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民
摘要:在我國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進程中,文化產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文化體制的改革,在新聞出版行業的文化體制改革中有超過100家的新聞出版企業成立,其中還有45家是上市企業,此種形勢下的傳媒企業已然在資本市場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此,強化對傳媒企業的內部控制既是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又是創新發展企業,實現企業規模化和專業化的必經之路。
關鍵詞:傳媒 建立 內部控制
如今是一個經濟不斷發展的時代,很多傳媒企業先后成立,傳媒企業已經是現在資本市場中不可缺少的企業之一,想要對文化進行較為深入的改革,就要對傳媒企業的內部體系進行控制,使傳媒企業能夠在創新企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想要使內部工作得到很好的控制,對內部環境的培養和創造是必須的[1]。因為內部環境中所有要素的基礎就是內部控制,有效的進行內部控制其環境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傳媒行業建立健全企業內控制度的必要性
企業的管理需要促生了企業內部控制,通常我們說的財務控制只是狹義上的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中的一部分,廣義上的內部控制應該是對企業整個管理系統進行的控制,包括企業正常經營過程中采取的管理措施在內。一般來說,企業的內部控制需要董事會、管理層經理及企業員工一同進行,共同對目標過程進行控制。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為了使企業管理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擁有真實可靠、完整清晰的財務報告及相關財務信息,讓公司資產得到相應安全保障,提高企業經營效益,促使企業發展戰略得以實現。
在2008年6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在北京聯合會上發布,首先在上市公司內施行。《基本規范》把內部環境的構建作為基礎、其重要環節就是風險評估、重要手段就是控制活動、重要條件是信息溝通、重要保證是內部監督,企業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二、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傳媒企業以黨報為主體,因為事業單位具有企業運作的特點,其一,承擔著黨與國家的新聞傳播的責任。其二,還需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得生存的優勢,有效地將戰略部署做強,使社會和經濟利益同豐收。傳媒企業在開始就在探索中對采編和經營進行應用。如今,為了有更大的發展,與國家的相關規定相適應,傳媒企業一直在建設內部組織框架來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并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對資源進行整合,對企業流程進行優化,使各種經營管理制度得到建立健全。
但是就現階段實際情況而言,傳媒企業自身的管控水平及能力,還不能滿足現代化企業制度發展的實際需求。首先,環境控制基礎薄弱。企業內不美育建立起相應的法人管理機構,企業領導和員工沒有給予內部管控行為足夠的重視。其次,企業內部執行力存在欠缺。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不科學的進行授權,使得企業投入成本過高,再加之員工崗位責任制的欠缺和不完善的工作標準,使得企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和制約。最后,風險意識不夠。以往傳媒企業在抵御風險方面不具備較好的能力,使得企業內部運行效率不高,導致企業經濟增長和經營經驗的增長還存在嚴重的不足。
三、建設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對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
良好的控制環境是所有企業的核心,控制環境有以下幾方面:
1、構建符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組織
現階段,傳統企業一定要按照企業所實行的相關制度標準,以企業活動的業務流程以及相應的產權作為實際基礎,進而有效完善企業相應的運行機制以及管理機制。同時,傳媒企業一定要響應黨的號召,堅定不移的走黨的路線,使企業內部的管理得到有效提升。而企業中的黨委組織還要進一步明確自身職責與職能,推動企業結構發展逐漸趨向于完善。此外,在傳媒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還要按照采編與經營活動著兩個方面的原則,對企業各項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建立其符合企業發展的組織結構,從而滿足新時期背景下社會發展對傳媒企業的要求。
2、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建立
按照事業的實際需求進行事業部的制度劃分,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管理層和部門,分工合作,各盡其責,不相容的工作相互牽連,對人員進行合理配置,形成分層管理的責任機制。
3、對內部的審計工作進行完善
審計部門的負責人是由黨委會任免的,其責任就是負責審計委員,報告工作給審計文員。審計部門具有審計監督的權利,可以隨時檢查公司的賬目以及資產,對財務的合法以及有效性進行相應的監督與評價,加強內部控制的力度、改善相關的經營管理、提高其經濟效益等。
4、以人為本的資源政策
在傳媒企業的實際競爭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才的競爭,人能夠影響到媒體的經營和質量。傳媒人才包括新聞采編隊伍、職業經營管理隊伍、具有相關專業技術的隊伍和基層員工隊伍。要想對這以核心資源進行管理,就要對人力資源信息系統進行管理。明確所有職位的任務和責任,根據貢獻設立薪酬差別,實現內部公平性。通過科學體系的業績考核,提拔業績突出的員工,反之淘汰。讓員工進行輪流換崗,且企業培養出有復合能力的人才。要建立起業績效果和員工指引方向的培訓體系,使員工能夠做好對自己的規劃,使所有員工都能跟上組織的發展戰略。
5、文化企業
良好的企業文化給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如果價值觀沒有形成,就不能延續集團的文化。人們通常又將傳媒企業稱作為文化企業,該企業一定要對價值觀加強重視,并由人力資源部擔任宣傳價值觀的工作。然后由管理人員負責監督管理層人員的工作,使他們的職業道德修養得到提高,自覺遵守內部控制的所有規定。
(二)評估風險
建立風險管理部門,在傳媒企業當中建立風險管理。針對將會出現經營、信用、財務、人才和管理道德等風險,建立辨別、討論分析和解決的程序,進行分類分級別的管理,把風險一致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可以對風險進行轉換,讓其變成眾多良好的機會。
(三)對相應活動進行有效管控
隨著社會發展以及網絡技術的有效提升,傳媒企業未來的發展必將朝向戰略化、統籌化的方向上轉變,只有做好相應的管理預算統籌才能保證傳媒企業的良好的發展,不僅要對采編環節以及經營活動等方面制度、政策等進行管控,還要對采編編制工作進行有效、合理的管控。同時傳媒企業的管理人員還要注意要不斷擴大宣傳力度,加強對相關崗位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明確自身職能要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要加強團隊之間的合作,進而有效提升工作實效[6]。此外,還要對傳媒企業中的崗位職能、活動行為、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有效管控,確保企業內部的管理報告完善、有效,從而提升內部報告分析水平和成效。
(四)做好信息溝通工作
在風險評估當中存在著信息溝通。企業想要應用先進的技術來創建信息系統,并為采編人員提供高效的支持,就需要對所有子系統進行交換,把信息和業績報告及時傳給管理層。進行內部溝通不僅僅讓員工對自己的責任進行有效的履行,對管理層采取適合的行動。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優化傳媒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是提高傳媒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基礎性工作,這是不能避免的現實需求。傳媒企業怎樣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使內部控制體系得到更有效的執行,關鍵在于內部環境因素對其內部影響的控制。
參考文獻:
[1]盛文蕾.我國電視傳媒產業財務控制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2007,12(10):123-126
[2]楊贇.制播分離下湖南廣播電視臺娛樂頻道財務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3,10(8):224-228
[3]丁銀玲.出版企業風險導向內部控制研究[D].安徽大學,2011,20(10):256-260
[4]崔錦榕.傳媒業的企業社會責任與中國實踐初探[D].上海財經大學,2011,18(12):278-282
[5]楊贇.制播分離下湖南廣播電視臺娛樂頻道財務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學,2013,22(6):212-216
[6]王陳.基于精準營銷的社區戶外媒體廣告投放績效評價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16(10):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