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黑龍江省大慶市讓北第一小學,黑龍江大慶163712)
?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反思
王穎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北第一小學,黑龍江大慶163712)
摘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那么,在新的課程理念之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構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把教師和學生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就是每名教師都要思考和總結的主要任務。
關鍵詞:高效課堂;減負增效;學案導學模式;教師素養
隨著國家第二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對課程的重新修訂,對教材的重新改編,賦予課堂教學新的內涵。一直以來,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那么,在新的課程理念之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構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把教師和學生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就是每名教師都要思考和總結的主要任務。為此,針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效課堂構建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提倡各學科要形成學科教學模式。實際上,教學模式只是一個范本,是規范教學流程,掌握高效課堂教學技巧的一種形式,我們應該有模式而不拘泥于教學模式,靈活地運用模式。
(一)重視課前預習,嘗試自主學習
充分的課前預習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和保障。課前預習一定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例如,在教學《年、月、日》這節課時,我先讓學生在課下收集近幾年來的年歷,通過學生的收集與整理,讓他們既預習了教學內容,又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年歷上的秘密和規律,為第二天課堂教學的有效和高效奠定了基礎。應該說,充分的課前預習是課堂上實現自主學習、學生小組互助的前提條件。
(二)凸顯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定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上課伊始,將學習目標清晰明確地傳達給學生,而作為教師要圍繞目標展開教學,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水到渠成。其次要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注重對教材的挖掘和整合,力求教學內容豐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增強課堂的廣度和深度。例如,在教學《倒數的認識》這節課時,由題目引出學生的疑問:“什么是倒數呢?”接著教師明確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倒數的意義;求倒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帶著探究的精神去學習。
(三)注重夯實基礎,訓練扎實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模式,怎樣的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能力都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班情和學情,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合理使用教學模式,注重夯實基礎,面向全體,訓練扎實有效。還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個性,如課堂提問、習題設置等思維訓練要體現針對性、層次性、梯度性。關注每一個學生,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四)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省時高效
隨著學校硬件設施的不斷更新和完善。目前,很多學校的班級已經配備白板。因此,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方面,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激發興趣、創設情境、增大容量等方面的作用,適時、適度地使用多媒體。精心設計課件,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提高課堂效率。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有趣、新穎的課件是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有效方法,而參與程度高的練習更能讓他們全情投入。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這節課時,利用多媒體設計出連一連、數一數、擺一擺、猜一猜等多個練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學生互助要有效
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是要發揮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作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參與,化被動為主動。因此,小組劃分一定要科學,以四至六人為宜,可以異質同組,同組采用AA、BB、CC分法;同質結對,競爭合作。小組組長又叫“教師助理”。一間教室里的N個小班:每個小組視為一個“小班”,高效課堂等同于“小班化”教學。教師在做教學設計時,要滲透著分層教學、分層提高的教學思想。在小組合作內容上,不僅僅體現在問題交流上,還要體現在學習小組之間互相檢測、答疑,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等,也就是說合作的形式要多樣,學習內容要明確,做到內容上有分工,學習上有合作,真正體現學生之間這種合作、互助、共同提高。
(二)教學設計要開放
要想實現高效課堂,教師在授課中就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以學定教,通過開放的教學設計,豐富、多變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三)師生關系要和諧
“親其師而信其道。”孩子的心靈是單純而真誠的,他們會因為喜歡某位老師,所以喜歡上他的課;他們會因為崇拜某位老師,所以愛上了他教的學科。因此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努力學習的催化劑,是他們自主學習的助動力。當學生在課堂上找到了主人的感覺,他的學習必將是自覺的、積極的。所以我們的課堂一定要體現出師生關系的平等,學習氛圍的和諧。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才能有精彩的表現,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學生在課堂上是主動的、活躍的、快樂的,他們的學習才能是高效的。
(四)評價方法要有效
評價方式多元化一直以來是新課程改革所積極倡導的,并且有效的評價也是教師駕馭課堂的重要手段。在實際工作中我認為教師對于評價應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教師的評價應以正面評價為主,少用或盡量不用負面評價。例如:當看見有學生溜號或者搞小動作的,我們教師盡量不要直接批評溜號的學生而是表揚認真聽課的孩子,這樣不但認真聽課的學生會更認真,而溜號的學生也會自己警醒,注意力轉回到課堂上來。其次,教師的評價一定要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切忌虛泛空洞的表揚。例如,“你真棒!”“你真優秀!”“真是個聰明的孩子!”這樣的評價都太空泛了,對學生的行為沒有具體的指導作用。我們應該評價學生的行為:“你回答得可真詳細!”“你的想法很與眾不同!”“你的字寫得非常工整!”,等等。最后,教師的評價一定要一視同仁,并且多關注班級的弱勢群體。例如,當某個成績較差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師一定要給他機會,就算他答錯了,教師也要盡量找到他回答的閃光點,對他進行正面評價。多給這樣的學生自信和勇氣,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的課堂才是我們追求的高效課堂。
(一)抓住課上與課下的結合點(導學案)
無論是邱學華的嘗試教學法,還是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主旨都是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古至今的教育者們一直孜孜以求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學,讓學生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而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就是教師進行高效課堂教學的一種嘗試,也是教師進行高效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更是教師們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實踐,這一模式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按照學案內容進行課前預習,教師按照學案內容進行課堂教學,課上和課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既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又發揮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例如我在教學《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這節課時,課前下發學案,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1~100的數字表里分別圈出了2的倍數和5的倍數。教師通過學案的反饋,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能被2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能被5整除的數呢?學生小結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奇數和偶數概念。教師適時拋出問題:“能被2和5同時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引起全體同學的思考,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匯報結果。教師進行總結,釋疑。最后進行當堂達標訓練,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邊巡視,邊搜集答題信息,到講臺前展示。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都按照導學案的模式進行,教師有依據,課堂有高效。
(二)凸顯課堂有效和高效的關鍵點(教師的綜合素質)
我們知道,同樣一節課,教師采用同樣的教學模式流程,但是由于教師的理解和感悟不同,在教學設計上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同一節課,由不同的教師來授課,課堂教學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別。新的課程標準的頒布,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了新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的素養也是決定課堂是否高效的重要因素。我認為高效的課堂需要這樣的教師:
1.教師要有開放的思想。過去對教師的要求是“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而我認為在如今這個時代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做到的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教師具有了海納百川的胸懷,開放進取的思想,才能吸收最新進的教學理念,掌握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跟上時代的步伐;只有教師具有了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學生,才能成為高效課堂的引領者。所以新時代的教師要做一個發展的人,一個教育理念的行動者,一個幸福的職業者。
2.教師要有反思的能力。葉瀾老師曾經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所以教師要善于反思,要會反思,而不只是流于形式。沒有完美無缺的教學,但會有成功的案例;沒有不留遺憾的課堂,但會有精彩的瞬間。如果每一名教師在講完一節課后都能善于總結經驗,找到不足,那么每一節課都會成為你進步的階梯。例如,我在教學《認識圖形》這節課時,雖然課堂上學生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每個孩子都很興奮,課堂上的氣氛也很活躍。但是我卻總能聽見不少孩子把正方體、長方體叫成了正方形、長方形。課下我進行了反思:一年級的學生對于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還沒有清楚的認識,不能區分體和形的不同。如果我在教學正方體、長方體的同時出示正方形、長方形,這樣直觀的對比就會讓學生一眼看出它們的不同,學生是不是就不會把它們弄混了呢?所以,我就在第二節課的時候進行了改進,果然學生自己就總結出了體和形的區別,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是當前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只要我們樹立“以學定教”的思想,從自身做起,從每節課做起,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積極探索、不斷反思、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性就會指日可待。
作者簡介:王穎(1974-),女,遼寧鞍山人,本科,研究方向:高效課堂的構建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