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艷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個行業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為順應社會需求,目前全國許多地方院校都開設了建筑工程專業,但經調查發現,許多地方高校建筑工程學生畢業后就業適應困難。究其原因,正是由于許多地方高校建筑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存在一定問題,并未與本校建筑工程學生的培養方向充分契合。國家和社會對建筑工程的不斷重視,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相應的建筑工程專業。不過很多高校在建筑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對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為此本文就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就存在的主要問題給出了筆者個人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 職業教育 課程改革 思考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33-02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極為迅速,對人才的需求也變的越來越大,而高職院校的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正好滿足了這一需要,所以要想保證人才的供應,就一定要做好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工作,對教育課程進行優化。不過隨著我國建筑行業水平的不斷提升,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科劣勢也逐漸凸顯,很多問題也隨之而來,知識面寬度、施工方法以及學科的兼容性等問題。除此之外該專業還存在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嚴重脫節的現象,不能夠滿足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行業需求,所以就需要對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進行相應的改革。
一、建筑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建筑工程專業的職業教育工作擔負著為國家建筑行業輸送專業性技能人才的重要職責,在教學過程中它所特有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及培養群體都和普通的本科教學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環境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滿足我國建筑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在進行建筑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時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注重對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促使他們能夠在一定程度適應建筑行業對人才日益變化的需求標準。為此筆者研究了大量建筑專業職業教育課程的實例,發現在進行課程教學中存在很大的問題亟待解決,問題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的方式過于傳統
教學工作在我國已經存在上千年的歷史,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深深烙在人們的骨子里,所以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開展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的時候主要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依靠練習冊和書本知識為主。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是整節課堂的中心,學生在課堂中只是充當的一個被動聆聽著的身份。除了這一點之外,教學內容還基本上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這種傳統政治教學模式已經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提升,使得教學內容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生相關技能掌握不夠全面
建筑人員要想能夠勝任這一職位所帶來的職責,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之外,其次還需要順利開展各項建筑施工活動或者項目的綜合能力,才能夠確保建筑出高質量的工程建筑,真正勝任建筑人員的具體需求[1]。再加上,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以及社會對建筑人才要求也日益嚴格。然而,我國許多地方高校在專業課程設置的時候缺乏充分的調查研究,對當地建筑工程需求了解不到位,使得所開設的課程,對一些技能課重視不足,技能課開設課時嚴重不足,嚴重影響學生綜合技能的提高。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不足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專業學生技能提高,進一步影響了建筑行業的發展。
(三)實訓內容和職業崗位需求不符
當前建筑院校在開設建筑工程專業課程時,為了能夠體現重視技能訓練,投資建設了大批量的實訓車間和實驗室,比如砌筑實訓車間、土工實驗室、力學實驗室等,但是當期階段我國建筑類院校的主要責任并不是培養高級技工。并且實驗只是為了用來研究,而動手訓練又和崗位的需求極度不相符,很難實現教學的目標要求。對很多建筑類高職院校來講,崗位實訓所涉及到的內容一般是針對抹灰工、砌筑工以及鋼筋工等工種人員,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干擾學生的專業意識,因為實訓的內容和自己所學的知識不相符,學生就會對實訓變得輕視起來,因此學生通過實訓并不能夠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得到強化。
(四)學校的教學制度不夠嚴格
要想保證建筑工程專業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搭配相應的學校制度,如果職業院校的學校制度不夠健全,則會影響這項教學活動,使得建筑工程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果缺乏教學質量考核制度就會缺乏對教學質量的考核,不能夠確保學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是否已經達到了國家的有關要求,對應的學生在畢業之后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實際崗位需求也會存在較大差距。
二、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但是它的主要教學內容仍舊是以下兩個方面:
(一)理論課教學
建筑工程專業的理論課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到兩個方面: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基礎課程主要包括體能訓練、語言闡述、職業道德等一些方面;專業課程則主要側重理論知識的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能力,主要教學目標是為了學生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輔助軟件教學
這一教學內容主要是借助先進的教學軟件,對所學的理論課程知識進行補充和輔導,比如可以借助工程預算軟件、計算機繪圖軟件,根據這些軟件的性能,然后再結合理論知識老師的講解,針對課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專門的強化,解決問題。
三、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問題解決措施
(一)改變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的思想
首先,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從思想認識上重視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同時老師還應該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2],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放在課堂中心位置。做到將傳統教學模式中處于主體地位轉變成為專門輔助學生學習的輔助角色,真正做到能夠將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去利用,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夠切實提升初中政治教學的質量。所以要想真正做到以上幾點,老師還需要會合理安排課堂時間,把每個時間該干什么提前列好一個計劃,提升課堂教學時間的使用效率。
(二)改善教學方法
以往課堂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過于深,再加上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今天教育的發展需要,所以一定要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在這種新形勢下,老師一定要摒棄那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努力開發和借鑒新型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就比如說情景教學法就不失為一個好的教學方式,努力把學生引入到建筑工程專業課堂教學中來。
(三)按照職業崗位需要確定課程教學內容
建筑類職業學校在開設相關專業的教學時,學科內容一定要適應當前行業的具體要求,做到與時俱進,培養真正符合行業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比如就拿我國注冊建造師的考試大綱內容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注冊建造師是符合高職院校建筑工程類專業培養目標的,院校在開設相關課程的時候,可以對比注冊建造師的考試大綱和內容,進行有側重性的教學,比如說如果考試大綱對法規、施工組織管理能力以及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具有較高的要求,考試主要以案例為主則建筑工程專業在開設課程時完全可以參照考試的側重點進行。
(四)完善教師培養體系創建優質的師資團隊
針對高校當前的師資情況,可以定期派教師到外進修,還可以邀請具有一定施工經驗的教師對專業學生授課,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3]。學校還可以積極號召在職教師積極參與專業技能培訓、注冊教師資格考核等活動,并且還可以倡導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去施工工地進行實際考察,建立產學合作式的研究室,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考察經驗對學生進行講解,充分做好理論結合實際。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專業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它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所以改革需要循序漸進。當下很多職業院校在建筑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涉及到教學方式落后、學生掌握知識達不到需要以及缺乏實踐等,針對這些問題高校需要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努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課程教育的改革。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有利于培養適應當前建筑行業發展需要的優秀建筑人才,進一步推進我國建筑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芳. 建筑工程專業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 亞太教育,2015,20:36-37.
[2]陶樺銘,墻新,曾仁書等.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改革和學生職業能力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報告[J].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1-13.
[3]于付銳. 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D].山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