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忠
摘 要:從闡述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出發,分析了當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
關鍵詞:數學問題;人力資源;實踐能力
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的基本國策,目的在于降低我國人民子女的入學門檻,減輕貧困家庭的就學負擔。小學是我們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因為此階段是我們接受文化知識正式開始和啟蒙的階段,同時這一階段的小學生性格上都比較貪玩,且多叛逆,又大部分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在性格上難免會有些嬌慣,不服老師的管教。因此,如何在小學階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品德性格和學習習慣是教師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每位家長對學校所寄予的期望。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
任何理論和文化知識的學習最終的目的都是更好地指導實踐、應用于實踐。例如我們學習化學知識,是為了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于某些產品的設計和生產等等。同樣,我們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學習數學,也是為了解決我們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現實數學計算問題。本文從三個方面分別闡述了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時代和現實意義:
1.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決策的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國家、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由此,我國提出了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同時加大了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如增加了小學和初中階段學生的營養餐,為更多的貧困家庭的學生減免學雜費;為老師提供了更多培訓和教學技能提升的機會,并進行學校間教師資源短期內的互換,使很多教學經驗和方法得以分享和交流。這不僅僅是政策上的重視,同時也在社會上營造了關注教育、關注小學生的氛圍,成為學生安心上學的保護屏障。因此,在小學階段注重對小學生的重視和培養,提高其數學問題解決的能力是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基本國策要求。
2.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必然要求
當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人的能力的發展,文化知識水平和學歷只是一方面,更加看重的是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包括道德修養和職業道德,這些在日后的工作中都是占有很大比重的。由此,我國的教育制度也正在由應試教育向實際能力的培養而轉變。各大企業和事業單位在招聘人才時,文化學歷是一方面,但會更加看重應聘者的個人能力,面試時所出的題目和考驗也越來越靈活多樣和多變,更加側重于在實際工作當中,應聘者對人、對事所持的態度及解決問題采取的規劃和具體措施。鐵飯碗的年代早已成為歷史,當今社會各行各業都面對著激烈的競爭。因此,應試教育已不能滿足當代人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學數學這門課程中,重視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學習方法掌握的培養,是對學生的未來負責,可以為其以后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基本要求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任何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只有應用于實踐才能發揮出其真正的效用,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小學數學課程同樣如此,學習這門課程就是為了解決我們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例如:統計學知識便于我們對某一大型企業或者數據庫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更好地總結經驗,指導實踐;概率論的知識有利于我們對某一項目或者規劃的各方面內容進行估計和預算,從而提高我們項目的成功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等等。這些都說明了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所產生的效果和帶來的便利。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堅持以書本理論為上的初衷,將不利于我們將數學課程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為社會培養出來的只能是不懂得變通的書呆子和老學究。
二、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現狀
在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對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還是有所欠缺的。學校和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綜合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這就是學校和老師不能真正將心思放在學生個人能力培養上的主要原因。數學,是小學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都開設的課程,因此,小學教師就要為學生以后更深、更遠的學習打下基礎。
2.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教育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因為某些傳統的、存在了很長時間的教學模式無法一時改變,這很大程度上也受地區經濟水平的約束。在我國很多地方的小學數學仍然是灌輸式、填鴨式教學,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其次是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校過多地關注學生的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以便于招攬更多的學生來學校就讀,甚至在某些發達地區出現了很多苛刻的入學條件,如本地戶口、高額的贊助費等,這些都給小學生入學設置了人為的障礙。最后是任課老師存在的問題。在現有的小學教師群體中,中老年老師所占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這些老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同時對新事物和新的教學理念的接收能力比較差或者緩慢,這就直接影響了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具體措施
1.建立健全的教育制度
國家的政策支持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根本,也只有政策上的重視和完善,才能夠為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方向和目標。國家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與小學教育相關的教育制度,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更新我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鼓勵更多的專家和學者、老師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同時,對一些不利于小學教育發展的現象進行必要的管理和制止,如學校收費不透明、亂收費的現象、學校之間的不良競爭等等。同時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我國小學數學的教材和課本,將更多新的內容和有實際意義的內容融入進去,使數學課本富有時代的氣息和特征。
2.加大對小學學校資源的投入
國家和學校還要加大對學校教育基礎設施和資源的投入,為小學生學習數學創設更多的動手操作的課程資源。以實際題目為例:學校操場長100米,從一端起到另一端每隔5米插一面紅旗,現在要改成每隔10米插一面紅旗,問可以不必拔出的小紅旗有多少面?此時,學校就要配合任課老師的需要,預備有關的道具和清理現場,將教學的場地由窄小的教室搬到寬闊的操場,讓學生自己組成小組自由活動,通過實際的操作得出最終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效果更好,也更利于小學生接受。
3.提高數學任課老師的綜合素質
要努力提高數學任課老師的綜合素質,包括教學方法、教學能力的培訓等。為老師提供更多職業培訓和外出其他學校觀摩學習的機會,同時讓任課老師學習相關的心理課程的內容,更新其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鼓勵特立獨行的老師提出自己的獨特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一切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出發,真正將心沉淀下來,傾注在學生的身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事業是一項偉大而又神圣的事業,這一事業的鑄就不僅僅是老師和學校的責任,同時也是國家、社會和我們每一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祖國的美好明天、為了社會的更好發展,教育值得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和思考,并為此不懈努力和奮斗。
參考文獻:
[1]關永雷.解決數學問題后的再思考[J].新課程:上,2011(06).
[2]李娟.新課程下的“問題教學”模式[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1(07).
[3]袁心田.新課程下培養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策略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