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軼
(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
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發展前景思考
黃建軼
(四川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屬于政府行為。我省發展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已有12年,發展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但近年來,出現申請積極性降低的不良循環發展局面,整個無公害農產品事業發展逐漸趨于瓶頸。本文就無公害農產品發展前景提出個人的思考。
關鍵詞: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發展前景;思考
20世紀末,我國每年因為農業環境污染造成的農作物損失達150億元,農畜產品污染損失達160億元,食品安全問題首次成為熱點話題。1999年兩會代表、委員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提案、建議較往年成倍增長。2001年農業部正式啟動了“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試點,1年后在全國推行,2003年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正式實施開展。由此,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的概念誕生,它是為保障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安全而實施的政府質量安全擔保制度,屬政府行為,公益性事業。
我省對無公害農產品高度重視,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一是出臺政策扶持。緊隨“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步伐,省政府下發《關于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通知》,明確全省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的思路、目標及工作重點;隨后出臺《四川省種植業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為無公害農產品發展提供政策保障;近年來又不斷出臺《四川省綠色農業發展實施方案》、《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要求各級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擴大規模,提升效應。二是積極發展無公害產地認定。2007年率先在全國推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整體推進工作,將原來單家獨戶申報認定產地的情況,進行了徹底的改變。執行以縣級人民政府為申報主體,全縣耕地納入監測的產地認定模式。這一舉措得到極好反響,無公害產地認定面積不斷突破新高。截止2015年底,已有141個縣(市、區)開展了這項工作,認定產地378.84萬hm2,占全省耕地面積的63.2%(2014年《四川年鑒》統計全省耕地面積599.63萬hm2),另有無公害畜產品基地763個,無公害水產品基地298個。三是無公害農產品數量穩步提升。隨著產地認定面積的不斷擴展,帶動產品數量不斷穩步提升,截止2015年底,全省無公害農產品達3558個,其中種植業產品2563個,年產量1432.5萬t,畜禽產品697個,年產量152.5萬t,水產品298個,年產量20.3萬t。認證產品涵蓋蔬菜、水果、茶葉、肉、蛋、魚、蝦、蟹等,產品總數位居全國前列,西部地區第一。四是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有保障。2015年我省無公害農產品例行監測抽檢產品數309個,合格率為100%,從抽檢結果來看,無公害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2.1持續發展積極性低
無公害農產品證書有效期為3年,證書到期后有一個復查換證的過程。部分獲證主體由于自身發展情況不夠良好或受政策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持續發展的積極性不高,未形成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環發展局面,整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發展逐漸趨于瓶頸。
2.2過于注重形式審查
認證申報無公害農產品要歷經縣、地、省、部級分中心、部中心5個部門。各級花費大量時間在材料審查環節,而對申報主體實際生產狀況、質控措施、產地環境等情況掌握的信息不足,現場檢查力度不強。這種認證審查形式,難以對申報產品的質量狀況真正了解掌握,也無法對申報主體質量安全意識起到警示作用。
2.3優質優價未形成
無公害農產品雖為認證產品,但和普通農產品相比,價格上并無太大優勢。一方面,申報產品多以初級農產品為主,附加值不高,大部分產品產量低、規模小,僅限于本地銷售,沒有市場競爭意識,主體能動性較差;另一方面,市場準入制度未完善,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的優勢難以體現。
3.1明確定位
各級政府一定要再一次明確無公害農產品定位,切實認清其社會意義,它不僅是單純的農產品品牌,更是代表國家公信力和政府的安全承諾。各級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實解決機構、人員、經費等具體問題。加大政策引導,加快制定完善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的優惠政策,推薦有條件的無公害農產品包裝上市,設立銷售專柜、專區、放心店。
3.2著力長效機制建設
一是突出源頭治理。從源頭上控制農藥的潛在危害,加強農藥使用風險預警,加快淘汰高毒、高殘留、高風險農藥;二是加強現場檢查。嚴格對申報主體實施現場檢查,重點針對植保用品選購和施用、質控措施、產地環境等內容開展檢查,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堅決不予申報;三是強化證后監管。嚴格執行退出機制,加大例行監測力度,發現問題,堅決令其出局。
3.3管理重心下移
無公害農產品作為市場準入的基礎門檻,建議將其從“認證制”向“承諾制”過渡。由申報主體承諾產品質量安全達到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并出具合格的產品檢驗報告。各級地方政府結合本級例行監測,對所有“承諾”的無公害農產品開展定期、不定期抽檢,出現質量問題的立即取消其稱號并進行通報,實施寬進嚴出政策。一定程度地穩定和提高無公害農產品保有量,使無公害農產品真正成為“安全農產品”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