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枚
摘 要: 目前,教學改革逐漸推行,尤其是教學模式方面,更需要大力改革。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屬于較有效的方法,逐漸開始受到重視,借助于小組的形式,展開探究合作學習。一方面引導學生熱愛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增強,充分張揚自身個性,引導其朝著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本文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課堂合作學習方式,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 合作學習 有效性策略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需要摒棄傳統教學模式,改變應試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教學面臨的迫切需求。近年來,素質教育體制逐漸得到推廣和認可,借助于素質教育,一方面學生實現個性化提升,另一方面促進多元化發展和成長。而對于合作學習而言,通過促進學生溝通,能夠更有利于教學,改變以往教學過于死板的問題,變得更具靈活性。由此可見,通過注重加強合作學習分析,能夠使教學更有效。
一、構建合作小組
對于合作學習而言,合作小組的構建較關鍵。一般而言,需要合理確定合作小組成員。在實際進行挑選階段,需要充分考慮學習基礎如何,學生之間能否互補。對于這些方面,需要進行綜合系統性考慮。正是因為這樣,學生彼此之間,優勢得到互補,真正實現互相幫助,合作學習開展的過程更具實效性[1]。針對學生分組,盡量遵循不同層次學生錯開的原則,這樣才能利于合作小組順利實施。除此之外,還需要合理確定組長,對于責任心強、團隊合作意識良好、成績不錯的學生,需要進行優先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凸顯帶頭的效果。對于合作學習而言,才能更具計劃性,才能在開展過程中更具目的性。
二、突出教師主導作用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小組討論實施階段,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充分遵循以身作則的原則對其加強引導。教師應該充分明確自身肩負職責,對于廣大小學生需要適時對其加強引導。合作討論實施前的一段時間,教師首先需要做好準備,對于教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編寫。合作討論方面實際問題,需要對其進行精心設計。只有這樣,對于討論問題來說,才能真正實現實際意義。
比方說,要學生想真正掌握分數,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引導。借助于分西瓜這一案例,針對1個西瓜,引導學生就5個人如何分配展開合作討論,積極鼓勵學生充分闡述自身觀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凸顯課堂導入效果。與此同時,針對問題設計方面,需要合理控制問題難度,一旦出現難度過大的現象,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往往會無所適從。而一旦難度過小,合作學習實際作用,將難以充分發揮[2]。除此之外,對于問題的設立,需要存在多角度特點,注重引導發散性思維。而對于教師而言,需要注重隨時進行觀察。對于合作討論動向如何,教師應該密切關注。只有遵循循循善誘的原則,在合作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更有效。
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要想真正實現良好合作學習,需要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對于小學生來說,需要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實施環節,需要充分遵循規范性原則,同時力求實現針對性開展,應該充分避免盲目討論問題的發生。而對于廣大學生,需要充分實現明確分工,每個人無論基礎水平如何,都要積極參與。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需要充分具備自身觀點。在合作學習實施環節,我們經常容易看到,在每個小組內部,只局限于幾個人在討論問題,其他學生沒有進行積極參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注重積極引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只有這樣,在合作學習開展過程中才能凸顯實效性。
四、學生之間分工明確,注重加強及時反饋
對于每位小組成員而言,需要充分明確自身職責,相互之間形成監督,彼此之間進行鼓勵[3]。教師一布置問題,學生就需要進行積極的思考和討論,力求更有針對性。只有充分遵循分工明確原則,在問題討論過程中,才能真正實現更加全面、更加鞭辟入里。
合作學習開展之后,需要注重及時反饋評價。而針對實施評價環節,需要力求公平公正。針對參與討論的每個小組,評價都需要力求客觀。在合作學習階段,對于那些表現十分突出的小組,教師需要給予鼓勵,這樣才能真正為大家樹立榜樣,引導學生虛心學習。
結語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通過大力提倡合作學習,教師及學生之間,能夠科學地進行交流和探討,并且能夠密切配合。只有這樣,合作學習才能順利開展,才能充分凸顯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蘇娟.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分析[J].小作家選刊,2015(25):93.
[2]王立波.關于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120.
[3]張正香.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2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