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剛
(湘西自治州鳳凰縣黃合學區 湖南鳳凰 416200)
?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付 剛
(湘西自治州鳳凰縣黃合學區 湖南鳳凰 416200)
摘 要: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基本課程,是學習數學的起步階段,也是數學教育的初級階段。它通過學習教材內容,了解數的知識,四則運算以及圖形和長度的計算,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生興趣的培養以及教學內容的靈活多樣都是不可或缺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創新思維
一個人對于事情的做與不做,來源于其對該事情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育教學的方法,挖掘優化的教育結構,同時,在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
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在小學數學方面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方法有以下幾個方面。[2]
1.營造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了解數學
心理學實驗結果表明,兒童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形象化特點。在教學“噸的認識”一課時,由于“噸、千克、克”這些質量單位的產生和它們之間的關系等比較抽象,如果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在實際的操作中讓學生切身體驗數學中的樂趣。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的記憶,鞏固了學生的知識,也使得同學們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數學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學好數學。[3]
2.創造游戲情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比起枯燥的學習,學生們更喜歡的是玩游戲,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使然。在教學的過程中,設置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游戲。在教學生“噸,千克,克的認識”時,教師擺出一桶礦泉水、多杯水,多枚硬幣等物品,通過不同的秤來獲得這些物品的重量,將同等重量的物品擺放在一起。在教學時,可以通過班級內部劃分小組開展口算、四則運算等競賽游戲,對獲勝者分發獎品以激勵學生的數學學習。通過游戲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4]
3.創造故事情境,給學生想象的空間
我們可以將數學中的問題以童話故事的方式表現出來。豐富的想象力是兒童的特質所在,他們喜歡想象這個奇妙的世界,也喜歡引人遐想的童話故事。例如,在教小學加法和減法時,我們可以編造一個故事:在一片大森林中,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他們每天都過著快樂的生活,這天是小老虎的生日,他邀請了他的好朋友來家里做客,小熊帶來了3桶蜂蜜,小象帶來了20個蘋果,小猴子帶來8根香蕉,但小豬不但沒送小兔子禮物,還偷偷吃了3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小兔子知道后非常不開心,那么請同學們算一算小老虎一共收到多少水果,小豬偷吃后剩下幾個?在這樣的故事下,他們很快就算出結果。并且在聽故事的同時,學會了加減法。[5]
4.創造活動情境,培養想象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的思維方式是從動手開始的。數學知識只有在具體的實際中才能理解和把握。例如數一數、畫一畫、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通過形象化、具體化。教學“9 的組成”同桌同學一個分小棒,一個記錄,然后問學生:“你有幾種分法?”“你是怎樣分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通過讓學生去做、去理解,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增加對數學的興趣。
1.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氛圍,讓學生敢于創新
教師首先應堅持民主教學,營造一種民主、靈活、平等、寬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產生主動參與的想法,從而才能地充分表達自己的創意。例如,在教學《長度單位》一課時,我與學生融為一體,參與到學生中去,將自己和學生分別分成幾個小組,與學生們一起量身高,并把所有人的身高記錄下來,之后每個小組各自進行比較,看誰最高,并求出高出多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其樂融融,將自己與學生放在一起,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學習中去。[6]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創新
創新思維具有主動性,學生只有在自己主動操作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培養這種思維。無論是在講課中還是課下做題中,都要注重訓練創新思維,誘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思考問題。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上臺講一些做題的過程,講一些概念,讓學生講算法、講思路,講其解題的過程。例如,在做應用題時,老師讓學生列出算式,并讓學生說出:“為什么要這樣列? 還可以怎樣列?”通過“說”來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與此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7]
3.開展積極評價,讓學生善于創新
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對于有困難的學生,也要及時給予關注與幫助,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參與這些活動,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他們的一點進步,應給予及時的肯定,對于出現的問題,則應耐心引導,并與學生一起分析其產生的原因,鼓勵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正,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8]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免會出現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對待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時,要時刻注意以學生為本,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為根本依據,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無論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何種方法,歸根結底是要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讓老師與學生更好地合作。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數學“情境—問題”教學策略研究,祝玉蘭,貴州師范大學,2004-05-01
[2]小學數學創設有效情境教學的研究,許曉娜,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06-18
[3]小學低年級數學教科書中的情境題材研究,董玲,東北師范大學 2010-04-01
[4]論小學數學情境及其有效創設李玉龍; 鄧芙蓉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0-02-20
[5]小學數學情境設計的研究孫嫻現代基礎教育研究 2012-03-30
[6]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 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季加良二十一世紀教育思想文獻 2007-03-15
[7]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蔡健飛華中師范大學 2007-11-01
[8]小學數學創新思維激活之我見,黃彤彤科技創新導報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