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杰英
摘 要: 隨著體育改革的順利進行,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即快樂體育。近年來,快樂體育在全國開始普及,深受學生的喜愛和老師的認可。本文從快樂的內涵出發,探索快樂體育的本質特征,以及它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并結合快樂體育的教育案例進行分析,旨在揭示快樂體育對于體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推動作用,以期為今后實現學校體育工作總目標、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全面型建設人才提供全新的認識視角。
關鍵詞: 快樂體育 體育教學 教學途徑
引言
目前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即學生厭學。如何解決體育中的厭學問題,除了針對厭學的原因“對癥下藥”以外,快樂體育應是現階段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你任何時候都不要急于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我們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推行快樂體育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為著眼點,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面向全體學生,快樂體育一定能取得實質性的發展,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1.快樂體育的涵義
快樂體育是指以運動為基本手段并采用適宜的教法,在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前提下,使學生得到理性的快樂體驗,即以快樂心理體驗為直接(顯性)目標的—種體育教學模式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快樂、輕松的體育氛圍,使他們自覺參與體育運動,自覺從事各種練習,在相互交流中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2.快樂體育的本質特征
2.1獲得良好的自我態度和自我滿足感
良好的身體狀態、健全的神經系統、靈巧的動作、完善的生理機能、優異的運動素質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是產生自信心和快樂體驗的物質基礎。從這一點上講,學生體質的好壞是關系教育成敗的關鍵問題,也是關系到學生能否體驗快樂的問題。
2.2注重興趣
興趣是促使一個人產生運動的內部動機,一個人只有對某項事情感興趣,才會付諸行動。在體育學習中,只有把興趣和快樂結合起來才能進—步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因此,體育教師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善于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不斷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盡量避免和消除學生的體育厭學情緒。
2.3重視成功的體驗
初中生往往求勝欲望非常強烈,不甘心比別人差,渴望成功。成功對于他們來說,意味著學習上的真正進步,而且可以更大程度上刺激他們的求知欲,挖掘潛能。快樂體育改變了過去對學生一維評價的方式,提倡多維模式,即同時評價學生學習的相對進步程度和絕對進步程度,增加和擴展學生獲得成功的可能性,使全體學生都能體驗到快樂。
2.4突出快樂
快樂體育離不開的是快樂,那什么是快樂?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快樂是一種心理體驗,是人類情緒中的重要正情緒,需要的滿足是激起快樂體驗的源泉。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為學生創設和諧有序而又愉悅的教學情境,提倡體育教學中要有快樂的氣氛,真正突出“快樂”兩字的內涵。
3.快樂體育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田徑投擲課
課的開始(開始部分):在一曲激情豪邁、節奏感強的軍歌《當兵的人》的伴奏聲中,進行隊列、游戲、徒手操三項內容的準備活動。學生在樂曲聲中感受著軍人的豪情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從而以斗志昂揚的情緒狀態進行操練投擲“手雷”練習和障礙跑教學。
準備過程(基本部分):分成人數相等的男、女生各兩個“班”進行攻城(原地投擲“手雷”)和送“彈藥”上前線(障礙跑)兩個內容的操練。要求學生在操練過程中發揚軍人特有的頑強勇敢、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果斷、嚴肅、認真的作風,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最佳的角度把“手雷”攻入對方城區,以最快的速度送“彈藥”上前線。
課的尾聲(結束部分):在歡快、喜悅的《打靶歸來》歌聲中圓滿結束本科任務。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整堂課的一個主題就是快樂,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了本次課的學習。體育課不僅要向學生傳授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快樂,在喜歡的氣氛中獲取知識、增進健康。快樂體育便充分做到了這一點。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創新內容,創設快樂的情境,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可以在快樂環境中啟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創造力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特征和豐富的情感,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案例二 跨越障礙
本節課的指導思想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行體育活動。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學生主動展示跨越障礙的幾種簡單方法;知道跨越障礙的自我保護的幾種方法;在“組花”游戲中努力展現自我。具體目標:每人參與障礙賽跑4次,參與“組花”至少1次。這樣不僅能發展學生的協調性、奔跑能力、投擲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身心得到發展。
開始部分:隊列練習任務是要求動作整齊劃一;圈操和小游戲的主要任務是配合音樂模仿教師的動作,力求做到優美大方,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和表現力。
基本部分:主教材是學習障礙跑。學習要求是鍛煉學生跨越障礙的能力。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障礙物,通過同等條件和自己選擇障礙物的練習、比賽鍛煉學生跨越障礙的能力,使學生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培養學生自主練習、自我選擇的能力;輔助教材是游戲“特種部隊”:讓學生懂得學習規則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游戲。
結束部分;“組花”小游戲,既能充分放松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要求氣氛活躍,每小組成員都要積極參與,最后比比哪組“組花”樣式豐富而且優美。每個小組組長和一個組員擔任裁判。
通過這個案例可以得出:快樂體育教學是適應當代教育改革的形勢,寓教于樂的,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全面發展。該案例的特點是對器材的使用,充分激發中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調動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得到鍛煉和心理的滿足。結束部分持器材編造型激發中學生活動興趣的同時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事半功倍。
4.快樂體育在新時期的重要意義
4.1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傳統學校體育理論認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追求運動技能的規范化和體能的最優化。現在這種觀念已經逐漸轉變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和促進個性和諧發展方面上來了。快樂體育的現實意義正是從這一層面剖析體育教學過程和體育教學目標的。可以這樣說,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是快樂體育推崇的主導思想。在快樂體育的熏陶下,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等積極的個性持征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
4.2有利于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
傳統教學論夸大了教師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被培養成了整齊劃一的標準件,最終泯滅了積極性。快樂體育提倡師生合作的理念,尤其重視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認為學生是主動的、獨特的、有獨立意義的人。快樂體育思想認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由學生的主體意識決定的。因為體育教育與教學影響只有在得到學生主體意識的選擇、支持后,才能對其知識、能力、個性品質、身體等各方面的發展發揮作用。另外,學生從事體育學習的體育基礎、學習目標與追求、個性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學習方式方法等各不相同,具有鮮明的特征,教師只有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的需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創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解決體育教學中誰是主體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②。
4.3有利于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
體育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過程。師生關系在體育教學活動與體育教學效果之間具有“中介”的作用,快樂體育的實行使這種以教為主、以灌輸為主的教學方法轉為有教有學,以學為主,既要研究教法,更要探索學生的學法、練習法,使學生真正能夠主動地、創造性地參與運動,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感和喜悅感。
4.4有利于促進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多地強調統一,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多種多樣的需要,最終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從這一意義上講,快樂體育強調讓學生通過運動體驗體育的快樂,它提倡有吸引力的教學內容,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從而促進體育教學內容從統一性、規定性向靈活性、多樣性轉變。
5.結語
快樂體育的教育思想是一種先進的思想,寓素質教育的內涵之中,吸取了傳統教學的精華,克服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快樂體育提倡在教學中創造快樂氣氛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極大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從學校教育育人這一根本任務上看,快樂體育對育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快樂體育在學校教育中具有極其光明的發展前途,必將成為實現初中體育教學目標的新途徑。
注釋:
①李斌.快樂體育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云南大學學報,2010(S1):34-36.
②史維鑫,宋述光.對快樂體育理論與實踐的再認識[J].科技致富向導,2008(14):57-59.
參考文獻:
[1]李斌.快樂體育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云南大學學報,2010(S1):34-36.
[2]史維鑫,宋述光.對快樂體育理論與實踐的再認識[J].科技致富向導,2008(14):57-59.
[3]趙新世.快樂體育教學是提高學生體育課興趣的關鍵[J].科技信息,2009(08):66-67.
[4]柳波.快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