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辰
【摘要】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很強,當前社會很多家長只是盲目的注重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落下一大截,致使在學校養成的好習慣回到家就拋在腦后。本文在分析了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后,提出幾條可行性建議:1.做一名合格的家長,構建和諧的家庭環境;2.加強和老師的溝通,認真參加家長會;3.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要有足夠的耐心;4.多參加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關系。希望教育者和為人父母者能持之以恒,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
【關鍵詞】家庭教育 小學階段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08-01
小學階段一般是指7歲至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強,就像一桶熔化的鐵水,裝在不同的容器里會變成不同的形狀。長大的孩子就像是變冷的鐵砣子,形狀很難改變。所以,小學階段在人的一生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步入小學之后,除了正常的學業外,還有各種特長班、補習班,孩子多才多藝,在學校是聰明的下一代;遇到挫折或不順時,孩子極易喪失信心,對事情的看法不合常理,作出許多極端行為。在進行學校教育的同時,家庭教育一定要跟上,讓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得到真正地全面發展。
1.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家長認識偏頗,過分依賴學校教育。
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從幾個月就開始進行早教,鍛煉孩子的音樂、數學、圖形、色彩等各種能力;4歲以后開始加入特長班的行列,繪畫、主持、舞蹈等;5歲以后,周末補習、假期補習,孩子踏上了繁重學習的征途。我們發現,現在的父母重視學校教育的同時,家庭教育忘在腦后,在孩 子面前仍舊表現出惡劣言行和壞習慣。
1.2不和諧的家庭環境影響。
在農村,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管,這些老人精力有限、教育觀念滯后、溺愛孩子,家庭教育非常有限。有的父母創業階段無暇顧及孩子,賺錢以后對孩子有一種補償心理,用錢來彌補一切,讓小學階段的學生學著大人過生日請客、請學生吃飯、花錢請人完成作業。還有的家庭因意外、離婚等成為單親家庭,這種“特殊”讓孩子變得非常敏感、自卑心理嚴重。
1.3“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思想影響。
當今社會思想開放,教育理念也不再是上世紀末“唯上學和參軍才是出路”的觀念,很多人認為無論哪行都可以成功,上學變得“無用”,過早的鍛煉孩子的經商能力和處事能力。現在很多小學生在校園里做起了買賣,寫作業明碼標價,幫同學買東西2毛,幫同學打掃衛生5毛。
2.如何加強家庭教育。
2.1做一名的合格的家長,構建和諧的家庭環境。
家庭教育的主體是家長,家長要想教育孩子,必須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家長要充分利用血緣關系的動力,提高自身的道德魅力、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心理魅力等,用良好的綜合素質去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父母也要積極參加家長學校的培訓,學習更多的家庭教育知識。和諧的家庭環境離不開和諧的夫妻關系,父母雙方盡量避免爭吵,如果爭吵不可避免,盡量避開在孩子面前爭吵。
2.2加強和老師的溝通,認真參加家長會。
孩子進入小學,父母要經常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反應孩子在家的表現,全面了解孩子。家長會時,老師不僅要向家長匯報學生的成績,更要將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每一個變化告知家長,和家長一起清除學生身上的消極因素,幫助孩子養成積極向上的習慣。
2.3家庭教育要持之以恒,要有足夠的耐心。
有些學生成績下降了,家長就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學習很上心;過了幾天,家長就放松了,今天應酬明天美容。或者,有的家長為了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遵守跟孩子約好的某個約定,遵守了幾天就找各種理由放棄,降低了在孩子心目中的信賴感。這些情況都是因為父母沒有持之以恒,不能持之以恒的父母如何來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呢?家庭教育既要愛更要嚴,平時以鼓勵愛護為主,對于孩子的無理需求,家長要嚴厲的拒絕,孩子在既嚴又愛的環境中,會不斷向前發展。
2.4多參加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關系。
父母應多參加社會或學校舉辦的各種親子活動,通過生動、活潑的親子活動,家長可以在玩的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也很樂于接受,這種效果會比較理想。
3.結語
小學階段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形成的習慣、品德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難改變,所以一定要進行積極地、全面的發展。新世紀的社會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長要提高自身素質,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積極的成長環境;學校和家長聯手,最大限度地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孫磊.寄宿制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家庭教育誤區及對策研究.山東師范大學.2014
[2]韓穎.淺談小學階段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8)
[3]王方旭.論小學一年級的家庭教育.科技風.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