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嬌妹
摘 要: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內容枯燥、一味地說教、考前死記硬背,大大磨滅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的趣味性效果。筆者認為,在授課中應用情境教學,通過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對調動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到了精妙的作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效果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83
思想品德課在初中階段屬于每學期的必修課,中考考試科目,這一應試經驗使得許多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形式上,給學生所授的內容是以基礎知識和必背概念,過度強調學生要勤記筆記,很少關注對學生的啟發教育。在這種傳統而刻板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們難免對思想品德課嗤之以鼻,他們認為這門課就是考前死記硬背,這種呆板的模式讓他們漸漸失去了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名年輕的思想品德課老師,面對這種慘淡的教學現狀,我時常在思考,怎樣才能夠改變初中生乃至初中家長對思想品德課的認識?提高他們對這門課的興趣呢?
情境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情境教學,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所學內容以及本班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和引導學生去探究。通過不斷地嘗試和實踐,我發現創設情境,如:根據教材編排小品劇;朗誦;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游戲互動等,在思想品德課堂中能迅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對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就我在這一年的教學實踐來談談我的心得。
一、巧用生活材料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課堂注意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好奇心是推動學生興趣的直接動力。要想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巧用學生身邊的生活材料引入課堂,創設情境就是一種很好的吸引學生注意的辦法。因此我平常會特別關注學生生活,盡量融入學生圈子,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課余愛好,經常隨手將他們的生活片段拍成照片或視頻。在備課時,就會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想方設法尋找和收集貼近初中生某個生活片段的生活材料,然后對其進行有效的加工制作,形成典型的合乎本節課堂內容的教學情境,這樣,在上課時情境一展開,立刻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馬上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好奇心,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從而認真聽講,潛移默化的對知識進行了深刻的長久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講八年級上冊《男生 女生》這一課前,我就在學校食堂抓拍到一組照片,反映出初中生吃飯時都是男生圍坐在一起,女生圍坐在一起,有明顯的男女生性別意識,由此引出話題讓學生討論:青春期,異性之間交往為什么有了隔閡?異性之間到底需不需要交往?事實證明,在上這一課時,當我把這些他們熟悉的場景搬進課堂,立刻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使他們立刻意識到這一節新課會很有意思,這就達到了預期的課堂效果。
二、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新課改提出要求,學生應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成為課堂的引領者、在場者。教學時,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一些有意思的活動表演,如小品劇、游戲、cosplay,使課堂從靜止到運動。孩子的天性是玩,老師能讓孩子在課堂上感受到玩樂,必定能調動學生的興奮神經,使孩子保持絕對旺盛的學習熱情。例如:在七年級上冊思想品德第二課“創建新集體”一課中,我給學生設置了一個游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本小組對班集體的祝愿用肢體動作展示出來。學生非常積極,他們有的擺成一個愛心,有的擺成力量,有的擺成笑臉,并用樸實而真誠的語言詮釋出他們對班集體的期望。我覺得這就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除此之外,平時我還經常根據不同課程內容創設其它形式的活動情境,如小品、游戲、相聲、角色扮演、朗誦等。實踐證明,創設活動情境符合初中生愛動愛表現的心理特點,能顯著增強教學效果。
三、精心設問,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能動者,具有無限的課堂潛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充分去調動學生,去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的力量,要適時創設問題情境,巧于提問,盡量激發學生主動進行思考,主動探究。還要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對生活中的現象提出自己的思考。只有這樣,老師才發揮了教書育人的思想品德課教學目的,才真正達到了我們思想品德課的最佳教學效果。
四、巧用多媒體手段,創設視聽情境
多媒體已經廣泛運用于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生動、形象和直觀,而初中生還是未成年孩子,他們的思維還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該學情,在課堂上如果能巧用多媒體,一定會事半功倍,大大增強我們的教學效果,并給老師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我知我家”這課時,在導課環節中,我用多媒體播放了兩個央視公益廣告“FAMILY”和“遲來的新衣”。使學生在具體的影像資料中,深刻體悟到了家的溫暖,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情境的創設還有很多種途徑,教師應當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自己的學生學情,創設出恰當的貼切的情境,提高教學效果。當然,在課堂中教學情境的創設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多樣性,或者為節節課有情境而刻意創設情境,情境的創設一定要很自然地符合課堂內容。
另外,我認為創設情境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情境創設應圍繞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課程目標,要傳遞正能量,使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2.要處理好教學情境創設與教學實效性的關系。恰當的教學情境創設能使課堂輕松愉悅,使教師輕松地達到教學目的;而故弄玄虛、瞎編亂造、刻意創設的教學情境,可能使學生分散注意力,反而影響教學效果。
3.教學情境的創設,應以輕松、愉快為原則,切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
4.創設游戲情境時,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安全。教室人多、桌椅多,活動空間受限,做游戲時一定要考慮到安全因素,避免學生磕碰或摔倒。
柳斌說:“情境教育的好處是把教材教活了,把孩子們教活了,把教學過程中的育人功能充分地體現了出來。”如果教師不斷探索和學習情境教學,相信一定可以改變課堂干抄筆記,考前死記硬背,考后忘光光的現象,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好的完成德育目標。新時代的思想品德課教師一定要妙用情境教學。
參考文獻:
[1]趙志卿,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2).
[2]謝八生,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2).
[3]宋秉儒,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評價探究[J].新課程(中學版),2009,(1).
[4]黃龍飛,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初中思想品德活動課教學初探[J].貴州教育, 2009,(2).
[5]張福林,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一點思考[J].新課程(中學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