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教學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隨著新課程教學制度的推廣和應用,網絡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的結合,通過建立網絡化新環境為現代小學探究教學提供方便條件。本文以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為主要分析對象,分析傳統環境下探究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有效解決措施,為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整合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網絡環境 小學數學 探究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31-02
一、探究相關理念
探究其主要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是指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對問題所進行的探索和分析,并總結出相關有效解決的措施。探究能力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學生對其他學科展開學習的根本,也是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和自主創新的主要能力表現。在當前的高科技信息環境下,探究也是實現生存和發展的一種主要方式。
二、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構建
(一)網絡環境下的探究教學內容具有深度
在網絡環境下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其教學內容應當具備一定的深度。教學內容具備多樣性、教學過程具備連貫性;教學內容具備相關性、教學過程具備嚴謹性。其一,明確教學目標,應當根據新課程改革后的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為主,從不同教學內容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而實現教學目標;其二,全新的小學數學探究教學,通過網絡技術取代了以往的單一化數學符號教學方式,更好的處理了不同類型數學知識內容之間的關系,不同內容采用不同教學方式;其三,探究教學從不同角度、不同內容等方面進行考慮。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和學習相關數學理論知識,根據不同層次內容進行掌握,教學內容更具深度和廣度。
(二)網絡環境下的探究教學呈逐漸發展過程
小學課堂是所有知識的起源地,教師將相關理論內容中的探究過程經過強壓縮傳遞給學習,并讓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這也就是說,小學課堂中的探究教學,主要是對知識的壓縮和傳遞,其目的性較強,是探究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和步驟,所有知識的掌握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與此同時,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同樣也具有層次性。在實現小學教學過程中,通過由淺入深逐漸的學習過程,慢慢達到深度探究,進而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網絡環境下的探究教學是高效率的教學
網絡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探究教學是在新課程制度規定教學時間內,不但對小學數學相關知識進行了初步探究,還能夠更深層次的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和多情境教學方式相結合,以實現深度探究教學目標為根本。在網絡環境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利用相關工具自主進行探究與交流,不但學習了相關數學知識,還鍛煉和增強了相關學習能力。
三、加強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相關措施
(一)情境結合,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小學生普遍自學能力較差,但對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僅僅通過教師口頭轉述進行教學,其教學成果明顯不足,應當通過合理化利用網絡技術,來激發出學生的探究教學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時,創設與學生生活、學習相接近的情境,讓學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情境教學之中。同時,網絡多媒體是創設情境教學的最有效工具,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把現實中的一些情境搬到課堂上來,讓學生猶如身臨其境之中,激發出學生濃厚的數學知識探究興趣。
(二)分層訓練,及時調整學習內容
網絡環境具有靈活多變性,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能力等分層次進行訓練,并根據學生情況及時對學習內容進行調整。網絡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和接受能力對學習速度進行調節,這樣即能夠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學習進度發生沖突現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能力。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還能夠了解和掌握班級每位學生的小學數學學習情況,進而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三)網絡平臺,實現彼此之間交流
當前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課程,每臺計算機都配備了相應的小學數學教學課件,學生可以根據課程進度和自身掌握情況進行內容選擇,全面掌握、充分參與,自由發表其個人建議。在網絡教學環境下,學生透過網絡平臺能夠看到和了解更多的小學數學知識內容,思維變得更加開拓。與此同時,在網絡平臺上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對探究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創新能力。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教學的學習主角是學生,教師只是作為其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
參考文獻:
[1]王勤.小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反思式學習指導策略[J].教育科研論壇,2010(05).
[2]蓋欣.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探究式學習模式研究[D].延邊大學,2011.
作者簡介:
畢金瑞(1963年1月18日-),男,山東青島人,大專,現任青島黃島區瑯琊臺省級旅游度假區小學教師,中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