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寧
摘要:“五步導學”是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科學的載體,通過小組展示,以問拓思,有利于獲得更有價值的信息。“五步導學”從“問題引領”到“問題解決”為教學主線,培養小組合作能力,提高教學效益。
關鍵詞:五步導學;問題;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276-02
高鐵能高速,強調的是“重聯合力”;課堂要高效,強調的是“小組合作”。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找到答案——“五步導學”能導活“小組合作”。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找到答案——“五步導學”能導活“小組合作”。
“五步導學”是從“問題引領”到“問題解決”為教學主線,以課前“問題激疑”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激發學生帶著“疑惑的問題”積極地參與課堂小組討論,促使學生主動融入科學探討,尋求新的認識,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升能力的教學。它將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有機結合。
“五步導學”包括:課前預習導學、課中合作學習、課內訓練鞏固、課堂檢測評價、課后拓展延伸五個環節。教學思路清晰,教師將教學內容、學習知識問題化,能力過程化,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潛移化。下面以七年級下冊《新生命的誕生》這課內容為例,談談“五步導學”在初中科學小組“合作學習”中的靈活運用。
一、課前預習導學
“課前預習導學”是一節新課中的“地基”環節,“地基”夯實了,課也就成功了一半。學習新課之前,用“導學案”——以問題形式提前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即“問題引領”環節。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新課,提前完成與課本交流,目標明確了,預習做足了,小組合作就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七下《新生命的誕生》這一課正是處在青春期的初一學生覺得很神秘的一課,有些教師常采用學生自學的辦法應付了事,忽視了主導作用,學習效果自然較差。而根據《課程標準》屬于必學內容,按《考試綱要》屬于a類知識考試要求。若在課前設計“導學問題”,學生就能明確學習目標,準確把握學習重點、難點。
《新生命的誕生》課前導學題:
觀察課本中男性、女性生殖系統圖你發現男性生殖系統組成器官有哪些?女性生殖系統組成器官有哪些?什么叫受精?受精的場所在哪里?受精卵要發生怎樣的變化?胚胎要植入什么部位?胚胎與母體通過怎樣進行物質交換?
把學習目標設計成“導學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預習課本,獨立完成導學題并在預習過程中提出疑難問題。這樣,有效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而且在后教(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二、課中合作學習
一節課的核心內容,即“五步導學”的重心便是“課中合作學習”環節,就是組內小展示、組間大展示、評價和反饋過程。解決“課前預習導學”階段教師設計的問題鏈和學生在先學過程中的困惑。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并推進學習目標。通過小組內部對學或群學,“兵教兵”、“兵練兵”小展示的學習方式,梳理導學案知識鏈,合作探究疑難點,歸納整理出“學習成果”。
《新生命的誕生》合作學習題:
1.比較睪丸和卵巢、輸精管和輸卵管在功能上有什么共同點?
2.把男、女兩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器官按生殖細胞產生、儲存、運輸到排出的順序排列起來。
3.從受精卵形成到最初的胚胎植入子宮內膜,大約需要六天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是從哪里來的?
4.你了解試管嬰兒嗎?試管嬰兒有什么特點?
5.寫一篇子宮日記。
教師先創設合作學習問題,小組再討論辨析、探究;通過思維碰撞和觀點磨合,達成共識完成新舊知識的鏈接,提高學習能力。
三、課內訓練鞏固
通過學生訓練,教師了解本節課是否實現了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效果。課內訓練能指導學生的行為實踐,糾正錯誤知識,鞏固、提煉科學觀點。不同形式的習題,又能達到補充、深化、擴展科學內容的目的。但習題要以中等學生為著眼點,面向全體學生。
4.女性生殖系統具有的功能是——( )
A.產生卵子
B.接受精子以及為受精卵和胚胎提供良好的發育環境
C.分泌雌性激素 D.A、B、C均是
5.受精卵開始分裂的部位是——( )
A.卵巢 B.子宮 C.陰道 D.輸卵管
6.人體胚胎發育開始于——( )
A.卵細胞產生 B.子宮內
C.精子的產生 D.受精卵的形成
7.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是——( )
A.卵巢 B.子宮 C.陰道 D.輸卵管
8.胚胎發育過程中,胎兒所需要的營養來自于——( )
A.胎兒的消化道 B.臍帶 C.羊水 D.母體
9.母愛是偉大的,母親在懷孕期間,身體負擔明顯加重,他要為胎兒提供所需的養料和氧氣,排出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母親和胎兒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 )
A.胎盤 B.腎臟 C.子宮 D.卵巢
10.一位孕婦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了14千克。這位孕婦身體各部分增重情況如右表所示。分析這個表中的數據,說說你對母親懷孕有什么新的認識?
當堂檢測題按合作小組上交,老師采用量化考核小組得分,以此累計作為評選“優秀合作小組”的重要依據。
五、課后拓展延伸
“課后拓展延伸”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的進度,訓練形式多樣化、靈活化,可以是具體的科學實踐探究活動;可以是日常生活自然現象的觀察;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相關科學資料;可以是花卉栽培;等等。
《新生命的誕生》課后拓展題:
1.結扎輸精管或輸卵管有何意義?
2.通過《新生命的誕生》這課學習,體會生命來之不易,請以“珍愛生命”為題,談談你的認識。
課后在教室內學習園地,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加強“性”教育和“珍愛生命”的德育教育。“五步導學”,注重學生參與教學的效度,有效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思維,實現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及科學素養的有效提升,也使教師的教研水平在教學實踐中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丁鋼.創新:新世紀的教育使命[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