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錫彥
【摘 要】闡述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四種策略:激發興趣、利用實驗、聯系現實、反饋交流。
【關鍵詞】高中物理 高效課堂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B-0152-02
當前環境下,課程改革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新興課堂模式席卷物理課堂。要實現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全面優化,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課堂模式創新是有效的教學手段。下面,筆者就自己的些許經驗、感悟與諸位分享,談談模式創新在物理課堂上的應用。
一、激發興趣,創建高效課堂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驅動力,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主要源泉,物理老師如果想要自己的物理課堂引人注意且備受關注,就應該學會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的思維跟著你的思路來進行學習。當然,這些需要方法,需要一個改變的過程。
在課堂教學之初,我們可以通過創設貼切的問題情境來進行物理教學,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出來,讓他們在老師所創造的求知情境中意識到自己的探究欲望,從而才能夠創建高效的學習課堂。例如,我們在講授《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章節的時候,老師要多思考,在課前多做準備。想方設法通過引入課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在之后的學習中學生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由落體運動的學習當中去。我們可以通過講述小故事的形式來吸引他們,比如伽利略的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這個故事。在上課伊始,老師運用自己的演講技巧,將這個故事娓娓道來吸引同學們注意,這樣就會讓同學們眼界大開,創建高效課堂,從而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
當然,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的方法很多,筆者所說的講故事只是其中一種比較普遍的方法,我們可以開闊自己的思維來研究更多的方法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創建高效課堂。
二、利用實驗,創建高效課堂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往往會忽視實驗的存在,認為做試驗并沒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對學生將來的高考沒有太大的益處,所以在實驗這個環節我們執行的力度都是比較小的。然而,現在不同了。隨著課標改革的發展,高考并不是衡量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我們更加注重他們的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接受并且能夠參與到實驗創新的環節當中,對于每一位物理老師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要把實驗放在心上,要多創造條件讓同學們去動手,努力去做實驗,去創新地做實驗。例如,在導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這一節的時候,用兩節新的電池組成電源e1,用四節新的電池組成電源e2。巧妙地設置電路,然后演示把小燈泡連接到電源e1上讓燈泡發光,再讓同學們思考,假如把小燈泡連接到電源e2上,那么小燈泡的亮度會怎么樣變化?如果學生只是基于初中物理知識的把握,他們一定會認為小燈泡會變亮或者被燒壞掉。但是,當讓同學們去自己動手做試驗時,他們就會驚奇地發現,小燈泡的亮度居然魔幻般的變暗了。這是為什么?這時,作為老師我們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我們可以先讓同學們自己分組討論、分析小燈泡變暗的原因。等到討論到一定的程度,我們給同學們一些適當的啟發,查找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從而引出電阻的全電路歐姆定律。這個實驗的整個過程,都會圍繞一個中心,通過實驗過程發現問題,找出答案,將歐姆定律展現出來。這樣就會使物理課堂更加有趣,同學們也會樂于學習。
實驗教學是物理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師與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的主要平臺。物理老師,要學會引領學生動手實驗。利用實驗教學,創建高效課堂,激發學生探究物理實驗現象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
三、聯系現實,創建高效課堂
高中物理課程是一門與現實聯系相當緊密的課程,物理課程的設計其中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領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能利用學到的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物理老師要學會教導學生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所以,聯系現實也是創建高效課堂的方法之一。老師在備課或者平時練習時,注意加強這方面的內容,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與物理有關的現象引入課堂,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感受到,學好物理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問題,能夠科學地看待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現象。
物理課程大多與現實聯系緊密,如力學部分。《摩擦力》《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等,這些力學知識與現實息息相關。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要多引用現實中的例子。比如學習摩擦力時,可以舉例那些因速度過快造成的車禍事故,說明車子與地面的摩擦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根據路面的情況,車的載重量,來保持車與車之間的適當距離,那么當遇到緊急情況時就不能在有效的距離內剎住車,避免事故發生。學習摩擦力之后,學生就會懂得如何來利用摩擦力減少事故的發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切地感受到,物理是一門學以致用的學科,從而讓教學課堂更高效。
聯系現實,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性,這樣他們就能夠專心聽講。老師能夠巧妙地利用這一點,緊緊抓住同學們的心,就是一種物理高效課堂的創新模式。
四、反饋交流,創建高效課堂
知識的學習與長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復習與再次復習而鞏固的。只有不斷地重復接觸學過的知識,才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學有所得,否則學生學了什么過幾天就忘了。要讓那些物理知識常駐心間是我們物理老師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和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這樣才能夠達到高效課堂的教學目的。
課堂不僅僅是用來講授的,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利用課堂及時地與學生交流,把學生學到的情況反饋回來,然后再想辦法幫助他們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比如學習光學部分的知識時,我們知道光的知識點比較復雜而且還很多,有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等。光與人類生活和社會實踐有著重要的聯系,與現實聯系極為緊密。學好這部分知識,對于學生來說用處極大。光學知識比較簡單,但是因內容多與龐雜,因此學生學起來感到比較困難。我們講課的時候可以多做一些實驗,讓學生自己多聯系現實舉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光的現象,與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利用學到的光的知識來解釋這些光的現象。并從他們的這些解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就是說,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學生把學習的情況反饋回來,然后從問題出發,激起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提高課堂效果。與學生交流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我們可以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來與同學們進行交流,來提高他們對物理知識的認知與應用,構建高效物理課堂,完成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物理教師要通過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充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意識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徐傳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論壇,2014(5)
[2]蔡志剛.淺析新課程下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性教學[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3(10)
[3]陳紅雷.關于優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的幾點思考淺談[J].考試周刊,2013(25)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