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萍
摘 要: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中,特別是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出現和發展,更是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思維導圖具有發散性思維的特點,并和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因此,本文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概念,并對它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思維導圖;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2-0350-29
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教育行業的發展,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思維導圖由于具有對知識展示直觀、形象和可視化的特點,所以,使得它的發展和應用更加適合于小學語文的教學。小學語文實現的是對學生形象思維的教學,基于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應用,對促進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也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及特點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是一種體現放射性思維的有效工具,它的表現形式簡單,但是效果非常好,具有很強的應用性,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工作。思維導圖采用的是圖文并重的表現形式,幫助我們確立一定的思維過程,充分發揮大腦的機能,并不斷進行延伸發展,形成一定的放射性圖形。
思維導圖實現了對放射性問題思考的具體化處理。放射性思考是一種大腦的自然思考方式,對于生活中進入大腦的任意感覺、記憶以及想法都會在大腦形成一個中心,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無限的延伸和擴展,這些放射性的結構形成,就是一個大腦的數據庫。
(二)思維導圖的特點
1.放射性特點。思維導圖的結構和目前研究中發現的大腦神經元結構網絡分布十分相似。它的處理過程一般是從一個點或者關鍵詞出發,就能進行無限的延伸和拓展,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脈絡結構圖。
2.思維導圖具有直觀形象性。思維導圖的建立就是要實現將一些復雜的知識結構體系進行直觀化和圖像化的處理,并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一定的項目引用,對具體的內容進行解釋和分析,增強大腦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3.思維導圖的多元化。目前,思維導圖的發展,靈活地運用和實現了包括圖片、色彩、線條以及數字等綜合表現形式,可以實現對不同知識和問題的有效形式表現,更好的展現思維的延伸和發展。
4.思維導圖知識體系的立體關聯性。思維導圖對問題的處理強調的是立體化的思考方式,實現的是知識體系的多維度聯想以及想象,不斷擴展和延伸,形成一個立體化的網絡結構。
5.思維導圖的個性化設計。思維導圖的設計充分考慮的是個體化的差異,因此,表現形式活潑,沒有相對固定的形式,每個思維個體都會形成不同的思維過程,產生不同的思維導圖。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模式的分析
目前,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具體表現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復習的過程中,其中,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形式就是教師備課,然后在教學中進行展示,并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表示的過程。它的主要表現是教師、思維導圖以及學生三個過程的表現。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多媒體技術在目前的思維導圖應用和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僅實現了多種信息資源的整合展示,并強化了學生對思維導圖內容展示的理解和記憶。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揮了主導作用,一般情況下,教師所承擔的是對資源的收集、整合以及思維導圖的有效制作,引導學生的思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學生探索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學習知識和掌握知識,實現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思維導圖的建立也很好地體現了目前新課改對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思維導圖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并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分析
(一)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結構
小學語文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習的知識內容以抽象性為主,而且小學生的知識經驗都相對比較淺顯,因此,思維方式主要體現出形象性的特點。目前,思維導圖和多媒體技術的有效結合,加強了語文教學知識網絡結構的清晰表達,同時,充分利用線條、色彩和符號等方式對復雜的知識結構進行可視化的表達,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對課文結構進行把握,以及重難點問題的認識,因此,能夠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二)利用多媒體的展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思維導圖是以一定的關鍵詞為基礎進行相關概念的延伸和擴展,因此,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很好地實現了這一方面內容的展示,對思維導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改善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很有效地實現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目前,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將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升到了一個發展的重要方面。思維導圖具有無限的發散性特點,在一個關鍵詞的延伸和擴展中,實現了對知識的全面了解和深化。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和概念去教學,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
(四)有利于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提高教學質量
新課改提出,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因此,結合互聯網技術的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的表現形式更加靈活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加強了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提高,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結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體現放射性思維的有效工具,目前,在社會生活的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應用,并且效果相對較好。本文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概念以及特點,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維導圖模式,同時,詳細論述了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條件。因此,可以看出,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思維導圖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 朱小英,馬德俊.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電教,2010(Z1).
[2] 張立明.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學刊,2015(16).
[ 責任編輯 金 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