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海
摘 要: 化學是九年級新增的一門課程,作為一門新學科,學生既盼望又懼怕,一方面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另一方面如何學好這門學科成了問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化學實驗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化學實驗 學習興趣 實驗室
化學是九年級的起始學科,對學生而言是一門新學科,多數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對于化學實驗中出現的變化莫測的現象都有濃厚興趣,往往會伸長脖子看老師或同學做實驗,觀察出現的現象,非常積極。因此,化學實驗是每位化學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化學世界、學好化學知識的好幫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實驗基本操作和創造能力,是每一位中學化學教師非常艱巨但又非常光榮和重要的任務。新的課程觀要求:全面的化學教育,向學生傳授系統的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需要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和方法,形成嚴謹求實、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提高學生化學素質最有效的一種教學形式。在每年的中考中化學實驗部分的知識考查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也體現了化學實驗的重要性。
一、化學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幫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為了保護或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化學教師要認真設計、做好每一個化學實驗,讓興趣盎然的學生能積極進行觀察,然后進行積極思考,在良好的氛圍下學有所獲。
如在學習氧氣如何檢驗時,可以取兩個集氣瓶分別裝空氣和氧氣,讓一位學生上講臺把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讓學生觀察比較后得出檢驗方法,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而且可以使課上得生動直觀形象,學生不僅容易記住而且能從中體會到實驗探究的精神。
再如學到第八章金屬材料時,講到一些金屬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時,有的學生會問為什么實驗室制取氫氣時金屬用的是鋅而不是鎂或鐵,我們往往會增加一個實驗:分別用大小一樣的鋅片、鎂片、鐵片與一樣多的稀硫酸反應,讓學生觀察現象有何不同,再由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用鋅而不用鎂或鐵的原因。這樣不僅讓學生得到了答案,而且保護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下一步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行學生分組實驗時,學生往往有極高的興趣,但是由于學生的水平和動手能力參差不齊,因此有些時候實驗效果會達不到要求。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和做實驗的盲目性,同時為把單純的興趣轉化為對學習知識、汲取知識的樂趣,成為學習動力,我們事先一定要設計好實驗步驟,預先想到實驗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實驗操作,隨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驗過程碰到的問題,指導他們學會正確分析實驗現象,書寫實驗報告,真正讓實驗成為教學的好幫手。
二、注重實驗與實際的聯系,增強學習主動性
化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是化學實驗教學的最終目的。知識的應用不僅是教材要求的,更重要的是能緊密聯系實際,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我們要注重實驗與實際的聯系,組織、指導學生開展一系列課外探究實驗。通過實驗,學生知道我們的生活如此多彩,都與化學有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愛好,進而增強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與當今社會生活、實際生產密切相關,從而激發學生努力探究,用知識、智慧和行動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和光榮感。
三、就地取材,將節約及環護意識貫穿實驗教學始終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常常是有毒的物質參加反應,若處理不當,一方面會危害師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會對環境造成污染。針對這一問題,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行創新,對實驗進行綠色化設計,并處理好反應物的回收利用等。此外,實踐表明,有的化學藥品可用食用物質代替,如用貝殼或雞蛋殼代替碳酸鈣,用食鹽、白糖、食用淀粉分別代替氯化鈉、蔗糖、淀粉等。同時,應根據實驗教學和儀器設備的現狀,因陋就簡,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廉價器具、材料或廢棄物,制成簡易的實驗儀器,如用廢牛皮紙信封涂以蠟或樹脂涂料做成漏斗、用廢棄小藥瓶做反應容器、用廢棄針筒代替滴管等。這樣既有助于解決實驗儀器、藥品的短缺問題,從而豐富教學資源,達到勤儉節約的目的,又能增強學生的節約和環保意識。
四、定期開放實驗室,力求用足用活實驗室資源
化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以實驗室的活動為手段,自己設計實驗,選擇儀器,進行實驗探究活動,總結規律,得出結論,并允許學生到實驗室補做或復習尚未熟練的實驗內容。為此在開齊課本實驗的前提下,要根據教學進度適時開放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驗平臺,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家庭小實驗和課外實驗,使學生能帶著問題運用實驗加以解決,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充分發揮實驗室資源的效益。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化學實驗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和素質,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可以說,搞好九年級化學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和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為此,在組織這方面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從多層次、多角度大膽探索,采取多種措施力求使實驗教學適應整個化學教學活動的需要,貼近學生發展的實際,進而為學生學好化學學科奠定堅實基礎。
總之,化學實驗能讓每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也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平等的學習動手的機會,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更能讓每一個學生有更多機會主動地體驗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過程中形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科學探究實踐中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文華,童建軍.化學實驗教學與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06).
[2]甘肖玲.化學實驗是探究性學習的重要途徑[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4.
[3]劉前樹.基于化學素養的高中化學知識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