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幫靈+彭定文
【摘 要】針對模具鉗工課程及其教學現狀,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基于現代模具企業生產現場,開發模具鉗工作業教程,并探討校企合作模具鉗工課程實踐及效果。
【關鍵詞】校企合作 模具鉗工 作業標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2C-0066-02
在模具生產過程中,模具鉗工技術是一門綜合性技術,直接影響到模具的質量和模具的壽命。然而,當前各職業院校的模具鉗工課程教學情況不容樂觀。由于校內教學條件有限,教學設備不齊全、專業師資匱乏、鉗工技術落后,課程的改革舉步維艱,導致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與企業的要求距離較大。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與東莞駿易五金模具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成立“廠中校”,以學生參加模具鉗工現場學習實踐為切入點,深入研究模具鉗工崗位的工作任務、技術要求、作業規范等,形成模具鉗工作業教程,按工作項目編寫成24個作業標準,并應用來指導學生進行現場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試以該學院為例,對校企合作模具鉗工課程開發做一研究與實踐。
一、模具鉗工課程及其教學現狀分析
模具鉗工在現代模具制造過程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加工鏈上看,模具鉗工的作業基本是屬于最后的作業,如果模具鉗工不能細心地高精度地完成這一最后作業,就有可能使前面各道工序精工精度遭到破壞,最終降低模具質量和縮短模具壽命,甚至造成不能使用。盡管隨著現代數控加工技術的發展,加工精度極大的提高,使許多零件留給鉗工的加工余量極少,有的甚至沒有。但是模具的單件生產性質,現在依然沒有改變,許多隨著這一性質而來的工作和操作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模具鉗工人數將會隨著手工作業量的減少而減少,但是對模具鉗工技術水平包括精修技能、模具裝配技能、調試技能和分析能力的要求,則大幅提高。然而,當前各職業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模具鉗工課程教學情況不容樂觀,校內開設的實訓項目包括零部件的鋸削、鏨削、銼削、劃線、鉆孔、攻絲、套扣、裝配等,安排最基礎的鉗工技能訓練。制作的模具較小,而且結構簡單,與現代模具企業生產的模具差距甚遠。在教學中無法實施模具精修、模具裝配與調試等實訓項目,導致學生的鉗工技能水平無法達到“高、精”層面。
其突出的現實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課程建設定位不明確,與企業實際差距甚遠。當前區內各職業院校模具設計與制造的模具鉗工課程設置,在課程目標定位上,主要以考取模具鉗工中級證書為目標。而國家模具鉗工職業技能鑒定標準,其內容比較粗淺、陳舊,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鉗工操作上,如鋸削、銼削、鉆削等,與現代企業模具鉗工技術比較差距極大。二是實訓設備老舊單一、功能不全,無法實施現代企業模具鉗工技術。目前區內各職業院校的模具鉗工課程教學設備遠落后于企業,未能與現代企業技術要求匹配,缺少模具制造中的一些專業設備和工具,導致學習不夠系統,高精模具鉗工技能無法在校學習。三是模具鉗工教材內容與實際工作脫節,不能凸顯行業技術特點。目前模具鉗工課程教材內容陳舊,教學內容過分強調知識性、科學性、完整性,由于國家勞動鑒定中心沒有針對現代模具企業的鉗工作業標準來改革職業鑒定的內容,鉗工考證還是停留在幾十年前的舊模式,跟企業的鉗工崗位嚴重脫節。顯而易見,上述存在的現實問題,嚴重地影響了課程教學的質量,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鉗工技能,學生要勝任模具鉗工技術崗位,必須進行二次培訓。因此,必須通過校企合作,依托企業平臺,利用企業的先進工具和設備、師資和技術標準,更新教學理念、改革課程內容,開發適合現代模具企業的模具鉗工作業教程,并應用于指導學生實訓。
二、基于現代模具企業生產現場,開發模具鉗工作業教程
為了解決模具鉗工課程與企業脫節的嚴重問題,開發出優秀的實訓指導教材,我們以東莞駿易五金模具有限公司作為課程開發的基本平臺,該企業是一家技術領先的模具設計與制造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擁有一流的模具專家和能工巧匠,能為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提供便利的條件。根據模具鉗工作業的基本過程,課程的內容劃分為三大模塊,包括省模、裝配、調試。根據崗位工作的任務,制定了24個作業標準,形成了科學系統的模具鉗工作業指導書(如圖1所示)。

以下以項目“斜楔裝配作業標準”為例,對作業標準進行說明。
項目的目的是規范鑄鐵模具組裝調試作業標準化,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鑄鐵模具優質高效作業。適用范圍為制造部組試課。
內容為裝配方法,具體可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標準斜楔:(1)檢查斜楔的尺寸是否與圖紙一致,拆開彈簧看滑動塊的滑動有沒有間隙,是否順暢。(2)檢查模具本體安裝基準是否平整,加工到位及粗糙度情況、安裝高度;去除安裝面周邊利角、刀紋,將影響斜楔安裝的干涉部分去除。(3)用斜楔研配模具本體安裝面和背托面到紅丹接觸面積85%以上(見圖2)。(4)模具上壓力機配斜楔,刷紅丹調整斜楔滑動塊,使滑動塊與驅動塊接觸無硬點、偏單邊,紅丹研合率85%以上。(5)研合OK后配做銷釘孔。

第二,自制斜楔:(1)檢查斜楔的尺寸是否與圖紙一致;檢查模具本體安裝基準是否平整,加工到位及粗糙度情況、安裝高度;去除安裝面周邊利角、刀紋,將影響斜楔安裝的干涉部分去除。(2)研合導板安裝基準,裝配導板(包括普通導板、V形導板、滑塊導向壓板)(3)裝配回程機構(回位鉤、復位彈簧、止擋塊),并配做螺絲孔鎖付。(4)拆掉彈性裝置用紅丹研配滑動塊,保證上下左右無晃動且運動順暢。(5)根據斜楔座滑動塊配驅動塊位置,安裝驅動塊。(6)模具上壓力機配斜楔,刷紅丹調整斜楔滑動塊,使滑動塊與驅動塊接觸無硬點、偏單邊,紅丹研合率85%以上;確認回程有無干涉。研合OK后配做銷釘孔。
其中,常見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如下:(1)安裝高度不對:確認斜楔和加工高度,加工不到數則返工;加工過切則加整體墊片。(2)運動不順:確認導板研合情況和配合間隙,研配導板間隙和紅丹研合率。(3)回程不順:確認導板配合間隙和回程力,研配導板間隙和加大回程力。(4)動作干涉:確認干涉情況,做干涉避讓。
三、校企合作模具鉗工課程實踐及效果
以柳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在該院與東莞駿易五金模具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成立了“柳州城市職業學院駿易五金模具教學中心”,制訂了駿易訂單班教學方案,組織了2012級模具1班、2013級兩批次學生進入企業開展教學實踐,針對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教學重點,安排學生在模具鉗工崗位學習,由現場師傅一對一進行教學指導,實踐過程以《模具鉗工作業教程》為實訓指導書,嚴格執行《模具鉗工作業教程》中的24個作業標準,能更有效地指導學生在現場進行實訓,使學習過程系統化、規范化,避免安全事故,教學效果更好,對后續課程的學習起到很大的作用,為將來就業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對2012級兩個平行班級(注:2012級模具1班參加了模具鉗工企業教學實踐,2012級模具2班沒有參加過模具鉗工企業教學實踐)進行跟蹤調查,在后續課程畢業設計中,對兩個平行班級的成績進行分析,見表1所示。

從成績分析對照表中可以看出,參加過模具鉗工企業教學實踐的班級平均成績較好,多了近6分,而且良好率占20%,遠大于沒有參加過模具鉗工企業教學實踐的平行班級。
在進行后續課程畢業頂崗實習時,通過跟蹤調查,發現參加過模具鉗工企業教學實踐的學生能馬上適應企業的工作崗位,減少了以往企業培訓再上崗的時間,極大地縮短了學校畢業生與企業合格員工之間的差距。
【參考文獻】
[1]朱汝道.模具鉗工技術的重要性[J].模具制造,2010(5)
[2]張宏敏.模具鉗工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文匯,2008,上旬刊
[3]雙元制培訓機械專業實習教材委員會.模具鉗工專業技能[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4]張能武.模具鉗工技能實訓教程[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
[5]秦涵.模具鉗工實訓教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謝幫靈(1978— ),廣西昭平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模具設計與制造;彭定文(1978— ),廣西合浦人,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機械類課程教學管理及課程開發。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