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瑞(安徽省鳳臺縣第四中學)
?
借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初中物理教學立體內容
高瑞
(安徽省鳳臺縣第四中學)
摘要:物理是一門實驗與理論相結合操作性較強的科目。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教育也在以它嶄新的形式來影響當代學生。為了提高教育層次,在使用現代技術教育時去發現、總結、領會,以達到真正的教育水平為目的。提出更好的針對學生學習初中物理的新對策,介紹了如何借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豐富初中物理教學,使得學習的內容更加具體、鮮明,展現立體感。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對策;探討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通過實驗才可以證明理論,所以科技的進步對于物理來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證實教學理論,使學生對這門學科有更深入的了解,讓學生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多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完善思想,使他們更相信真理的力量和科學的偉大。
1.由于新的教育模式的運用,很多學校跟不上整改的步伐,在教學設施上比較落后,沒有能力與實力來借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物理課程的施教,學生仍然受舊的教育思想的影響,所以很難利用新的教學技術成功的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無法適應現代教育模式。
2.老師過于重視語言施教,也就是老師在講臺上一味地講,學生在下邊聽,根本就體現不出學生的吸收情況。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這門課程變得很枯燥、乏味,缺少生動性,激發不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學習知識顯得很死板,一味地重復老師告訴的重點,忽視了學生的吸收能力。
3.雖然如今科技的進步帶動了很多教育的發展,但是很多學校的技術教育實施得不夠徹底,學生只能對技術教育有個模糊的概念,沒有形成系統上規范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達不到高水平的應用。沒有借用現代教育技術教育學生,使得教育質量得不到提高。
1.利用現代技術教育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來刺激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在學習中腦、心、眼同時運作,以達到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提高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例如,物理課程中關于學習物態變化時,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這些概念的理解,如果只用語言進行描述,在學生的大腦中得不到一個形象的變化結構,那么我們就可以借用教育技術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播放這些物態變化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冰化成水的過程稱為熔化,水結成冰的過程稱為凝固,水高溫生成水蒸氣的過程是汽化,霜的形成則是凝華,通過視頻講解再配合書本上的語言描述,就可以很鮮明地將這些物理概念講解清楚,學生這樣學習會記得更牢,因為有圖像的轉變,視頻中所展現的圖像更具體,使知識變得更生動、更形象,學生記憶更深刻。所以借用技術對物理教學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讓學生看到真實的實驗場景,鼓勵物理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老師可以通過投影、圖片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知識,時代的發展使得學校都開始配備新的教育設施,多媒體開始大范圍地引入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可以更好地將物理知識傳授給學生,例如,物理中密度的知識,通過多媒體可以將知識以圖片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水與油的密度不同,所以互相不能溶解,甚至產生分層,所以油與水是分離的。通過多媒體就可以很好地將這一現象展現出來。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需要做很多實驗來證明物理知識,所以,通過多媒體可以讓學生看到真實的實驗場景,有助于學生對實驗的與理解。例如,在教學光學這一節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現象,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認識到光通過不同的介質折射的角度是不同的。多媒體清晰地展現光的結構,讓學生能更加清楚知識是如何貫通連接的。還原物質發生的條件,展現實驗場景,對于學生學習物理實驗來說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實驗展示后,教師還應該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有理有據地編寫實驗報告,以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
3.做題對初中生來說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讓學生無休止地沉浸在題海里,一味地做題不僅給學生帶來了精神上的壓力,同時也會消磨學生的耐性,處理不當反而會成為學生的負擔。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勞逸結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感受到物理這門課程的神奇。老師應該多采用一些立體圖形進行實體施教。例如,在學習物理浮力這一節時,老師就可以用裝滿水的魚缸作為教學工具,然后用不同質量體積的物體進行實驗,讓學生觀察不同物質在放入水中產生的浮力是不同的,讓學生自己總結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如學生總結不完整或錯誤,老師要及時糾正,這樣傳達的知識將會更加深刻,學生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用現代技術圖文并茂的優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感覺、去體會,使知識更形象化,將會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學習變得更主動,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4.網絡的飛速發展帶動了經濟全球化,通過網絡,我們可以查閱任何想要知道的知識。老師也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延伸一些課外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例如,老師可以自行編排實驗,通過課本知識進行延伸,讓學生自己去查找課外書或是在網上搜索。自己設計新實驗,如實驗的材料、目的、要求、結論和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發,實驗中會遇到的狀況分析,對未來創新有何深遠影響。讓學生發散思維,發揮創新能力。還可以利用網絡知識的多樣性,進行不同實驗現象的臨摹,已達到最好的學習目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靈感與創造力,將這些能力相結合必定會創造出科技的火花。利用現代技術增加知識的覆蓋面,培養學生自我認知與探索的能力,讓學生走在科技的前沿,跟上時代的腳步,將物理這門學科學得更好。
總而言之,通過本文的講解,借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是教育實施的基礎,利用現代技術教學,無論是在教學思路上還是設計目標上都有一定的提高與創新。通過新的教育模式與理念,讓學生面對學習有更多的興趣和迫切求知的欲望,這才是達到了技術教育實施的真正目的,不以考試為目的,以完善自我為目的。學生不再視學習為負擔,而是把它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實行技術教學,讓學生的思路得到更高的轉變,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一個國家要想強大,教育是最重要的體現,好的教育才會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周恩來曾經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可見讀書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通過教育的提高與完善,讓學生輕輕松松地學習,在勞逸結合的模式下體現生活的價值與人生的樂趣,體現學習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璽.發揮教學結構優勢,提高物理教學質量[J].讀寫算,2013.
[2]遲麗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之我見[J].教學參考,2014.
[3]包靜,林榕,宋陽.新課程背景下物理學的科學方法教育[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