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剛
摘 要: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發現在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夠,教師的思想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傳統單一,脫離教學目標等等,導致教學質量一直處于不理想狀態。因此,如何改變高中體育的教學現狀,提升體育的教學質量,應成為當前廣大高中體育教師重點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質量;主體地位;運動愛好
現如今,新課改正在我國深入推進,廣大高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開展新課改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的創新,使存在于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都迎刃而解,從而促使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獲得大幅度發展和提升。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經驗,對高中體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幾點措施進行探討。
一、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模式也比較固定單一,即教師示范動作—學生模仿練習,一節課就在不斷地示范、模仿、練習、檢驗等程序中度過,這種教學方式大大抑制了學生學習個性的展現,忽視了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體現。《普通高中體育課程標準》中提出:“高中體育課程要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身為高中體育教師,我們要積極貫徹和實施新課改這一理念,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在課堂中圍繞學生來設計體育教學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從而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為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讓學生學習某一體育動作時,我們不要總是一味地為學生進行示范,讓學生機械模仿和反復操練,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對體育動作進行琢磨和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和學習的方法,變講授為點撥,這樣,學生掌握的就不僅僅是這一體育動作,還有教學思路和學習方法,進而會自主地學習和練習其他動作。另外,我們也可以加強對學生的預習指導,即讓學生對體育教材進行自主閱讀,掌握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動作要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實現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
二、注重學生運動愛好的培養,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
興趣是促使學生展開學習行為活動的關鍵,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學習和探索的動力,才會有興趣盎然的學習心態。但是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現狀是,學生明顯缺乏學習的興趣,對體育課程抱著可學可不學的態度,在體育課堂上一點活力都沒有,整節課的課堂氣氛顯得沉悶壓抑。所以,身為高中體育教師,我們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該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讓學生體驗到進行體育鍛煉的樂趣,從而形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比如,在每節體育課的開始環節即熱身環節,我們可以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如讓學生排好隊,玩“反動作”的游戲,即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出和教師口令相反的動作,如教師喊“向左轉”,學生要做出“向右轉”的動作,喊“向左看齊”,學生要做出“向右看齊”的動作,一旦有做錯的學生,則淘汰。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以小組的形式自創熱身操,每節課的熱身環節抽取一組來給其他學生做示范,并教授給其他同學。而且,我們的體育課堂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傳統呆板,而是呈現出了豐富多彩的特點,改變了學生心目中對體育學習的印象,有利于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高中體育教師,我們要致力于新課標下高中體育教學的研究,積極貫徹新課標教學理念,采取符合體育教學實際和高中生身心特點的體育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高中體育的教學質量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吳杜娟.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0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