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瑞,劉欣玉
(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
高職《智能儀表技術》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探索
劉瑞,劉欣玉
(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摘要:在高職專業課程教學中,項目化教學模式已成為高職教育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以工科類專業課程《智能儀表技術》為例,探索項目化教學改革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重點介紹《智能儀表技術》課程項目設計,項目的教學實施流程,并對項目化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智能儀表技術;教學改革
0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互聯網和電子產品的普及,高校課堂逐漸演變為臺上老師講得賣力乏味,臺下學生幾乎充耳不聞,而是在埋頭看手機,即所謂的低頭一族。為了解決當下這個難題,全國高校都在努力開展各種各樣的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已引入微課教學、慕課教學,項目化教學等多種形式。目前,高職已有多門課程的項目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本文針對課程《智能儀表技術》,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對本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進行探索與研究。
1《智能儀表技術》課程項目設計
《智能儀表技術》是三年制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過程控制自動化等專業的一門職業技術課程,由于高職學生的理論基礎不扎實,采用一貫的傳統理論課堂教學方式,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接受這種較復雜的理論知識比較有難度,所以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因而特別需要開發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改善現在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高職技術人才。針對本課程的特點,選擇了項目化教學。所謂項目化課程,是指以工作任務(項目)為中心,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項目化教學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由原來單純的教師課堂填鴨式教學,轉換為學生為完成某個任務而進行的自主學習。
本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改革,是針對傳統的純理論課教學進行的以項目化教學為主導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從智能儀表在自動化生產領域中的重要作用為著眼點,將本課程與相關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系統地聯系起來,設計出以項目為導向、學生在項目學習要求的基礎上學習相關知識的教學模式。
《儀器儀表技術》任務主要是介紹智能儀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構成、信號的輸入、輸出與處理,人機界面,以及儀表的使用及維護方法,并結合實際的智能儀器,簡要介紹智能儀器的初步設計方法。通過項目設計,每個項目以一個典型的應用案例為任務,圍繞任務的解決而展開教學,突出知識的應用性,讓學生先了解任務完成所需要的理論知識,然后通過實踐的方式來進行項目任務的完成,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項目的相關知識的技能,從而使學生掌握智能儀表的相關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協作能力。
根據本課程的教學任務和特點,設計5個項目教學環節,如表1所示。

表1 項目化教學環節
1.1課程內容
項目化教學具體知識內容變化不大,但是在知識的組織方式上將進行一個很大的改變,即是將純粹的理論知識介紹,轉換為一個一個的項目,將教師所講授到的知識點在一個一個的項目里體現,而通過項目化教學,將純理論知識分解為項目所需要的知識點,使學生在進行項目的過程中學習該項目所需要的知識,這樣更便于學生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識,從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1.2教學形式
由于知識的組織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在教學形式上也會跟著有很大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課堂教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而項目化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將課堂上以教師為主體的理論教學轉變為以完成項目為目標的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被動地在學習,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明顯提高,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適合于小班上課,而小班上課的優越性不言而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同時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從教學效果看,采用這種項目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會了學習和運用新知識、新技能的方法,體驗了知識技能的“邊學邊用,活學活用”的價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初步形成。學會了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2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流程
現以項目——“如何實現液位的自動控制”為例介紹項目化教學流程,按照項目的提出——理論講解——提出解決方案——討論的教學思路進行。
2.1項目的提出
問題:如何實現液位的自動控制。
例如:某化工廠生產液化天然氣,大罐中的液化天然氣的液位高度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據實際需要利用某種儀表使監控液位高度在一定的范圍內。
傳統的儀表,其設計目的一般為測量各種信號來實現對測量數據的顯示、記錄等,儀表的功能也比較單一,例如在化工、熱工及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經常用到的各種儀表,在日常生中也有水表、電表及汽車上的速度表等。也就是說這類儀表是直接把測量信號轉換成所需要的指示值,從而指示出來。但這類儀表顯然無法完成上述問題的任務。因為這個問題除了要能夠顯示液位的高度,最重要的還要完成控制任務,從而實現對液化天然氣大罐液位高度的監控。那么,就要去設計這么一種類型的儀表來完成上述任務,這就是智能儀表。
2.2智能儀表的基本知識
在以上所提出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智能儀表的相關基本知識的學習。
2.3項目的解決方案
針對提出的問題,我們需要一種監控液化天然氣大罐液位的智能儀表。如圖1即為一種監控液化天然氣大罐液位的液位智能儀表。

圖1 液位智能儀表
在課堂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可以用一個實物圖讓學生切實明白這么一類智能儀表,在了解了相關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智能儀表有一個直觀和全面的認識。避免了學生只學習理論知識,學完之后還是不知道智能儀表到底是什么。
3結語
(1)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從學校領域和模擬領域出發, 由教師自行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涵蓋一定知識內容的“基礎性項目”,探索積累“項目教學”的經驗,加強交流合作,以克服教學改革中的困難,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模式,然后再引進一些類似德國學校的綜合性強的、相對復雜一些的要求比較高的裝配“產品”。
(2)學生計劃工作和組織協調能力還較差,需多方位設置教學項目,在平時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另外,項目化教學方式不便于管理學生管理,很多工作不能在課堂上完成,而只能靠學生自覺完成,這樣以來,使得有些學生做得很好,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存在依賴心里,靠同組內其他同學完成。
(3)必須與教育教學改革相結合。項目化的教學改革是一整套的改革,隨之而來的是與之相適應的專業培養方案、課程教學計劃、課程結構和內容、教學考核評價方法,教材等。另外學校還須加強專業圖書資料和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專業工程手冊、材料手冊、“四新”專業資料、網絡、項目制作崗位建設(實訓場所的布置)等)。
(4)應有與項目化教學相適應的師資力量。現有的教師資源還比較單一,大多數還屬于從學校到學校的教師,具有綜合知識和綜合技能的師資嚴重短缺,應在平時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多能型”教師,從而推進項目化教學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Ye Tao,Chen Wei. Analysis on Project-Driven Teaching Method[A];2013教育技術與信息系統國際會議論文集[C]. 2013年.
[2]朱一輪. 智能儀器基礎[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3]蔣文. 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應用——以《網站規劃與設計》課程為例[J]. 高教論壇;2011年10期.
[4]李惠瑩. 項目化教學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
[5]徐凱. 高職院校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設計探討[J]. 現代企業教育,2013(4):46-51.
(編輯文新梅)
Exploration on the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ofthe“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Rui, LIU Xinyu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In the 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mode is a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aper, taking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is explored. Course project design,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project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mode are discussed.
Keywords: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2-0036-03
作者簡介:劉瑞(1980-),女。碩士,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氣工程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電氣儀表自動化。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院級項目(2013ZY149);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2014yjyxm29)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