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琛嫻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
廣西外向型高職院校推進教學國際化改革試點的意義及途徑
——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蔣琛嫻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07)
摘要:建立教學國際化試點改革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促進我區高職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是促進高職院校跨越式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應利用自身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資源,選擇1-2所專業對口的國外知名院校作為合作對象,選擇本院校1-2個外向型專業作為試點專業進行教學國際化試點改革,成功后再逐步推廣到院校其他專業。必須強化試點專業的基礎英語教學,開設專業英語課程并嘗試用專業課程雙語授課。同時,還需與對口涉外企業建立定向合作,簽署合作協議,爭取每學年都能將學生送往對口企業進行一至兩個月的實習。
關鍵詞:廣西;高職教育;教學國際化;試點改革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廣西高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對高職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我區高職院校,尤其是外向型高職院校實施“走出去”戰略,抓住自由貿易區建成及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契機,提高自身對外開放水平,既是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關于把廣西建成為中國連接東盟大通道、擴大對外經濟合作與交流、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我區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高職院校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一、外向型高職院校的定義
外向型高職院校,主要是指辦學理念與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接軌,專業設置突出“外”字特色,以外語、外貿等專業為重點,人才培養以外向型應用人才為主要目標,廣泛參與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與國際教育事業緊密相聯的高等職業教育主體。例如筆者所在的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其辦學緊緊圍繞外向型應用人才培養體系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依托外經貿行業,突出“外貿、外語、外經”的“外”字特色,立足廣西,面向外經貿行業,輻射東南亞,培養適應外經貿行業需要的高素質外向型應用人才,就是一所典型的外向型高職院校。
二、廣西高職院校在參與國際教育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自中國—東盟自貿區籌建以來,我區高職院校發揮區位優勢,面向東盟各國,加快了高職教育“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步伐,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明顯進展,出國留學生數量迅速增長,招收留學生和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進度明顯加快,取得了一定的經濟及社會效益,為我區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在推進我區高職院校“走出去”戰略進程中,還存在認識不足、人才缺乏、投入不足、機制不靈活、信息交流不暢通、國際合作整體水平較低等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處于一線的教學系部不能很好地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國際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對于院校現有外事合作項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疏于在學生中宣傳與推廣;有豐富國際交流經驗、能夠進行雙語教學的師資極其缺乏;用于師資培訓、引進國際化人才、國際化教育科研、相關設備購置等軟硬件投入不足;參與國際交流時,由于語言障礙導致國內外教育信息交流不暢,院校內外事部門與一線教學系部缺乏溝通,導致國際合作情況交流不暢,等等。這就導致了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成果難以落到實處,經濟效益難以顯著提高。因此,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即通過推進高職院校教學國際化改革的方法,提高高職教育對外合作與交流的水平。外向型高職院校更應結合自身特點,突出自身優勢,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國際化試點改革模式,為全區高職院校的教學國際化改革作出表率。
三、 高職院校開展教學國際化改革試點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是提高我區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我區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我區高職院校乘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中國擴大對東盟國家開放的東風,與國外教育機構及用人單位進行更好的良性互動,擴大了先進師資力量的引進,深化了聯合培養及聯合教學研發的合作,拓展了留學生的招收和派送規模,為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培養了更多優秀的、具有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有力促進了我區高職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
另一方面,是高職院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需要。高職院校的發展,主要是學院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師專業知識及教學方法的更新及所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提升。進行國際教育試點改革有利于擁有更多渠道獲取更多先進教育手段及教學體系。通過與國際合作院校的合作,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可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最新的專業知識及設計理念不同的教材體系。在與國外院校進行交流與合作的同時,高職院校可充分利用國際資源,了解國外教育體系及教學方法,并通過考察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全面促進自身的提升。同時,有利于高職院校有針對性地培養涉外企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通過與涉外企業的合作,高職院校可迅速了解企業需要哪類人才,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養,避免教學與實際的脫節。
四、高職院校開展教學國際化改革試點的途徑
開展教學國際化改革試點,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必須使試點專業實現課程國際化及師資國際化,所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接受國內傳統教育,還必須接受國際化教育,使其專業技能過硬、外語能力突出,適應國際行業需求。因此,教學國際化應包括招生、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國際合作、師資引進、出國留學、就業等方面的內容。
首先,為便于引進國際化教育理念、教學方法、人才及實現國內外教育資源的共享,外向型高職院校應利用自身原有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資源,謹慎選擇1-2所教育教學理念先進、辦學條件良好、與自身專業對口的國外知名院校作為合作對象,通過合作協議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進行教學國際化合作,同時選擇1-2個對口涉外企業作為學生的實習實訓基地。如此,便可在教育國際化試點改革的過程中吸取國外教學經驗、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及教學方法、引進國際化師資及國際化課程,實現資源共享,并為院校內師資的國際化培訓和學生的出國深造奠定基礎。
其次,選擇本院校1-2個外向型專業作為試點專業,試點成功后再逐步推廣到其他專業。專業選擇的原則,一是要選擇本院校較為強勢的專業,保證錄取率及生源并保證擁有較強的師資隊伍;二是要選擇與國際合作院校強勢專業的對口專業,以保證所引進的國際教育資源的先進性和優質性。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院校的財會金融系為第一大系,會計類專業每年招收的人數最多,生源質量較好,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同時,與該院有合作關系的馬來西亞某知名高校教育教學理念先進、辦學條件良好,而會計類專業正是該校最好的專業,該校所培養的會計類畢業生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及好評。因此,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可選擇馬來西亞高校為合作院校,將會計類專業選為推進教育國際化的試點專業。
再次,必須強化試點專業的基礎英語教學,開設專業英語課程并嘗試用專業課程雙語授課。要在課程設置上加大基礎英語教學的比重,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為國際化專業教學打下堅實基礎。要派送專業課程教師到國外院校學習,在學習專業知識教學方法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同時,可邀請國外合作院校的優秀教師到本院校對專業教師進行教學培訓,在將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集中傳授給本院教師的同時,促進教師們英語聽、說水平的提高,促使本院教師更好地將雙語授課運用于實際教學。
最后,高職院校還需與對口涉外企業建立定向合作,簽署合作協議,爭取每學年能將學生送往對口企業進行一至兩個月的實習。傳統的校內實習加校外實訓培養,一般采取“2+1”模式,即前兩年在校內集中學習專業知識,第三年赴企業實習實訓。這一模式的弊端是學生在校內學習時無法將課堂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也無法很好地意識到所學知識的重要性。當他們第三年出去實習時,逐漸意識到課堂知識的有效性,但卻無法重回課堂學習或進一步深入學習與研究。高職院校培養涉外人才,務必使學生每一學年都能夠赴對口企業實習,使學生能立即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同時在實習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發現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并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匯總起來。第二年再次回到課堂時,有針
對性地將所遇到的問題請教老師,并進行深入學習與研究,同時更加刻苦地學習更多有用于實踐的知識。
(責任編輯:蔣國平)
Analyze of 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of Experimental Reform of Teach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by Export-Oriente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xi——Taking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JIANG Chen-xian
(Guangxi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Naning 530007,China)
Abstract:It is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experimental reform of teach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which will improve ou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college’s leapfrog development. With their own global resources,export-oriente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angxi should carry forward this experimental reform by choosing one or two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as their objects,and picking one or two majors as their experimental subjects. And then generalize to the other majors after succession. Those colleges have to strengthen basic english teaching,and use bilingual teaching in specialized course. They also have to establish directional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enterprises,in order to send students to practice in those enterprises.
Key Words:Guangxi;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eaching internationalization;experimental reform
基金項目: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2013年院級課題“廣西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的瓶頸及對策研究”(GSKA201303)。
收稿日期:2015-10-28修稿日期:2015-11-18
作者簡介:蔣琛嫻(1986-),女,廣西全州人,講師,研究方向為教育國際交流。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719(2016)1-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