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更加注重理論與體驗的相互結合,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中突出音樂實踐活動的豐富性,這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極為有利,是促進預期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手段。與此同時,新課程中還針對小學音樂知識和技能講授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過對傳統音樂授課模式的革新改變以往教學的枯燥無味,借助體驗式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圖譜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正確引導,通過對圖譜的解讀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這對于學生音樂想象力的激發極為重要。通過對圖譜內容的理解更好地感受音樂之美,從實踐過程發現這一形象生動的圖譜教學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把握音樂旋律走向,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圖譜教學;重要性;應用途徑
對于音樂教師而言,最為關心的問題莫過于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切身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在發現美和欣賞美的過程中達到創造美的目的,這就對新時期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音樂教學所帶來的精神享受可在曼妙的旋律和跳動的音符中得以體現,因此教師教學目標的構建也應以此作為原則。作為啟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音樂教學對于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藝術情操與音樂素養的提升有著積極影響,在教學方式選擇方面應當盡可能突出其形象生動的特征。當前圖譜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對學生自主設計圖譜的引導達到音樂體驗與創作的目的,這對于學生智力開發和音樂想象力培養都有積極影響。本文分析了小學音樂教學中圖譜教學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音樂圖譜教學的實施路徑。
一、圖譜教學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所謂的音樂圖譜教學是指在形象化的圖案和符號輔助下實現對抽象音樂旋律的描繪,以此突出音樂旋律中的曲調結構和節奏變化。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蘊藏的音樂情感,且有利于音樂旋律記憶的強化。圖譜教學應用于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鐘表店》課程教學時可在不同的鐘聲方面加以考慮,利用星星座鐘、搖擺鐘、小鬧鐘以及布谷鳥鐘設置于音樂的間奏及尾聲等部分,通過對不同鐘聲的辨別來對作品中的引子和間奏等概念加以理解,這對于學生理解作品的深層次涵義以及自我感知能力的強化都有積極影響。
第二,審美潛能的激發。教學時由教師首先完成圖片的引入,因此激發學生的思考,講述內心對于音樂的想法。此后可由學生對相關圖片進行搜集,并于課堂教學中展示,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對內心音樂感受進行描述,這對于學生審美能力提升無疑是有效的驅動力。
第三,想象力的開發。除了能夠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外,圖譜教學的應用還有效激發了學生在音樂課程學習方面的積極性,改善了傳統音樂教學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是對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圖譜教學的應用深受學生歡迎,在廣闊的音樂空間中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也得到了全面開發。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圖譜教學的應用途徑
(一)與音樂旋律起伏變化結合
圖譜教學在音樂欣賞課中的應用能夠引導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借助聆聽和動手操作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曲目《嘀哩嘀哩》欣賞中可指導學生在音樂旋律的輔助下對圖符進行比劃,利用線性圖符對小溪潺潺流水的場景進行描繪。在重復操作過程中學生會在腦海中浮現對應的音樂情景,冰雪初融的河面萬物復蘇,潺潺流水的小溪隨聲附和。在生動景色與音樂的相互配合下對作者創作內涵進行概括。因此,從音樂旋律起伏變化中也是音樂聽覺與視覺享受的一種結合。
(二)與音樂長短相結合
所謂的音樂長短主要是指對應的音樂節拍與節奏,在圖譜教學的影響下對其中抽象音樂節奏進行直接形象的展現,在易懂的圖符中加深學生對音樂意象的理解。例如拉長發音可用“———”表示,而著重發音則可用“●”來表示。通過對音樂旋律中節奏變化的強調突出節拍力度掌握的重要性,這對于教唱難度的控制極為有利。
(三)利用樂器圖譜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針對音樂教學中的一些規律型內容,可借助圖譜教學傳授給學生,然而這其中針對學生音樂素養和想象力的培養也不應忽視。在圖譜的輔導下本著由淺入深的原則對音樂的節奏旋律進行對應音樂架構的設計,引導學生感受圖譜位置的實際功能,并且通過對樂器位置的改變來改變演奏效果,這是利用圖譜實現小學音樂創新教學。
(四)節奏圖譜與旋律圖譜的綜合運用
作為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小學階段學生的形象思維逐漸過渡至抽象思維,但對應的邏輯推理能力卻相對較弱。這就需要音樂教師結合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圖譜輔助下引導學生更加完整地感受內涵,突出圖譜設計的形象和生動,同時在圖譜形式方面也應與具體的音樂內容相契合。節奏圖譜與旋律圖譜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經常使用到的圖譜形式,其中在旋律圖譜方面又可分為細線條圖譜與粗線條圖譜,細線條圖譜側重對旋律走向和節拍間奏的指導,而粗線條圖譜則是著重在旋律走向方面。節奏音型、歌詞、伴奏圖譜等是節奏圖譜的基本組成部分。只有切實掌握不同圖譜的運用方式才能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促進小學音樂教學改革與創新。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中圖譜教學的應用對于學生音樂感知的強化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施除了集中表現為聽覺感知活動之外還應融入更多的多種感知協同活動的內容,而圖譜教學的應用正是從音樂感受與體驗出發,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以此感受音樂教學所帶來的樂趣。因此,對于圖譜教學的合理利用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發揮小學音樂教育價值的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閻小青.淺析小學音樂教學小學生審美教育的培養[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1(04)
[2]王暢.淺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信息技術,2009(11)
[3]楊志華.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教學的問題與策略探討[J].科教導刊,2009(35)
作者簡介:姚靚,女,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專業:學科教學(音樂),研究方向: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