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丹
【摘要】無論是在宏觀角度,還是在微觀角度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分析審視,其在嶄新的形勢下都面對著很多艱難的挑戰。國內和國外大環境的不斷變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差以及受教育個體自身的改變是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挑戰的主要因素。所以采用有效的方案去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思政教育 當代教育對象 挑戰及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1;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1-0088-02
1.新格局中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1.1宏觀角度:國內、國外大環境的不斷變化產生的挑戰
①以一個嶄新的歷史起跑點推進改革開放以及現代環建設的進程,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新格局,因此對大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當代大學生的額思想、政治素養、社會公德素養以及心理身體的狀況與國家提出的標準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世界多極化不斷地推進,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交融越來越頻繁,這對大學生在政治上的敏銳性以及辨別能力有了一個更高的標準。國際敵對組織將大學生作為他們的突破口,向他們傳播資產階級的政治理念、世界觀,個人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這些資本主義思潮以及腐朽的生活方式對于思想、價值觀定型期的大學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③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社會中的思想價值觀也逐漸變得多樣多變,這種情況會影響到當代大學生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建立。近些年來,大學生對治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發展問題表達出來的是茫然和非主流意識。
④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一些新興的電子通訊設備,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思想政治觀念形成過程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這使得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要求有了一個更高的標準。網絡是一柄“雙刃劍”,它的現代化設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擴大了,但是這也使得一些不健康的、反動的、不真實的信息有機會傳遞給大學生,這樣就會讓大學生的身心受到危害。
1.2微觀角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差和受教育對象自身改變所導致的挑戰
①在校學習的大學生,是一個壓力較大、心理問題多、抗壓力的能力弱、層次不齊、思想差別大的群體。現在很多大學生是家里的獨苗,他們對自己成才的欲望很強烈,但是獨自面對社會的能力不夠強,心智不夠成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現在的大學生面對家庭和社會環境以及成長過程的各樣的問題比較具體、復雜,他們未來發展的壓力更加大,思想愈加趨向于多元化。
②現在培養綜合性素質人才的觀念還沒有完全被高校的教職人員吸收。小部分高校并沒有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育人核心的位置,并且其中不乏有些高校單方面搞教學。現在實行的學生教學管理機制依然處于查缺補漏的狀態,缺少教學管理的長遠的計劃,存在相當大的被動性。
③現今的大學生黨員很多時候是比成績而評定的,其思想先進行不夠,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除此之外,有一些大學對發展黨員抱著”鼓勵”“攀比”的心態,忽略了對學生思想先進行的考察。有些學生入黨后,方框了對自己的要求,對集體性活動不聞不問。這樣的黨員既沒有達到黨員的標準,也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2.1任職教職工提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協調調用相關單位或組織的力量,作為社會各界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關注。只有真正的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更好的應用現代技術手段的有利面,讓互聯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讓學生能夠通過現代化設備接受健康積極的思想文化信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完善網絡教育的工作體制,稱為網絡思想政治教的主動方。
2.3不斷修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施方案,真正的把思想政治教育植入學生們的心里,要把思想教育與大學生每個階段的實際思想聯系到一起,進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程,在實施的時候,要注意運用創新思想,女里提高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大學生是國家進一步建設的生力軍,所以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時 ,一定要使文化教學和素質教學聯系到一起,培養綜合型人才。在這其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可缺少的一種途徑,所以各高校一定要注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謝圣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J].嘉應學院學報,2012
[2]邱尚琪,梁云階.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J].晉中學院學報,2010
[3]王文輝.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