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胡泰陽
摘要:防范職業風險,可以從各個角度開展綜合研究。職業風險意識的培養,需要早做打算,未雨綢繆,從警院學生抓起,從校友資源的利用著手。
關鍵詞:職業風險意識;培養;警院學生;校友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244-02
2015年5月2日發生在黑龍江省綏化市的“慶安槍聲”,從各個側面,將警察的職業風險充分地展示在了所有公民面前。從某種意義上說,開槍后的風險不亞于開槍前的風險。
一、職業風險意識的含義
職業風險是指因從事一定職業而使個人面臨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等受到損毀、降低、減少的一種可能性。職業風險意識是指自然人在從事某一職業之前及過程中,基于職業的特點,對從業人員個體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等面臨損毀、降低、減少的可能性的認識程度。要討論警察的職業風險,我們可以先看幾個事例。
根據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2000)昆刑初字第515號刑事判決書,楊XX(原系昆明鐵路公安局民警)犯故意殺人罪、搶劫罪、搶劫槍支彈藥罪、盜竊罪、私藏彈藥罪,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據《南方周末》報道,楊天勇的“墮落”歷程中有過一段因初入職場工作失誤而承擔處分的時光??梢?,職業風險對從業人員職業生涯的巨大影響,有時會使個別人靈魂扭曲,仇視社會,甚至走上不歸路。
阿XXX,男,彝族,2014年被四川省涼山州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尚處于二審階段),并羈押于涼山州看守所。2015年4月27日上午9點半,阿機子發由一輛警車帶到醫院準備看病。一名警察去停車,另一名警察將阿機子發帶到醫院門口。阿機子發蹲在醫院門口作嘔吐狀。阿機子發不知用什么方法,突然將腳上的腳鐐打開了,然后迅速逃走。在場的一名民警迅速追去。但這名民警年齡有點大了,約50歲,他將鞋子都跑掉了,襪子跑爛了,但最后還是沒有追到。截至4月29日下午3點,阿機子發尚未被抓獲。[1]根據《刑法》第400條第二款,押解的兩名警察涉嫌“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這一事例也涉及職業風險。
二、校友及校友資源的含義
校友,是指先后或同時在一所學校學習、工作過的自然人組成的一個群體。被學校授予各種榮譽學位和榮譽職銜的中外各界人士,可以成為廣義的校友。校友資源,是指可供利用的因為曾經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工作過而產生的一種互幫互助的人際關系。世界上許多名校都重視校友資源,校友捐贈成為這些學校發展的一項資源。如國外的MIT,PU,CIT,NYU,Oxon,CAMB,UC-B等,國內的THU,PKU,RUC,USTC,HIT,CUPL,WHU,等等。校友與學校是緊密聯系、互相促進的,比如李彥宏、俞敏洪與北大,楊振寧、鄧稼先與清華,蘇步青、徐悲鴻、閭丘露薇與復旦,朱清時、楊元慶、王永民與中科大,錢學森、茅于軾、何祚庥與上海交大,王淦昌、金庸、史玉柱與浙江大學,等等。
在一些辦學歷史悠久的名校,有成熟的校友會,而且其活動是有大學章程做依據的。校友會對學校的發展及校友的成功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反觀各省區的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由于種種原因,校友會并不普遍,目前只有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等幾所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建立了校友會。即使建立了校友會,其組織也較為松散。
三、警察職業風險的表現及程度
作為執法人員,警察也可能面臨“施小仁而壞大義”的風險,例如,2004年1月31日至2月10日,北京市密云縣在該縣密虹公園舉辦“密云縣第二屆迎春燈展”游園活動。時任城關派出所所長的孫X、政委陳XX“體恤下屬”,擅自壓縮值勤人員、推遲上崗時間。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04年11月26日進行一審,法院認為,孫X、陳XX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對具體負責的燈展安全保衛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認真履行職責,未嚴格執行、落實上級制定的安全保衛方案,在2月5日晚沒有按規定派警力到負責安全保衛的云虹橋值勤,以致云虹橋發生游客擁擠時,現場沒有民警進行疏導,致使發生擠壓死傷事故,造成國家及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嚴重后果。兩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玩忽職守罪,且情節特別嚴重,依法應予懲處,判處三年有期徒刑。[2,3]
另一方面,因“仇官”、“仇警”而滋生的對執法一線警官、警察的“人肉搜索”,的確會使部分一線警察(官)面臨巨大的壓力,甚至面臨披露隱私、放大失誤、正常生活受影響、撤職查辦等負面后果。近年來,新出現了“大律師欺負小官僚”、“大記者欺負小警察”的現象。從表象上看,這是在行使社會監督權、新聞監督權,同時,毋庸諱言,也直接增加了執法一線公務員的職業風險?;ヂ摼W上一句“讓他火”,讓不少人膽戰心驚,導致少數一線執法人員畏首畏尾。用“口將言而囁嚅,足將進而趔趄”來形容,并不為過。
雖然司法警察(獄警、強戒警)的工作場所狹小,與社會及媒體接觸面窄,但是其職業風險與交、刑、巡、消、戶、特、邊等警種相比,并無質的區別,只有量的差別,只是風險大小、程度不同。
司法警察(獄警、強戒警)的職業風險集中在貪腐風險、瀆職風險、殉職風險、名譽風險、受罰風險等方面。
四、挖掘校友資源,增強學生職業風險意識
對于司法警官職業學院來說,校友會是松散的。因“逢進必考”的政策,校友之間的關照不夠明顯。但是,在三十年左右的建校歷史上,杰出校友不少,可作為青年學生效法的標桿。增強學生職業風險意識,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資源,邀請杰出校友回母校作報告,可以從正面傳播職業常識,讓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洞見規避職業風險的注意事項。此外,還可以舉辦事跡展,拍攝專題片。
也可以從反面入手,讓在校學生評論“落馬”校友的案例,參照借鑒“失足”校友的職業軌跡,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1983年9月,18歲的艾某某,高中畢業后考入某某省第二公安學校(后為某某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讀中專。1985年畢業,之后,進入某某監獄,成為一名獄警。2003年11月底,艾某某調任某某省第某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2006年4月27日,在某某省首屆“優秀職工”表彰大會上,他榮獲首屆某某省“優秀職工”榮譽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成為全省監獄系統第一個獲此殊榮者。艾某某與他人合撰的《我國監獄罪犯分類制度的現狀與創新》一文刊發于《中國監獄學刊》2008年第2期。但是,艾某某在監獄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貪污工程款。犯罪后因為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免予刑事處罰,2012年末由其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要認清反腐倡廉的嚴峻性與緊迫性,用發生在系統內的人和事對學生進行警示教育,增強廉潔自律意識。[4,5]
在《就業指導》、《形勢與政策》、《“三生”教育》等課程中,教師可以抽出一些時間,簡要介紹校友在職業風險方面的經驗、教訓。
《刑事法律原理與實務》授課教師在講述以下罪名時,可順便介紹職業風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單位受賄罪,介紹賄賂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隱瞞境外存款罪,私分國有資產罪,私分罰沒財物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徇私枉法罪,執行判決、裁定失職罪,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等等。
總之,職業風險意識的培養,需要“打提前量”,未雨綢繆,從學生抓起,從警?!靶S奄Y源”的利用著手。
參考文獻:
[1]財經網.四川在押死刑犯逃跑:警察鞋跑掉襪子跑爛也沒追到[DB/OL].http://news.163.com/15/0430/18/AOFK3DUK00014SEH.html,2015-4-29/2015-11-02.
[2]新京報訊.北京密云燈會踩踏事故14人受處理[DB/OL].http://news.sohu.com/2004/04/16/74/news219857492.shtml/2015-06-16.
[3]李京華.密云踩踏事故兩責任人玩忽職守被判三年[DB/OL].http://old.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404002004-11-26/2015-11-02.
[4]萬忠勇,陳迤權.艾某某:我持“彩練”當空舞[DB/OL].http://www.yn.xinhuanet.com/people/2006-07/03/content_7416140.htm/2015-11-02.
[5]紀檢監察.我院召開案例通報警示教育會[DB/OL].http://www.yncpu.net/DisplayArticle.aspx?infoID=gXqTln90nlkgVfDNuqwzZq6lYEZQLSp6nC9KVp9cumr2rrx/0I3oK9%2Bo2De9VySw,2014-12-20/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