量,由此可見,這種趣味性教學模式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整個音樂的教學效果。
2.結合音樂律動營造快樂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與生俱有好奇心、好動的特點,因此,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可以結合學生這一特點來營造符合學生性格特點的音樂教學環境,使得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學習音樂。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及音樂教學特點來綜合營造課堂氛圍,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積極創新,提高音樂教學活動的“律動性”,這樣即可有效與學生的成長特點結合[4],使其參與到音樂“律動性”快樂教學氛圍中,使之沉浸于音樂教學活動中,而有效提高其音樂技能水平與綜合素質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律動性”音樂課堂氛圍的營造,往往是應用音樂律動特點來進行的,通過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穿插一些律動性音樂或舞蹈,比如說《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事先編排好的舞蹈動作來示范于學生,使得學生一邊跟著教師模仿,一邊學習這首歌的音樂知識,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樂教學效率與質量。
3.適當引入情境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為學生提供身臨其境的特殊教學活動,其使得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有效體會到教學內容,教學效率及質量非常高,因此,在目前教學活動中應用較為廣泛。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應用情節教學模式來開展音樂教學,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呈現音樂背景及相關情境,使其能夠真實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由此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掌握音樂知識內容,從而提高整體音樂課堂效率與質量。與此同時,情境教學模式下通過給予學生提供真實的音樂環境,使得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提升其音樂欣賞能力,這對于其未來健康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上將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引進趣味因素的重要意義進行了簡單的概述,并且結合小學音樂教學活動而探討趣味元素的引進措施,以期激發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從而以有效培養學生音樂技能及音樂欣賞能力,由此以提升整體音樂教學質量與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振邦.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生物實驗中的應用[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
[2]陳海燕.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生音樂興趣培養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
[3]程一萍.解析小學音樂節奏訓練中的教學體會[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1).
[4]王艷芝.音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