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著筆,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進而進一步探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設中的內在聯系。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宿舍管理;文化建設;作用
高等院校的發展對增強高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怎樣才能進一步形成育人合力,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著筆,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進而進一步探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設中的內在聯系,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據。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教中的地位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社會群體或組織用一套體系的政治觀念、思想觀點和道德規范,對其組成成員有導向、有計劃的施加精神上的影響,改進其思想政治素質,使其形成符合社會或組織所要求的思想觀念和社會活動。由于思想政治素質是人素質結構中的重要因素,其改進能促進人的主觀能動性,因而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這也是為什么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實際上,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國的教育史和教育傳統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嚴復、蔡元培等人就曾反復強調要加強學生的德育工作。新中國成立之后,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放在了高教工作的第一位,在1950年《高等學校暫行規程》在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上被通過,并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列為高教任務的第一條。此后,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又反復強調了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從實踐上來看,新中國成立之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教中地位的正確認識與我國高校人才培養乃至是整個社會的發展與安定都有著直接的聯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文化建設的作用
1.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學文化建設。大學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約束功能、激勵功能、輻射功能等,都有著很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廣大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優秀的大學文化氛圍中,會不自覺地接受其熏陶、影響和激勵。因此,通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可以突出、充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直觀、更具體、更形象。
2.加強大學文化建設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傳統的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主要局限在課堂上、教室里,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而大學的文化建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由課堂向課外延伸,具有明顯的針對性、實效性,是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3.加強大學文化建設有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創新。通過構建大學文化,從感性教育入手結合理性教育,采用以實踐和自我教育為主的方法,進行綜合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自動地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去,彌補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制性、空洞性和生硬性,增強了娛樂性、針對性和實踐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對高校宿舍管理中的影響
1.網絡環境。網絡環境是伴隨著計算機的技術發展而出現的新環境,它的原意是指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多個多媒體計算機物理上互聯,依據某種協議互相通信,實現軟、硬件及其網絡文化共享的系統。隨著手機4G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和手機網絡融合趨勢日益明顯,手機也成為網絡環境的重要工具。近年來,大學生家庭條件和宿舍條件更加優越,很多同學在寢室除了睡覺就是上網,網絡生活成為大學生業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環境也成了大學生宿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之一。從內容看,大學生宿舍中的網絡環境主要應該涵蓋信息資源、虛擬世界以及衍生的網絡文化三方面。
2.組織環境。大學生宿舍中的宿舍機構主要是指由高校宿舍管理部門(或者完全社會化的宿舍社區物業管理部門)組織起來的集宿舍管理、學生服務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體的專門機構。這個機構主要負責學生宿舍管理、教育、安全、維修規劃,對住宿學生進行遵守宿舍規章制度教育等。大學生宿舍中的學生組織主要包括在學校黨團部門指導下在宿舍內部建立的基層組織和學生社團。大學生宿舍的基層黨團組織主要按照學院、專業、年級并結合寢室分布情況劃分為支部,以寢室為單位建立黨團小組。宿舍內的大學生社團或者學生愛好小組是在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由學生按照興趣愛好自發組織的學生團體。
3.群體環境。大學生宿舍內的群體環境主要是指居住同一宿舍的大學生們在日常交往過程中,根據個人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脾氣秉性等,逐漸形成的相對比較穩固的小圈子或者小團體的基本狀況。這些群體是大學生們按自己的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交往對象的結果,沒有固定的界限和固定的人數,成員之間的交流也是自由的。為了加強學生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高校在現有校、院(系)、年級、班學生黨團組織基礎上,以寢室為單位建立了學生黨團小組,以樓層為單位建立了學生臨時黨、團支部。但是,由于學生在宿舍中擁有較大的自主選擇空間,經常會有同一幢宿舍、一個樓層、一個寢室內出現不同班級、專業、院系,同一院系、同一年級或同一班級的學生被安排在不同的宿舍、不同樓層的現象,而不同宿舍的要求高低不一、松嚴不同,沒有統一的教育管理標準,勢必會給學生組織的監督管理作用帶來困擾。并且來自不同院系、專業、年級的學生干部在具體的工作中時間很難統一,配合不夠默契,于是,那些過去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的有序、緊密的學生組織,逐漸松散和分散。相反,受利益趨動而紛紛成立的學生各種社團卻積極追求小團體利益,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使集體主義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面臨小集團利益的挑戰。在學生組織形式多樣化的進程中,一些大學生紛紛轉向這些非正式組織尋求幫助和尋找滿足。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宿舍管理和文化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引起對學生思想教育的高度認識,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敢于面對在工作中的各項重點難點,努力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錦高.高等學校學生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0.
[2]羅永劍,夏文斌.構建高校和諧校園,促進高校改革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 2014(07):36.
作者簡介:邢凱,(1987.06-),男,漢族,河南禹州人,碩士研究生,鄭州師范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