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皓麗
內容摘要:在教育教學發展時代中,中職生的教育教學是比較薄弱的,特別是中職語文教育教學。中職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又缺乏學習興趣,但是中職語文教學又要適應當今社會人才發展的需要,所以找出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勢在必行,要切合中職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和措施,改變現狀,提高中職語文教育教學水平,適應時代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語文 現狀與對策 語文教學
1.前言
目前,中職語文的教學比起專業課來說是屬于比較薄弱和發展緩慢的。第一,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比較低,缺乏學習興趣。第二,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高。第三,中職語文教學課程的不完善、不具體、不科學。第四,語文教學理念的落后。因為這種種原因,中職語文教學水平發展緩慢,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這里,根據中職語文在時代發展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對策。
2.中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不高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是中職生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都比較低。根據我國的專家調查研究得出,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中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都不感興趣,有大部分持有厭倦和反感的態度,只有少部分學生是對部分語文內容感興趣的。他們對于語文的概念既模糊又陌生,語文課堂上沒有激情與熱情。這種情況在近幾年越來越明顯和嚴重,遠遠達不到社會發展的要求。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幾個方面:第一,中職學校重在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忽略了對語文學科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第二,中職學校急于培養社會當前需要的實用性崗位人才,中職生也認為在語文課堂上學習不到自己將從事職業的直接知識。第三,中職學校的招生要求較低,對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沒有多大的要求,而且普遍學生入學的語文成績較低。當所有學生融入一起學習的時候,教師更多的是強調學習專業技能,而學校簡單的語文教學方案不能滿足語文的教學需求,長期下來,原本對語文有興趣的學生也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學習語文的熱情逐漸減退,教師的講授情緒相應受到學生和自身心情的影響,自然講課的熱情度也不高,調動不起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
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采取獎勵機制,對于課堂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讓他們內心對語文課產生渴望,得到滿足,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
3.教師教學的水平低,教學觀念陳舊落后
在中職學校里,學校普遍重視專業課教學,而忽視基礎學科,再加上環境的影響,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普遍落后陳舊,而且深受傳統教育教學的觀念影響與約束,大部分語文教師不愿意更新教育理念,固步自封,導致個人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文化是非常有限的,達不到實際的教學效果,學生接受的文化范圍狹窄,學習興趣也會越來越弱,老師也只能傳統注入式進行教育教學,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首先,中職學校一定要重視語文等基礎學科的教學,給基礎學科的教師提供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平臺,讓教師教學觀念及時得到更新,與社會教育事業的發展接軌。只有提高教師本身的教學水平,學生才能從教師身上學習到更多、更好、更有用的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能力,使學生在今后工作的不同的領域得到有效的運用。其次,教師要轉變新觀念,結合學生特色和專業特點,制定合理、科學、輕重有度的語文教學方案,課堂上運用多樣有效的教學方法,增強語文教學特色,提高課堂效率。
4.遵循職教規律,積極開發合理的教學方案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強調并且要遵循的主題,對于中職語文教學也一樣,把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遵循職教的原則和規律,結合中職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語文水平和專業技能。中職生是主要面向企業服務的就業人群,現在的企業對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要求學生較好的掌握與運用文體的寫作能力和知識。隨著社會的發展,用人單位的要求在逐步提高,這也間接要求了學校要加強對學生文化課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提高個人綜合素質課能力。而語文又是基礎學科中的基礎課程,所以,培養中職生的語文功底勢在必行。對此,編寫和制定適合中職生學習的語文素材和教材,建立專業化和實用性的語文知識模塊,研究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學方案刻不容緩。為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中職語文教學必須引入現代教學理念,積極發揮學生的靈活性與主動性,運用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作者單位:重慶城市建設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