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李小華
摘 要: 新形勢下,教師要樹立現代體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使大學體育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在評價中,不能單單重視對學生成績的考評,而要把評價看做是貫徹教學過程始終的一系列的自饋環節。在評價方式上,既要對最終結果進行評價,又要對其過程進行評價。
關鍵詞: 體育教學 健康體育 體育環境
新時代的變革,讓教師明確認識到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大學體育創新教學已成為必然趨勢。那么,體育課應如何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達到真正理想化的高效課堂呢?大學體育教學,要求教師轉變觀念,改變原來那種“放羊式”的教學,體育課并非給學生一個籃球,發一個足球,讓學生自己玩一節課,而要真正理解新課程的理念。下面我就實踐中的一些體會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與反思
1.轉變思想,實施“健康體育”。
所謂的轉變思想,一方面指的是轉變體育課不重要的思想,另一方面主要指的是轉變體育課教學思想。《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以“健康第一”、“預防為主”、“信念構造”、“技能培養”、“習慣養成”、“面向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為指導。體育鍛煉可以起到增強人的體質、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等方面的作用,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體育的作用何止于此?學校體育更大的作用在于促進學生個體社會化。學校體育的規則教育可以形成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體育可以促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發展,體育可以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和積極的勞動意識。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學生經由過程體育運動熟悉體育、熟悉生涯、熟悉社會,并使這種熟悉升華到信心、天下觀的層面,將對學生感情的熏陶、人格的塑造、人生觀和代價觀的樹立起到促進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愉悅地掌握運動技能,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2.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問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做體育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不要一味地命令學生怎樣去做,而應該引導學生融入課堂自主學習”。在體育教學中,以主體性教育理論為依據,構建學生主體地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新的教育理念,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既是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又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必要條件。
3.加強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高校階段是學生生長發育、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培養終身體育的關鍵時期,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最重要的一站,也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最高層次和最后一站。清華大學曾提出“我們要為祖國工作50年”的健康口號。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是培養這些人才健康體魄的關鍵環節。要達到這些必須依靠長期的體育鍛煉,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興趣、能力及習慣,顯然離不開學校體育的培養者。由于體育課具有靈活生動、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學生對體育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并通過體育教學將其積極延伸到體育課外活動中,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實踐活動的情感體驗。
二、如何開展有效的大學體育課堂教學
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實踐,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主體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遵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及體育的興趣愛好,選擇搭配教材。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顯得尤為重要,教學目標應注意設計的具體性、科學性和可測性,課堂教學應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1.體育環境的熏陶。
體育環境對人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而且是十分深刻的。學校的體育場、館設施是體育鍛煉的主要場地,是實現體育鍛煉的基本保證。例如,有的學校有良好的學校籃球隊,班級籃球比賽經常在學校運動場舉行,這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參加這項運動,就會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運動、參與運動,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又如,世界名校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的賽艇比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鼓勵學生觀看高水平的比賽,能進一步培養學生運動的興趣。
2.調動學生主動性,靈活安排。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首先要重視轉變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調動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講解、教育,有目的地舉辦體育講座,宣傳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了解體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體育在人才成長發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體育項目的配置上,作些靈活而有效的安排。我校作為一所公安院校,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主要是公安工作,免不了要與罪犯做斗爭。因此,可多安排些擒拿、格斗、拳擊等內容,這樣學生不僅興趣比較濃厚,而且對他們今后走向社會不無裨益。
3.盡量采用游戲、比賽、情景等教學方法。
體育游戲教學,是在規則要求下,通過學生自我或群體的身體鍛煉過程達到教學目的,表現相當的刺激性和競爭性。教給學生比賽需要的體育競賽規則和裁判規則等,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組織和安排一些課內練習和課外競賽等,如:在籃球課的準備部分,可采用“兩人爭球”、“巧入營門”、“傳球比快”等游戲使學生熟悉球性。籃球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將對籃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靈活教學方法,增強練習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這樣更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這樣,學生成了課堂的主宰者,積極性、興趣自然提高了。
4.體育評價手段的創新。
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現代化體育考試是以提高學生體育能力為中心,是考“結果”與考“過程”相結合的綜合考試。在評價中,不能單單重視對學生的成績的考評,而要把評價看做是貫徹教學過程始終的一系列自饋環節。在評價方式上,既要對最終結果進行評價,又要對其過程進行評價;可以是學生之間的互評和學生自評,也可以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
總之,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積極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必須進行大學生體育教學的創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讓體育課在趣味中開始,在快樂中結束。大膽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出適應現代化社會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高麗.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實踐高校素質教育[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02).
[2]高松山,楊留鎖.高師體育教育實習調查的程序與方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