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謙,田 蒙
(1.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100053;2.兵器工業北京北方醫院,北京100089)
?
關于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董謙1,田蒙2
(1.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100053;2.兵器工業北京北方醫院,北京100089)
摘要:根據課程大綱的設置,以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英語為例,通過對三年制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學情分析,針對目前高職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總結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并從教材編寫、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4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醫學影像技術;高職高專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英語是三年制高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設置于第二學年第二學期,在崗位實習之前,高職高專英語能力考試(A級或B級)之后。該課程為考查課程,共36學時。
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知識目標: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工作崗位要求的常用英語詞匯,熟悉各影像設備的操作界面或操作流程,了解影像技術專業的專用術語。能力目標:借助翻譯工具,能夠閱讀各影像設備的說明書;能夠與外籍患者進行簡單的交流,以完成崗位要求的工作。
2.1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的崗位要求
合格的醫學影像技術工作人員不僅要能操作影像設備,而且應能進行簡單的故障排除。目前,北京地區醫院使用的影像設備中,進口設備占有較大比重。設備的操作界面和操作流程、說明書等基本都為英文。同時,作為國際化城市,北京各級醫院的放射科基本都有國外患者,因此,專業英語的針對性學習對于即將進入實習崗位的高職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2.2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制高職學生仍存在英語基礎和運用能力相對薄弱的問題。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普遍帶有畏難情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相對較差。
在學習態度方面,由于該課程學時較少,并且為考查課,學生對本課程的重視度不夠。然而根據教學經驗,在進入實際工作崗位后,很多學生會重新復習并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料。因此,應在教學之初就提醒學生重視英語課程。
2.3教材情況分析
沈素萍[1]通過調查發現,專業英語教學管理缺乏規范性,無統一規劃、統一要求。使用公開出版教材的院校不足30%,40%以上為自編講義,20%以上無教材,導致知識的傳輸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
目前,我院該門課程的教材為校本教材,該教材是根據影像學科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以醫學影像設備的說明書為基礎編寫的,在內容和結構上符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然而本教材所涉及的影像設備類型相對單一,專業詞匯量相對較少。
2.4教學情況分析
李新等[2]在北京8所大學開展的調查報告表明:32.2%的學生反映教師授課的語言以漢語為主或全部為漢語;46.0%的學生反映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是單調的純翻譯或閱讀與翻譯相結合的教法,教法陳舊,很多學生修完課程后學到的是“啞巴”專業英語。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了畏難、厭學情緒,并忽視了專業英語對于崗位工作的重要性。
從教學內容上看,單一且內容重復的專業英語容易引起學習的懈怠、學習興趣的下降、學習動力不足;從教學方法上看,一些專業英語課程變成了翻譯課文課或輔導答疑課,單調枯燥;從教學效果上看,即使借助翻譯工具,學生對如何將專業文章翻譯成恰當的漢語而不改變原文意思的能力仍有所欠缺[3]。因此,教材編寫、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及教學考核各個方面都需要結合學生的崗位需要和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系統性改革,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實習和工作的要求,使其能夠有效地參與到工作中去。
3.1教材編寫
筆者翻閱了各個專業的專業英語配套教材,目前的教材均按照項目化教學的方式編寫,并且內容基本涵蓋了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實際應用和發展趨勢等。無論是內容的編排或者結構的設置均模擬學生工作崗位中的實際情況,同時添加了能力測試和課外拓展模塊。
然而,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卻沒有專業英語教材。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崗位需要,教材的組織編寫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教材的編寫應包含醫學影像設備的常見類型和相關的臨床應用知識,如計算機X線攝影(CR)、數字X線攝影(DR)、計算機斷層攝影(CT)、核磁共振(MRI)等。
3.2教學內容
在高職高專英語的基礎上,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應面向崗位,為學生未來的崗位服務。專業英語的課時較少,因而教學內容應具有概述性、系統性,應包含一個學科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內容[4]。
教學內容的設計應以教材為依據,強調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臨床應用。針對三年制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習生調研發現,各醫院以DR和CT的崗位需求為主,學生在實習期接觸最多。因此,DR和CT的成像原理、操作流程和操作界面等相關知識是本課程的教學重點。同時,圖像后處理及設備結構的相關詞匯在崗位工作中也常用到,因此在教學中這部分內容也需要著重強調。
3.3教學設計
基于專業內容的外語教學模式即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目前高校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CBI主張在真實的英語運用語境中學習。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特殊,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因此采用CBI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5]。目前,職教類課程提倡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筆者建議可對部分內容如DR和CT的檢查前準備或操作流程采取翻轉課堂模式開展項目化教學。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針對CT和DR檢查流程的學習,筆者嘗試開展翻轉課堂的項目化教學,較好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操作方式如下:教師負責整體掌控、任務設置和答疑。上課前兩周,布置學習小組的任務,明晰各小組成員的職能,查找CT檢查過程前、中、后階段的相關資料,并由組員翻譯成英文。課堂上學習小組之間進行對話,并互相補充、提問、考評。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和答疑。通過課堂測驗的結果發現,學生本次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和學習主動性都有較好的提升。然而,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發現,并不是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該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專注于營造課堂氛圍,應以實際的學習效果為主,利用多媒體盡可能地創設工作情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4教學評價
考核評價的方式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此專業英語應將教學重點放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我院對高職學生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英語成績按照平時和期末成績3∶7的比例進行考核。平時成績的評價標準不變,期末成績采用半開半閉的方式進行考核,通過閉卷測試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開卷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職業類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教師,應更好地從以上幾個方面開展教學改革,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幫助學生了解工作崗位的職責和流程,熟悉崗位,為下一步的實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沈素萍.探索實踐改革——北京市高教學會大學英語研究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李新,崔學深,盛慧慧.高校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報告[J].中國電力教育,2004(4):124-129.
[3]郭寧生.關于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04,24(2):50-52.
[4]韓紅梅.CBI理念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77-180.
[5]章文君.CBI與工學結合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創新[J].外語界,2008 (3):26-32.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4-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