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陳靜 常粉齡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為教師發展指出了“四有”方向,在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按照“四有”目標,才是對學生實施真愛行為,才能擔當“筑夢人”的角色。本文從多個方面論述了“四有”與真愛行為的統一,并提出要幫同學們立大志,要對同學們有真愛之心,要培養同學們的專業思維及創新意識,并且要在思想、覺悟上自我提高等。
關鍵詞:真愛行為;四有;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45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014-02
在我近十年的高等教育從教過程中,在與同學們、學生家長接觸過程中,特別是在做班主任時,與患有“雙向情感障礙”的同學及其家長的溝通和交流中,我一直思索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怎樣做才是教師對學生的真愛行為?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請教了河南省教學名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研究生——李燕教授,她向我推薦了徐浩淵博士的基礎心理教育書籍《我們都有心理傷痕》。
習近平總書記在《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重要講話中提出,“廣大教師是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講話詳細闡述了“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的特質,為教師發展指明了“四有”方向。
一、真愛行為
在從小所受的教育中,愛就是奉獻,愛就是付出,愛就是給予,但美國家庭心理治療家——保羅博士夫婦在《假如你真的愛我》一書中指出:(1)真愛行為是一種撫育自身和他人情感與精神成長的行為;(2)真愛行為助長個體的責任感。徐浩淵博士通過大量的案例說明,要是能夠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原始心理需求、分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成長需求、學會心理成長的辦法,也就學會了真愛,才能實施真愛行為。
二、“四有”好教師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教育改革發展中鍛煉成長起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師形象,成為一名好老師是每一個老師應該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每一個老師的理想和追求。好老師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顯身手,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倳泴⑦@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質,科學地概括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
(一)做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好老師的人格基石。堅定不易的理想信念,是好教師的精神動力。教師除了要具有獻身教育的職業理想外,還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這樣才能承擔起宣傳政治意識,培養符合國家需要的人才的責任。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遞者,是學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一個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師,才有可能在學生的心中播下夢想的種子。
(二)做好教師,要有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好教師的重要條件。道德情操是指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要有堅定而高尚的品德,其思想情感始終以社會的道德要求為準則。表現在個人思想上就是能夠做到不被權力所動、不被利益所惑,并始終堅守符合一定社會倫理道德規范的道德信念;在行動上始終以一定的道德原則做事。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承擔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師德是深厚的知識修養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三)做好教師,要有扎實學識
好教師不僅自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扎實的專業基礎,還要開拓學生們的學術視野,指引前進的方向,這是好教師的基本條件。作為一名好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有助于學生創新創業,進一步提升同學們的能力,做同學們專業的鋪路人及引領者。好的老師應該是智慧型的老師,不僅要有勝任教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通用知識和寬闊的胸懷視野,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
(四)做好教師,要有仁愛之心
有寬厚的仁愛之心是成為好教師的根本保障,只有充滿仁愛之心的教師,才能始終保持對教育積極向上的態度,才能尊重、關愛和包容學生,才能使教育事業充滿活力和生機。
三、“四有”與踐行真愛行為
在教學過程中,好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們的心理需求。多與同學們接觸,多角度、多層次地了解和觀察學生,實施真愛行為,這樣才能逐漸成長為一名好教師。
(一)要幫助同學們立“大志”
大志是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信任、認同和追求,是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具體表現。大志就是要胸懷祖國、胸懷社會、胸懷遠方;大志就是要有胸懷天下的氣魄、改造社會的勇氣、把舵歷史航向的自信;大志就是要思人之不敢思、發人之未曾發,引領時代之風;大志就是要有不拘小節、不畏挑戰、迎難而上的人生志向和態度。只有胸懷大志的同學,才有精神源動力,才能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及抵御不良風氣的勇氣。每一位同學均有自己的夢想,鼓勵同學們追夢,實現人生的理想,從大志出發,才能引導同學們自覺形成良好的學風、考風,才能形成蒸蒸日上的學習、生活氛圍。
當一個班級中,大多數學生有大志,充滿正能量,那么就會帶動整個集體積極向上,如我院2013級交通1班,班級榮譽碩果累累,同學們的明天也會更加輝煌。小到一個宿舍,大到一所大學,都需要有志青年的帶動,而教師的任務就是培養有志青年,幫助同學們立大志,并踐行之。
(二)要對同學們有真愛之心
仁愛之心是從教的基本保障,好教師更要有真愛。剛成年的大學生希望被父母和老師作為成年人來看待,希望得到尊重,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有兼職的經歷,好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情況出發,多聆聽、多鼓勵,以仁愛之心去包容同學們在大學期間的階段性想法和做法,要從其獨特的個體出發,從其精神及情感出發,以助長其個體責任感為宗旨,真愛學生。
在日常的教學中,大多數學生是主動學習者,也有少部分是被動學習者,表現為對專業課程學習不感興趣,應付思想嚴重,平時作業抄襲其他同學,掛科的往往都是這部分同學。教師應該多關注這部分邊緣同學,多與其溝通,了解其學習難度及難點,有針對性地講解相關知識,提高其學習興趣,使其由被動變為主動學習。實踐教學環節是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拉近同學們的專業情感最好的環節,所以,好教師要多多指導同學們,鼓勵其獨立動手完成相關實驗,并積極思索和實驗相關知識,達到理論實踐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要培養同學們的專業思維及創新意識
目前大學生的思維相當敏捷,但缺乏創新性思維。隨著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大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增強,然而由于他們的知識面寬度不夠,知識的吸收是獨立的,出現“見樹不見森林”的現象。而目前對卓越人才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要求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思維及創新意識。
老師們最津津樂道的是自己的學生工作做的如何出色,然后再總結如何培養更出色的人才。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最具競爭力的學生是同時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佼佼者。因此,對學生的真愛行為,要表現在培養其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習慣上。要側重培養同學們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首先要求教師自己要有專業的寬視角及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耐心,并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里側重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
我校一直以來都積極推動教學質量工程項目,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并專門成立開放實驗室項目。各院每年都拿出經費支持創新創業項目,目的均是讓同學們能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揮所長,積極主動地學習、鉆研相關項目。但這些對沒有任何項目開發經驗的同學們來說,任何一個作品都是一個技術、人員組織及合作的挑戰,因此需要指導老師從調研、立項、方案討論、元器件采購、反復更改方案、文檔修改、結項匯報等環節加以指導,需要不少時間和精力。同學們經過系統化訓練后,在以后可以自己獨立完成這些過程,創新創業意識及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要在思想、覺悟上自我提高
對學生的真愛行為,也是撫育自身情感及精神成長的行為。因為教與學是雙向互動的行為,教師也要在思想、覺悟上自我提高,要加強理論學習及精神文明相關知識及修養的學習,加強師德修養和教書育人責任意識的培養。“育人”的基礎是教師自身的優良作風能夠贏得學生的贊賞,發揮榜樣的輻射作用,讓學生自發、主動地學習和模仿。
具體表現為: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才能培養自己對學生無私的愛心和寬以待人的精神,才能在學生中樹立教師的形象,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并從中得到自己奮發向上的動力。其次是要樹立積極向上的教師職業觀。教師的職業觀直接影響到其在教學實踐中投入的方向及其程度。應把教育視為托付一生的事業,懷有強烈的使命感、高度的事業心及堅定的職業信念,一心治學育人。再者要客觀認識、評價自我。只有深刻地認識自我,包括自己的個性、興趣、能力以及所擔當的角色,才能有效地解除工作壓力、挫折以及由內心沖突所帶來的困擾,才能有進一步的提高。
四、結語
在教學實踐中,我逐漸認識到只有做到“四有”,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才能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才能實施對學生的真愛行為,才能擔當起“筑夢人”的角色。
參考文獻:
[1]李方.助力”筑夢人”——聚焦”四有”目標做好教師培訓[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4,28(5):1-4.
[2]徐浩淵.幸福是自己的杰作[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杜朝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知識淵博與仁愛之心——當代好教師的四個維度[J].教師教育論壇,2015,04(28):68-70.
[4]張爽,沙飛.高校教師創新教學行為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關系研究[J].教學研究,2013,36(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