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斌++王亞東
摘 要: 軍校研究生教育是為軍隊信息化建設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針對當前軍校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和問題,本文著重從研究生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力量建設等方面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 軍校研究生 教育水平 提高策略
與地方研究生教育相同,軍校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是教授知識和培養能力。但是,軍校研究生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其教育主體、教育方式、教育目標和教育結果等方面,應立足于軍隊院校教育特點和部隊任職崗位對人才的需求。軍隊研究生對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視,提出了軍隊研究生教育質量觀必須注入富有時代特征的內容,研究生教育必須在原機制方法中探索一條新的高效道路,加快解決當前存在的“高分低能”問題,進一步提高軍校應用型研究生培養質量。
一、軍校研究生教育特點
《軍隊院校教育學》[1]定位研究生能力為獨立工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通過培養,使研究生具有自主獨立進行學科學習研究,并能夠自主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軍校研究生教育主要通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傳授,構建研究生的理論基礎和知識體系。通過科學研究和引導,培養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使研究生掌握科學研究方法,提高綜合能力素質。軍校研究生的教育包括學科知識的獲取及任職能力的培養,都必須限定在軍校特定的管理環境和條件下,因此軍校研究生具有身份上的特殊性、學習研究的獨立性及科研實驗的實踐性等特點。
首先軍校研究生既是在校學生,又是現役軍人。研究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必須履行軍人的義務,既要掌握專業技能知識,又要培養管理組織的能力。其次,軍校研究生的教育必須著眼下一步崗位任職的實際需要,因此既要兼顧學科的廣泛性和專業的專一性,更要兼顧科學文化的學習與實際運用的統一。最后,軍校研究生的教育同本科教育有所區別,著重培養研究生的獨立學習和探索能力,著重創新能力的培養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軍校研究生教育必須充分認清和把握這一特點和要求,辯證處理其中關系,遵循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和環境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合力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軍事人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軍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問題
目前軍隊院校大都在研究生教育上存在偏理論知識、輕實際運用的問題,欠缺對軍校研究生崗位任職能力的培養。由于工作慣性而產生慣性思維,導致研究生教育體系看重知識而輕能力的培養、重理論教育而輕實踐調研、重系統講授而輕問題研究、重傳承輕創新的傾向。
研究生課程內容設置有待改善。目前軍校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第一,研究生課程內容存在重學術前沿輕實際需要的問題。學科教育偏理論,學科內容的設置及研究生論文的選題都應緊扣部隊的任職需要。第二,課程內容重結構輕內容創新。部分院校存在內容陳舊,課本講義不能及時更新等問題。第三,課程內容的設定存在重全面系統輕問題聚焦的問題,課程設置在全與專的考量上欠缺科學性。
軍校研究生教育方法方式上有待改進。在教學方法上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首先,研究生的培養應注重自主性和互動性,部分院校一味采取單方面傳授的方式,缺乏互動性、啟發性。其次,研究生教育應注重實踐與教學的結合,尤其對于軍校研究生來講,參與部隊實踐是明確在校學習期間學習目標的關鍵環節。
軍隊院校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建設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濃厚的文化學習氛圍及充足的信息資源對于研究生教育至關重要,這主要對研究生導師的及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研究生教育的幾點建議
教學主管部門要從全局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克服傳統泛泛空講理論的問題,把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放在重點位置。
1.理論教學內容改進
學科內容設置偏向應用型:專業知識理論水平及科研實驗能力是研究生學習階段必須掌握的素質,也是研究生學習的基礎內容。但是,對于軍校研究生來說,這并不代表教育的最終目的。軍校教育,其培養對象不論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或者學術型研究生,都必須把重點放在對研究生的崗位認知能力的培養上,提高其運用創新知識的能力。研究生課程的設置要以提高崗位任職能力為落腳點,建立學生任職能力評價的綜合指標體系,實施考察驗收研究生教授內容的學習和運用情況,保證軍校研究生教育轉型發展的正確導向。學習內容的設置要能夠覆蓋研究生的相關專業知識及學科研究的相關理論方法,并在此基礎上著重增加對研究生崗位任職能力鍛煉和培養的相關內容,重點培養軍校研究生的工作能力,以培養善謀劃、能指揮、精管理、通協調的應用型軍事人才為目標,做到一切圍繞任職需要,并以此為依據改革教學內容和組訓方法。著眼于崗位指向明確、實踐性教學比重大等特點,最大范圍地掌握和了解基層工作現實存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為研究生理論教育的內容改進提供充足素材。
學科內容要新:軍校研究生教材編訂要統一軍事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內容,糾正教材中學科內容固定、老套、深度不夠等問題,克服編寫低水平和重復性的教材內容。建立文本簡單、內容新穎的教材體系,將傳統軍事科學知識納入教材,并不斷吸收新的理論成果,及時滿足學術研究和任職工作的開展需求,敢于進行內容擴張,追求原創性、先進性和有內涵的發展道路。
2.理論教學方法改進
注入式變為啟發式:創新教學體系模式,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革新傳統教學模式,突出案例研討、經驗交流和自主學習等新方法。適當加大參觀見學和基層實踐的比重,實行教官制度,請基層崗位上的教官和相關學科領域的專家傳授經驗,盡可能豐富研究生教育的方法,探索高效新穎的教育模式。在授課時,多進行問題的啟發和分析,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探索原因。針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著重深入剖析講解,帶領學生制訂預案和解決方案等。針對每個學員的能力水平和特點滿足研究生的個性化發展,制定適應不同特征的教學方法,課后進行個別輔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達到課堂互動、教學相長的效果,實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考核時,綜合評定軍校研究生的素質能力,將其平時成績納入評定范圍,并采用綜合成績排名的方法鞭策研究生主動積極地學習。
注重師生教學互動:一方面,導師要改變傳統的以講為主教學習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推向教學的前臺,變單向灌輸為互動式討論匯報。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努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變依賴呈現為自主發現,變“學會”為“會學”,使教學過程向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方向發展。不斷完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經驗交流等制度,增加研究生網上學習、部隊實踐交流的機會,擴充研究生教育的素材和內容。
增加研究生參與部隊實踐的比重:注重院校與部隊、院校與科研單位的協作交流。采取與對口單位聯合培養人才的辦法,積極聘請部隊和科研院所的專家擔任兼職教授進行講學、輔導,進一步加大研究生外出實習、調研、代職課程的比重,以確保教學內容的新穎性,使研究生教育充滿生機與活力。適當增加調查研究、參觀見學、崗位實習、參與部隊重大活動的時間,使研究生更多地了解部隊建設,熟悉工作崗位,進而明確在校期間的學習目標和需求。
3.師資力量、硬件設施建設
導師作為研究生的學術指導,對軍校研究生的學習、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導師要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學術態度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向導和榜樣,提高自己和學生思想境界。在學習輔導時,導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多種處理問題的方法并靈活使用,培養其自學、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課題研究中,導師要通過監督指導和耐心引導的方式鍛煉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還要培養研究生完成課題申報、會議組織、成果鑒定等各工作環節的綜合能力。在論文選題時,要以題目選擇的實用性、內容構造的針對性、研究方法的實踐性為基本原則,并通過學位論文的撰寫,促進學術研究與實際工作接軌。在考核檢驗方面,要綜合平時成績與畢業考核成績為最終成績進行綜合評定,通過完成課后作業、課堂討論發言、實行綜合能力面試筆試結合等方法,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
軍校研究生教育必須充分利用軍地網絡平臺,發揮網絡信息資源優勢,適應信息時代發展步伐。加強軍隊院校信息資源建設,完善豐富數字圖書館、專業信息資源庫的建設。特別是要注重研究生專業網站、研究生論壇、學科網站等模塊的完善,為研究生教學和科研提供強有力的信息資源保障。
另外,院校自身要注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和自主創新的教學環境。緊密結合軍校研究生教育特色,圍繞應用型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形成系統化的應用型學科體系,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的有效結合。豐富課外文化活動,開展第二課堂,成立課外學術研討俱樂部及科研實驗攻關小組,等等。開展學術論壇、專業講座、專題研討等活動,營造緊密良好的學習氛圍。改革考察評估模式,抓好課程考核、中期考核、平時表現、畢業設計等環節的綜合評估,形成一個學習熱情高、科研氛圍濃、作風紀律嚴、創新意識強的群體。
參考文獻:
[1]張寶書.軍隊院校教育學[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6:409-410.
[2]蘇梁波.應用型軍事人才培養背景下的軍校研究生教育管理[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8:49-50.
[3]唐克龍,程千帆.怎樣培養研究生[M].書人書事,20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