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銀鈴
【內容摘要】受應試教育影響,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采取灌輸性教學模式,讓學生死記硬背英語,被動的學習,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受到束縛和限制。隨著新課改的縱深發展,課堂教學倡導學生主體性作用的凸顯,并提出課堂教學是動態的,教師應注重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等。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新背景,圍繞學生開展互動式的教學活動,強化學生的參與性、體驗性等,讓學生在互動中強化自我,增強自我,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提升自我的綜合技能和素養,推動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發展。
【關鍵詞】互動 初中英語 有效教學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并能充分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課堂教學本身是動態的,需要學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等進行互動,進而在互動的過程中實踐,感悟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新背景下較為倡導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即:教師與學生把整個教學活動作為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是教與學之間的相互統一、相互影響的過程,通過師生的相互交往與溝通將知識傳達給學生。從根本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枯燥無味,為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的談一下交流—互動視域下的初中英語有效教學。
一、創設情境,生成互動
英語本身是一種語言,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交際和運用,而這其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有通過互動才能夠實現英語語言的交流。我們知道,語言的交流和互動需要的是環境,而對于我國的初中生來說,漢語是我們的母語,而英語與漢語有著本質性的區別,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和互動缺乏一定的環境。同時,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缺乏主動性,對此,筆者在教學中嘗試構建一定的問題情境來促使課堂教學生成互動。即:問題本身的特點能夠引發學生深思,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并且問題相對來說更便于讓學生進行互動,發展思維,掌握知識。
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的Unit 5 Reading教學內容時,筆者構建了這樣的問題情景:Millie和Amy在公園里的大樹下聊天,突然聽到有其他的聲音,那么他們聽到了什么呢?(What did they hear?)What would they do next? Is anybody there? What will they see? Are they afraid? Why were they afraid?等等,提出這些問題的時候,筆者配以教材相關的圖片進行展示,促使學生就問題主動的去探究,進行互動交流,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基礎。
二、模擬生活,強化互動
初中生學習英語缺乏的是口語的練習,對于英語來說,更多的初中生表現出來的是“啞巴英語”,即: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更多的是他們不知道如何用英語交流,換個角度來說就是學生缺乏英語交流的平臺。我們知道,英語是國際用語,生活性較強,新課改也一直唱到課堂教學源于生活且運用于生活,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將初中英語與生活相聯系,通過模仿表演的形式來再現生活,這樣一方面能夠激發主動參與的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英語互動平臺,有助于強化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如:在學習七年級的Where's my backpack?教學內容時,筆者就生活中我們找東西的場景引導學生進行模擬,即: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和溝通,諸如:Where's… They are…好多學生為了更好的表達,整合了不少的方位介詞:next to、behind、between、in front of、on、across from等。再如:在學習“How much arc these pants?”教學內容時,筆者讓學生模擬生活中某些買賣場景等等。這樣,通過開展生活模擬來拓寬學生的思維發展,挖掘學生內在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更好的互動,改變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互動模式,真正的將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不斷提升自我,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師生平等,深化互動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其互動往往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很是被動,且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距離感,學生不能夠更好的表現自我,久而久之,學生對于這種互動都失去了興趣,而且這種互動存在著片面性,不能夠充分的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性。新課改下指出:師生是平等,教師應為學生構建學生樂談的課堂氛圍,以平等身份與學生交流和互動,鼓勵學生個體性的發展,確保全體學生的互動參與性。對此,筆者在教學中構建寬松自由的氛圍,以朋友和學生伙伴的身份與學生一起互動,深化互動模式教學。
如:在學習“Teenage problems”教學內容時,筆者以“知心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心,針對全體學生來開展“心理座談活動”,即:將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英語詞匯和句型以心理交談的方式出現,讓學生勇于說自己,樂于與教師交談,諸如:“I don't have enough sleep”、“I am more self willed”等等。通過這樣的互動來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便于教師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一舉多得。
總的來說,互動教學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生命力,活化了課堂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我們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基于互動的角度去構思教學過程,借以來促使學生掌握英語的同時增強自我英語技能和素養,從根本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錦江. 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討[J]. 教師,2014(5):97.
[2] 西華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初中英語教學探索·體驗·感悟[M].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新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