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崴(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河南鄭州450009)
?
茶旅游發展與茶企業能力的關系分析
周崴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河南鄭州450009)
摘要:近年來,伴隨社會經濟的進步和旅游產業的發展,茶產業地區的旅游業發展迅速。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情況下,我國茶產業的經營活動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限制和影響,這一現象的發生也取決于我國茶產業發展的自身優勢和弊端。本文研究和分析我國產茶旅游發展的實際意義,探索茶旅游業與茶企業能力的發展關系,并構建合理的茶旅游發展體系,以達到茶旅游產業的實際價值和順利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茶旅游發展;茶企業能力;關系分析
目前,我國旅游業正在打開生態環境的大門,茶旅游文化在我國旅游業中占重要的地位。許多地區將傳統的茶園種植區改造成旅游觀光園,一大部分城市正在積極構建具有當地特色的茶樓和茶城,甚至一些地區推出具有傳統特色的茶文藝表演、茶樓以及銷售場所,也有一些地區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茶旅游文化節。茶旅游文化與當地企業的能力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在茶旅游文化活動中,茶旅游產業與企業能力緊密相關、相互制約,茶旅游業的推廣可以促進當地企業的經濟發展,企業能力同時也會對茶旅游文化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
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茶葉故鄉,茶葉逐漸在人們的休閑生活中占據主要的地位。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旅游業的興起,特別是將旅游業與生態相融合的新式旅游方式,在旅游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積極發揮茶產業文化在旅游發展中的作用,形成茶旅游產業互動的發展模式。例如在武夷山打造出大紅袍品牌,在游客旅游的過程中,加強對茶產品的宣傳,明顯提高了知名度。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文化形式,近年來,許多研究者也對茶旅游文化進行了更多的研究和關注,有關茶旅游文化的參考資料也在逐漸增多。大多數研究者從旅游產業的角度出發,就某一種茶地區的旅游業發展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例如,吳文浩作者從黃山的旅游發展狀況對茶旅游和企業能力的關系進行分析;曹霞作者對安徽的茶旅游文化發展現狀以及問題進行研究;林清清作者則根據國內外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并提出關于發展我國茶旅游業的措施等。可見,將我國茶產業和旅游業進行一定的融合,能夠實現我國茶旅游業的新形勢。本文將以我國某地著名旅游景點為例,以其獨特的風景奇觀與日益增長的客流量作為研究的背景,具體分析我國茶旅游文化和企業能力的實際關系。
2.1 增加茶產業的經濟收益
茶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和發展,可以通過對茶旅游資源文化性和歷史性的獨特內涵吸引來到此地的游客,從而實現茶產業的生態建設和經營銷售等目的,是促進茶產業有效發展的重要途徑。茶葉經營將貫穿于旅客的觀賞、品嘗等過程中,有利于帶動茶葉的消費、銷售途徑的增多,也將為茶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通過對傳統的種植方式加以改革,并對旅游產品進行創新和開發,可以有效拓寬茶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增加茶企業的經濟收入。
2.2 促進茶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茶文化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融合,從種植藝術、采茶藝術以及飲茶藝術都帶給人們視覺和心靈上的享受,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凄美的茶園故事、優美的采茶歌曲以及生動的采茶舞蹈等,是我國茶文化具有的鮮明特點,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文化。然而,由于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現代社會人類對茶文化的認識較為短淺,以致茶文化的傳播不夠廣泛。茶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能夠幫助游客在休閑中得到文化藝術的陶冶,從而使茶文化得到廣泛的宣傳。茶旅游資源是對我國茶文化的傳承方式之一。
2.3 滿足現代社會的旅游需求
茶葉是我國南方和丘陵地帶的經濟作物之一,一般情況下與山水相連,大多數是生長在環境優雅的地方,壯麗山河和茶園融為一體,茶園的獨特風光和當地的秀美景色相互呼應,具有獨特的價值風光。例如,安徽的“毛峰”、江西的“云霧茶”、浙江的龍井茶以及武夷山的大紅袍等,茶園種植區遠看是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讓前來的游客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令游人心曠神怡。游客在親自感受采茶、泡茶以及飲茶的過程中,進行了實踐的采摘和感受,既體驗了采茶生活,還了解到我國茶文化的相關知識。
茶企業能力與茶旅游發展是正相關的關系。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一方面能夠成為政府資金支持的對象,得到相關政府的資金支持,從而使茶旅游產業順利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有利于企業經濟規模的實現。目前,上述中的種植地區從事茶產業經營活動的有近百家,其中經營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75家,3000萬以上的企業有5家,占全國的5%。通過研究和調查發現,真正從事茶企業文化活動的并不多,茶企業自有的種植茶園面積和企業的經營規模是茶企業能力的表現形式之一,但這只是作為客觀的影響因素。而具有企業內涵的企業能力則包括管理能力以及關系能力等,這些因素雖然對茶旅游產業的決策具有一定的正面影響,但是這些影響的程度不夠明顯,由此可以看出,以上兩個因素不是影響茶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在2009年國外游客到上述舉例地區的停留時間平均可達到1.5天,在被統計的50個城市中所占比值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此地區的主要功能是供游人觀光休閑。因此,調整此地區的旅游結構,是改變此地區相關產業以及經濟快速增長的必然手段。以旅游業為發展平臺,通過一定的商業形式呈現出悠久的文化歷史,是實現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該地區的茶葉具有豐富的品種和優異的品質,是我國著名茶葉的原產地。茶產業是該地區著名的傳統生產部門,是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將該地區的茶文化和旅游業相結合,不僅可以實現茶旅游業的發展和互動,還有利于當地旅游產業的結構升級,進而達到提高產業之間關聯性的目的。近幾年來,我國茶旅游產業在旅游活動中迅速發展,筆者認為發展茶文化需要具備的條件具體如下:其一,具備一定的資源條件。在旅游文化的發展中,消費者的需求和茶旅游產業政策的不斷變化是茶旅游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居民的主要收入和放假時間是影響旅游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和休息時間的增加,可以使我國旅游業規模快速擴大,而且能夠加快我國信息產業結構的升級,目前,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狀況正在向多元化以及個性化的方向轉變,為企業旅游帶來了機遇。茶文化是茶旅游業發展的主要資源,是增添我國歷史標志性的主要元素,從旅游產業的角度出發,可以將茶文化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遺留的茶葉生物和景觀,如古茶樹等;第二,茶葉遺跡,如云南的茶馬古道等;第三,以詩歌、繪畫為載體的文化藝術;第四,茶產業文化意識和精神;第五,以茶葉為元素的文藝活動,如休閑活動以及民族節日等;其六,茶旅游文化是茶企業產品的主導,茶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意味著需要融入產品中較多的全新元素。根據這一表現來看,茶企業是茶葉產品實現價值的重要手段,也是茶旅游產業發展的決定因素。由此看來,該地區的茶旅游發展與該地區的企業能力存在一定的聯系。現代企業的管理人認為,企業能力指的是企業的決策能力、企業的管理能力以及企業與當地政府的相關能力等。茶企業能力是茶旅游發展的主要因素,不僅能夠將茶產業文化融入到茶產品的出售中,而且可以通過與當地政府和社會建立起互動的銷售網絡,形成企業、政府和社會相互合作和信任的關系形式。
本文通過對茶旅游文化發展的內部環境、外部環境以及發展動機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詳細的分析和闡述,然后根據茶旅游產業的本質,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情況下的產物和結果。作為茶旅游文化發展的基本條件,這種結果主要體現在茶旅游產業發展所需要的消費者文化和收入水平上,但是,這僅是茶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條件之一,作為最終結果的另一具體體現是茶企業自身所具備的開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地區茶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本文結合茶旅游產業和企業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驗證和分析,若這種關系成立,則需要當地政府在推動茶產業文化的基礎上開辟一條全新的道路,當地政府需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政策引導:其一,根據茶企業的發展能力來看,管理者的文化素質和當地政府的能力關系著茶旅游文化的發展和決策。目前,該地區的企業管理能力較低是導致茶旅游文化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因此,當地政府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和措施來提高茶企業的管理能力以及內部員工的職業素養,以達到吸引茶企業管理人才的目的;其二,當地政府的管理能力是反映茶旅游產業的重要途徑,此外,也可以反映出他們之間缺少一定的聯系。為了帶動該地區茶旅游產業的發展,政府部門應該與茶企業建立起互動的反饋體制,在了解茶企業文化需求的基礎上,可以針對當地政府的相關政策,推動茶旅游產業的順利發展;其三,雖然企業的種植面積和經營規模不是影響茶旅游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卻能夠帶給茶旅游產業一定的調節作用,企業能力是茶旅游產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茶企業扶持的基礎上,通過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安排和引導,可以有效提高茶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總的來說,茶旅游產業的發展在我國旅游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為茶葉的主要產地,需要積極利用自身的資源條件,在加大茶葉產量的同時,將旅游產業融入到其中,使茶產業和旅游業達到共贏的目的,這不僅是茶旅游業發展的全新思路,更是有效提高茶企業經濟實力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吳文浩,胡慶龍.茶旅游發展與茶企業能力的關系研究——來自黃山旅游的經驗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95-97.
[2]張義豐,劉春臘,譚杰,賈大猛,蘭婷婷,張偉.新時期中國茶旅一體化發展及前景分析[J].資源科學,2010(01):78-87.
[3]劉春臘,徐美,劉沛林,穆松林.中國茶產業發展與培育路徑分析[J].資源科學,2011(12):2376-2385.
[4]吳倩.茶文化綠色生態旅游發展思考[J].貴州農業科學,2011(12):275-279.
作者簡介:周崴(1979-),女,河南封丘人,本科,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