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華
摘 要: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高中歷史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如何提高高中歷史教師專業素養兩方面進行探究,旨在加快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改革進程。
關鍵詞: 新課改 高中歷史 教學有效性
傳統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教學方式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忽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提高歷史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我們要探究的課題。
一、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重視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高中歷史教師不應該只講授知識,學生不應被動地學習知識,而是要主動學習,在新課改條件下,高中歷史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在新課教學時,可以為學生提供預設的情景模式,通過歷史小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時,可以將課程背景還原,學生通過情景劇扮演的方式學習并進行思考,開放學生的思維,開放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氛圍中學習歷史,了解歷史。
(二)加強師生互動。
在輕松互動的教學氛圍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欲望,學生不能一味地聽教師講歷史故事,而是應該主動表達心中的想法,如對歷史事件的看法,從過去的歷史事件中得到怎樣的心得體會。在新課改要求下,歷史教師要在課堂上創造師生互動的平臺,教師主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針對歷史現象提出各種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通過對問題進行思考,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分析能力。雖然歷史是無法改變的,但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假如當時某一歷史事件并沒有發生,現在將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從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1]。
(三)優化教學手段。
在新課改下,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教學,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教具,并且將這些現代化的教具用途發揮到極致,比如高中歷史老師在上課前可以準備一些歷史人物的圖片,通過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通過畫圖使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例如在學習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時,還可以放一些《游擊隊歌》、《義勇軍進行曲》,通過歷史歌曲導入新課堂的學習,從歷史歌曲的作詞作曲的人物背景導入時代背景的學習,這樣將音樂、圖片、文字放到一起學習進而達到學習歷史的效果。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結合當今時代發生的時事,引發學生的思考,比如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閱兵活動,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共同觀看,激發學生對祖國偉大江山的熱愛之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在愛國主義的教育氛圍中學習當時的反法西斯戰爭,明白戰爭的危害性,教育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針對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閱兵儀式書寫觀后感,使得高中歷史的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課堂,而是在生活之中,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使得學生銘記歷史,好好學習[2]。
(四)改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評價模式。
傳統教學評價比較片面,評價歷史教學不能只看歷史考試時的卷面分數,而是應該考察教師能否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歷史人文精神素養;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則需要通過評價激勵的方式激勵學生主動學習歷史,傳統模式中對學生歷史成績的評分標準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大部分學生認為歷史考試就是“死記硬背”,強硬地進行背誦而不是主動學習歷史知識,從而對歷史的學習形成懼怕和厭煩的心理,這就導致學生平時不學習歷史,到期中期末考試時為了應付歷史考試,臨陣磨槍式學習,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得不到鼓勵,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要從多方面入手,考試不僅要注重書本上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對學生進行的有關社會實踐活動的表現進行考查。學生可以通過寫論文,編寫小短劇,組織歷史故事演講比賽等方式學習,這些都可以算做考試成績,并且對學生平常歷史課堂上的表現情況加以肯定。
二、提高高中歷史教師的素質
高中歷史教師不僅要具有淵博的歷史知識,還要了解歷史學科這門學科內各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了解歷史學科的發展動態,當代歷史的研究成果等,高中歷史教師還要具備歷史學科的科研研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主導者,而且是高中歷史學科的開發者。優秀的高中歷史教師必須飽覽群書,對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加以解答,這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己,還要充分了解當今時代中的時事知識,博古論今,古為今用。提高高中歷史教師專業素養的有效途徑有很多。例如閱讀書籍《教師的謊言》,“每個教歷史的老師、學歷史的學生,每個公民,都應該讀這本書”。歷史教師不僅要大量閱讀書籍,豐富知識,而且要注重教學反思,定期總結教學中的不足,最終達到自我提高,更要注意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高中歷史教師之間可以互相聽課,互相評價課程,通過對不同教師的教學方式進行探究學習,互相吸取經驗,在教師集體交流的過程中引發教師對自身教學方式的思考,在交流過程中找到教學方式上的漏洞和不足,隨時交流討論,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3]。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和高中歷史教師專業素養可以強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學素養,可以使學生真正熱愛歷史,尊重歷史。
參考文獻:
[1]潘煜梅.應用“做中學”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談調動學生多元智力促進教與學[J].職業,2011,30:157.
[2]本刊編輯.涂子沛:大數據時代的中國挑戰[J].商周刊,2014,06:84-86.
[3]李天星.評判還是理解——讀馬克·布洛赫的《歷史學家的技藝》[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07: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