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飛
摘 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笨梢姡ズ灭B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關鍵詞: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星級手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85-01
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可見,習慣在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性。2009年我們學校選擇了《魏書生教育思想研究》課題實驗的子課題《中小學生習慣養成教育》課題實驗,以課題為載體,以學生的習慣養成有了抓手,將課題實驗與德育課堂有機融合,形成學校特色德育。如星級評價手冊、習慣培養進課堂、班級文化建設等,在實現自主管理養成良好習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了強化習慣養成課題實驗,我們再次組織編寫了校本教材《養成良好習慣,爭做星級學生》,簡稱《星級學生評價手冊》。我重點說說《養成良好習慣,爭做星級學生》手冊使用對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作用。最初手冊要求學生每天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反思、小結;每周小組成員要進行互評,從而達到互相監督的目的;每周要求家長對小孩在家的表現予以評價,并且每周填寫一次學生家庭情況反饋卡,從而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在實施星級學生評價手冊的過程中,手冊進行了進一步的整改和完善,使學生自我評價更具實效性,由每天評價改為每周評價,班主任結合平時的觀察以及各位科任教師的反饋意見,將本班的“五星”級學生候選名單上報學校,學校在東勝一中“養成教育——學生自主管理‘五星級學生”專欄進行宣傳,并將每學年的“王林祥”獎學金專門用于 “星級學生”表彰,對學校星級學生進行隆重表彰。幾年來,星級學生的表彰人數已經達到了500余人,極大地鼓勵了學生們的自信心,學生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人手一本的星級手冊,囊括了學生的理想、人生目標、每周的小組測評和家長的反饋及自我反思。我們知道,一個有著理想的孩子,他的目標是明確的,理想猶如一盞明燈,會照亮他前行的方向,會給他添加前進的動力和正能量。初二的學生,他清楚他的理想,也朦朧的知道該如何努力,更何況手冊上還有人生的座右銘,人生榜樣,如同左膀右臂一般,幫著孩子更快的到達理想目的地。對于初一的孩子,理想也很重要,因為剛如初中的他們,思想單純而迷惘,需要有一片歇腳地。當孩子慢慢適應初中生活后,我們的手冊除了有思想上的引領,還有一欄則是“每周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心.”認真的孩子會對每周的表現進行很好的總結。當我們在班團會上讓些同學來讀并且分享自我反思時,一些學生的反思讓我們感到驚訝和佩服。如有的孩子認為自己在某刻方面做的好,但其他地方還有待提高。我認為,一個人的不足,當你把它隱藏在內心時,如果不是很嚴于律己,可能隨著時間的飛逝,也不了了之了;但如果說出來,則效果就不一樣了,因為同學聽見了,受到大家的監督了。如果不照著去做,將會失信于人,該生以后老這樣做,怎去交友并取得他人的信任呢?所以,通過反思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在得到同學的認同的同時,也能深感到需進步的空間,對孩子的成長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家校溝通方面,星級手冊也功不可沒。在以前沒有手冊時,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家訪,打電話的方式,浪費時間與精力。而如今,手冊上有一欄專門是填寫“家長反饋”的。通過每周翻看手冊,我了解到了孩子在家的表現。如我班的郝旭澤同學,胖乎乎的很可愛,在校的表現一般,沒有學習的動力,隨大流的那種學生。有一天,我看到了他家長的反饋,其大意是孩子迷戀于手機上的網絡小說,家長的勸說對孩子來說就是撓癢癢,不起作用;或者是與家長做迷藏,只要家長不注意,將手機放在書本下看。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與該生進行談話交流,并專門召開了“說說網絡小說”主題班會。班會課上,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對網絡小說進行了抨擊,認為寫得都一樣,無非是為了滿足作者本身的虛榮;但也有的孩子認為我們可以借鑒一些網絡小說的寫作手法為我所用,但不能太無度了。我班看網絡小說不止郝一個人,我想那節班會是對大家的一個思想上的洗禮,是成長中的一個插曲。這要比老師在課堂上或苦口婆心或一本正經的教育要好。我想通過手冊的填寫,讓我隨時能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現,從而有的放矢。但也有的家長,可能是礙于面子或受到自家孩子的警告,寫一些無傷大雅的詞句,這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最后,我想手冊的另外一個專欄也很好,就是“小組成員間的互評”。我將其放到班會課的后一環節,先讓小組討論本組成員上周的表現,說說優缺點。每節班會課邀請3-4組的學生來評論,結果真的出乎所料。每個孩子在對自己評價之后,對組內的成員也進行了如實的評價,讓我這個班主任更好的了解了自己的學生,而且孩子們在相互揭短之后,沒有記恨對方的,多單純的孩子,真是好喜歡他們。通過這一揭短的環節,我發現有缺點的孩子對自己的要求更嚴謹了,小組成員間的配合更好了,關系更融洽了,我想這得益于手冊設計和用心所在。
自從學校用了《星級學生評價手冊》之后,我的學習生活有了很大變化。它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對自己一天的表現出一個合理的評估,從而起到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作用。我們可以從評價中規范自身的行為,不斷激勵自己、鞭策自己,也讓自己看到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彌補了長期以來我們在養成教育方面老師單方面說教的不足,有效地將外在的教育和學生的內在的反省結合起來,全方位的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反思自我、增強自信、完善自我的平臺;找到提高成績、改掉不良習慣方法;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價值和被大家認可的幸福、幫助別人的快樂。
通過以上三方面日積月累的沉淀,好的行為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班主任通過對手冊的理解和運用,他所帶的班級越來越優秀,學生的習慣會越來越好。在班級自主管理上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學生們的良好習慣有所加強,文明程度提升了,為班級管理乃至學校管理打開了新的局面。以德育人,貴在養成,逐步打造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有效格局,讓“習慣養成教育”深入人心,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