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從偉
摘 要: 作者通過調查發現民勤縣現階段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應用的現狀,通過分析,發現抑制我縣教育技術的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和環境與支持因素,首先要理清楚這些因素的相互關系,提出相應的改良措施和方法,更好地完善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小學教學 有效應用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正向信息社會大跨步進軍,信息技術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只要環節,也就是說,沒有現代信息技術人們將寸步難行,生活中的許多事都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所以信息技術在生活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信息技術對于祖國的未來——小學生來說是同樣重要。鄧小平說過:信息技術要從娃娃抓起。所以,教好小學信息技術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農村信息技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積極為自己補充新能量,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我們要緊跟時代的節奏,把握時代脈搏,不懈努力,培養出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誕生,到目前為止,微型高端計算機已經步入我們的社會,短短幾十年,計算機更新換代如此之快。所以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被時代淘汰。高瞻遠矚,才能永立時代潮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良師益友,所以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方式與信息社會的生產力方式相協調。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節奏緊跟時代步伐,并為學生今后順利步入信息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1.影響信息技術在小學教育中有效應用的主要因素
通過筆者調查發現,影響信息技術在小學教學中有效發展的因素很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學校領導方面原因
學校領導在信息技術教育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學校領導大力支持,首先信息技術教學的基礎設施就可以解決了,例如: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和電腦桌椅等設施。“巧婦難做無米之炊”。如果領導不大力支持,學校信息技術教學的硬件跟不上,則信息技術教學只能是紙上談兵。
1.2教師方面原因
民勤縣在甘肅省來說是教育強縣,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特別重視,但是民勤的許多老師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對一些新觀念和新思想一時還不能完全接受。在民勤縣好多小學,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副課,課教得好與壞無人問津,久而久之,某些信息技術教師首先從自己的思想上就出現對信息技術課的妥協,得過且過,沒有從思想上要上好一節課。其次,民勤縣一些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由語文或者數學教師兼職,真正專業的信息技術教師屈指可數,更談不上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術技能培訓。
1.3學生方面的原因
民勤學生肩上的負擔很重,主要來自于家長和教師。由于民勤自然環境較差,因此好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走出民勤,“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思想特別強硬,所以從學生的思想上說,對信息技術課根本不重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語數外”上,所以學生因素是研究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有效性必然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筆者調查發現,目前在民勤的一些農村小學,教學過程中老師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嚴師,課堂上還是以教師為主體。如果教師不能意識到讓學生真正成為信息技術的使用者的重要性,使其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果教師不能設計和組織學生進行主動性、自主的探究學習等,那么學生這個因素對信息技術有效應用的影響就不會得以體現。
1.4環境與支持因素
從就學校層面的環境與支持因素說,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條件基本上具備;但是從社會層面的環境與支持因素說,好多家長對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持批判態度。
2.根據我縣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對應策略
2.1信息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校領導首先轉變應試教育思想,自身不斷努力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為學校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提供必備的硬件設施。
2.2有效的培訓是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保證,定期組織學習技術教師進行培訓,設立專門的技術支持崗位,為教師有效應用信息技術提供及時且專業的指導。
參考文獻:
[1]嚴小滿,陳鎮,辜鐘英.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2(3).
[2]許文雄.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