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艷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及普遍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以網絡計算機為媒體,深入到英語教學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充分開發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模式,改良教學方法,已成為共識。本文從導入新課,突破重點難點 ,培養交際能力,增大課堂容量等方面,探討如何有效應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 傳統教學模式 教學情境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12-01
目前,網絡已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生活空間,計算機入駐普通人的家庭,正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挖掘和開發信息技術,將計算機多媒體應用于現代英語教育教學,將為英語課堂插上時代的翅膀。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聲、像并茂,能把傳統的注重認知,灌輸、封閉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形式靈活、形象直觀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并舉的教學模式。本人在從事十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接手過多個版本的英語教材,經歷過數次嘗試和探索,積累了一些微薄的經驗,下面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擬談幾點看法。
一、利用多媒體,導入新課。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課的導入是一堂課的伊始,是關鍵。導入簡潔明了,學生能更快地理解教師意圖,而不迷惑。具體如何實施, 我想到了運用多媒體。多媒體課件中,一組動畫演示可使學生迅速從課間活動轉移到課堂上來,一段小視頻能將一個故事生動精彩地展示給學生,一個跳躍的動作能勾起學生對某個單詞甚至某種時態的回憶和再現。比如,我教新課標英語七年級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時, 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系列動態中的球,全體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個個熱情洋溢。又如,教新課標英語八年級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 , 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時,我首先用一段歌舞視頻《If you are happy》導入,展示參加生日聚會的孩子們載歌載舞,拍著手唱著幸福拍手歌的場景。熱鬧的氣氛感染了課堂上的學生們,他們津津有味地聽著課。這個演示集中了學生注意力,激發了學生求知欲,我再加以適當的提示和講解,學生很快明確了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為if條件句,并配合我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由此可見,多媒體導入新課,簡潔明了,生動形象,易于操作,學生感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突破重點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1.利用多媒體進行語音教學
將教材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衡量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多媒體正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良好手段。進行語音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可以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保證學生發音的準確率。畫面上人物語音語調和口型的變化,學生一目了然,不看音標,也能學得比較地道。比如教單詞elephant,幻燈片上呈現大象用鼻子戲水的圖片和單詞,通過反復聽和讀,學生得到充分練習,牢牢地記住了這個單詞。反之,如果老師按照傳統教學方法,簡單地告訴學生中文和讀法,學生即便會了,也覺得乏味。甚至是記性好的幾個學生記住了,而記憶不佳的很多學生沒記住。
2.利用多媒體教詞匯
比如教仁愛英語八年級Unit 5 Feeling happy , 當我輕輕點擊幾下鼠標,呈現出一幅幅有趣的表情圖片時,學生從圖片的視覺效果很快傳遞到思維的聯想,輕松地學會了excited, surprised, worried, active等形容詞,而且直到期末,還記憶猶新。還比如教授人教版英語初一(上)Unit 7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我在課件中插入英文電影、 圖文并茂的英語海報,學生馬上了解到電影的幾種類型action movie, thriller,comedy, Beijing Opera and so on.
3.利用多媒體教語法
在教語法難點時,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來增強疑難知識的形象性。比如教語法現在進行時,Whats he doing? 可呈現一個男孩正在打球的場面。當要闡述現在進行時與一般現在時的區別時,則可呈現這個男孩周一到周五天天放學后打球的畫面,并問,“what does he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學生在觀看過程中直接用英語思維作答,不僅得到了知識,培養了能力,還加深了對語法點的理解,從而突破重點,并化難為易。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豐富有效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利用真實情境實際應用的能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讓學生樂之,教學效果才會明顯。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快樂中學習。“人以物思,辭以情發。”教師利用多媒體,集圖片、文字、聲音、視頻于一體,給學生創設了一種愉悅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樂學。例如,仁愛英語八年級Unit 7 Organizing a food festival 中,提到國際美食節場景,服務員和來客的對話等,一旦經flash動畫呈現,枯燥的教材內容如同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學生如身臨其境,樂于去理解文章和對話的內容,并感受到異域文化背景知識,懂得了在什么樣的情境下用什么樣的語言來交際。又如,教新課標英語八年級Unit 5中 End of Year Party這部分內容時,我用一組配音動畫圖片,將學校聚會規則生動呈現出來,為學生創造一個動畫情境,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之后,學生參與意識很強,不僅能準確回答對話中的問題,課堂上還能模擬情景,扮演角色進行對話練習。再比如分辨升降調的教學,我出示了兩個例句,“Where are you from? 和 Are you from Beijing? 讓學生反復聽音頻,繼而模仿,他們把升降朗讀得有聲有色。總之,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使課堂氣氛活躍,特別有利于學以致用,聯系實際。
四、利用多媒體,補充例題、習題、討論題,讓學生參與,及時反饋。
由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英語交際環境,所以英語學習還是需要例題來進行多方面引導,通過大量練習來補充鞏固。例如區別have/has been to 和 have/has gone to , 我用PPT呈現大量例句并輔以說明(其中兩例):
He has been to Beijing. 他去過北京。(他曾經去過北京,現在已經回來)
He has gone to Beijing .他去北京了。(他去了北京,可能在去的路上,也可能已到北京,反正沒有回來)
接著,我用了填空和選擇等多種練習形式。一堂課下來,從例題到習題,課堂容量大,密度高,節奏快,學生聽、說、讀、寫、譯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訓練,對語言語境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課堂效率大大提高。還有,在綜合探究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進行開放性討論。教學Beijing will host the 2008 Olympics 時,我讓學生探究,Suppose the Olympics is coming tomorrow, 用多媒體課件呈現一系列提示問題,并亮出大量參考例句,學生看了之后,也能仿照提示暢所欲言。
五、利用多媒體,但不可一味依賴多媒體。
起初我誤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學生興趣越高,課堂效率就越好。有次上公開課,我幾乎在教學所有環節都用到多媒體,把大量信息一個接一個地呈現給學生,結果學生走馬觀花,不知我所云。老師們反映,學生聽課筆記都來不及做,只見我在不停地操作電腦。確實,這樣一堂課成了多媒體課件的展示課,學生只留下“拉洋片”的感受。可見,利用多媒體的圖片或有聲動畫呈現教材,固然可增強視聽效果,但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它無法取代學生在老師創設的真實情境中,用英語進行的交流性操練。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課堂主體是學生,老師是主導,不能忽視學生的存在。在一次比賽課中,我增加了學生操練,通過生生對話,師生互動,朗讀表演等對學生反復訓練,實現了學生自主性的回歸。
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英語教學和多媒體技術有機整合,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自主學習為基礎,以網絡多媒體為手段,突破傳統的時空局限,能使課程結構復合化,多樣化,信息化,更有利于信息時代新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舒白梅.外語教育學[M].華中師大出版社2005,2
[2]劉成新.網絡課程的交互設計與控制策略.中國電化教育 2003,11
[3]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