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蘭
(廣西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渡頭初中 廣西桂林 541000)
?
班主任如何讓“留守兒童”變成“陽光少年”
龍玉蘭
(廣西桂林市臨桂區兩江鎮渡頭初中 廣西桂林 541000)
摘 要:農村初中的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關愛,心理健康、道德品質等方面,都留下較多的陰暗面。如何讓他們成為陽光少年?班主任務必從如下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留守兒童 現狀分析 陽光少年 轉化策略
1.安全隱患多,極易遭到傷害
根據認知發展規律及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少年兒童處于身心發展的轉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長發育均不成熟,可塑性較大,自制力也較差,這時候的“留守兒童”一旦失去家長適當的約束與科學引導,極易受到不良現象的誘惑與影響。實踐證明,很多少年兒童由于無人管理或管理不當而與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養成不良行為習慣,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遇到突發事件時,自救能力也差,傷亡事故極易發生,生命安全極易遭受危險與傷害。
2.生活習慣差,身體發育不良
“留守兒童”由于缺乏家長的教育和管理,沒有形成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不洗臉、不洗澡、不換衣,吃飯、作息不按時、生活無規律、營養不良,于是,抵抗疾病能力弱,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促使發育不正常。
3.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父母常年在外,鞭長莫及,失去對子女的關愛,因而子女心理健康失衡。“留守兒童”的教育,多以隔代教育和寄養教育為主。這些教育者,本身素質不高,兒童的心理問題,得不到他們的正常疏導,對他們不當行為的表現,也得不到有效的制止,極大地影響了他們身心健康發展,致使不少“留守兒童”軟弱無助,自卑自閉、寂寞空虛、逆反心理嚴重; 孤僻敏感,愛發脾氣,情緒異常,難于溝通,對老師同學產生隔閡,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隱患。如我校初二年級189班留守兒童林紅彬就是如此。他人很聰明,但上網成隱,老師找他談話,無濟于事。原來他7歲時就寄養在外婆家。八年來,父母沒有回來過看他一眼,致使心理產生極大的陰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經常半夜翻墻外出去上網。
4.學習功力不足,成績普遍較差
由于缺乏監管或監管方法不當,“留守兒童”在校,學習缺乏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和吃苦精神,厭學情緒日趨嚴重,學習成績掛紅燈。
5.良好道德缺失,行為習慣養成差
由于缺乏家庭關愛,加之代監護人的無奈,“留守兒童”常常表現出任性、自私、貪婪、固執倔強、我行我素、不尊敬長輩、好逸惡勞等不良品行。上進心、集體榮譽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養成習慣較差,常有違規、違紀,甚至違法行為發生,對他們的教育,已成為一種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
1.以身為范教育孩子
誠實守信,應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內容。孩子的誠實不足歸根到底是教育者本身做得不好的影響所致。如果教育者能真正做到言傳身教,讓社會充滿和諧關愛氛圍。我相信,孩子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愛心、孝心、誠心、誠信的和諧社會中,一定能健康茁壯成長。
2.用真愛激勵孩子
“留守兒童”多數在農村,他們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差,一般都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媽等照料。在這些人的心理,他們對孩子的“愛”理解不夠,認為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這就叫愛……一切順著孩子,一切護著孩子。其實這是一種不健康、不負責的愛,是一種溺愛。 真正的愛就是一種積極負責任的愛,不但要讓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錯必改。經常與孩子談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學習目的明確、自強不息,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這才是一種真愛。
3.指導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這種特殊的監管環境,留守兒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會陋習。所以,班主任要引導他們慎重交友,防止孩子與有惡習的人交朋友。特別現在的網絡文化,色情泛濫,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特別大,如我校有位留守女生,因在網上交友,竟把哈爾濱的一位男孩迷上了,這位男孩為會網友,竟從家里偷出一萬多元,準備前來,幸好學校及時發現,才與家長共同制止了這場悲劇發生。再如我校另一位剛初中畢業的男孩唐某,父母在他讀小學的時就外出打工,缺乏正確的家庭管教,他一進入初中,就偷扒成性,與社會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結伴而樂,不思學習,不聽老師的教育和勸告,結果走出校園不久就因打架致人重傷,淪為少年犯。同樣的事例,在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屢見不鮮,不勝枚舉。可見,關心孩子的交友,班主任不能忽視,要正確引導他們慎重交友。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向孟母學習,把好“孟母擇鄰”這一關。
4.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留守兒童”缺乏父愛、母愛,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兒童的好奇心,在愛好和興趣方面各有所為。因此,班主任要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培養他們健康的愛好和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還應把這種想法或做法,與監護人交流溝通,讓他們也產生共識,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彌補“留守兒童”的空虛心理,使興趣起到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道德品德和遠大志向的效果。
5.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班主任教育留守兒童,要多想方法,不能簡單行事,動不動就臭罵他們。否則,他們就會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把班主任的教育演變為仇恨、冷漠情緒,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對他們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甚至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同時,班主任要主動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溝通交流,教會他們如何監護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如孩子犯了錯誤,不要怕傷孩子感情,輕描淡寫說兩句就完事。否則,長此以往,就會慫恿孩子的壞毛病,最后無法管教,誤入歧途。而要對孩子的錯誤,進行正面教育,說清其危害性,指出如何改正的方法或目標,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積極上進。只有采用這種既堵又疏,既批評教育,又鼓勵表彰的方法,才能讓他們成為陽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