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丹伶,朱榮富,莫麗平,朱金養(玉林市衛生學校,廣西玉林537000)
?
中職醫學檢驗專業臨床檢驗課程校院一體化教學的實踐探索
龍丹伶,朱榮富,莫麗平,朱金養
(玉林市衛生學校,廣西玉林537000)
摘要:目的探索中職醫學檢驗專業臨床檢驗課程校院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本校2013級檢驗1班為實驗班,2013級檢驗2班為對照班,分別采用校院一體化模式和傳統模式進行教學,然后分析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班的理論考試、操作考核和總評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班(P<0.05);對照班和實驗班在學習興趣、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對授課內容的掌握度、對實訓安排的認可度和學習課程后的收獲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校院一體化教學模式可實現教學與崗位工作的有效接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廣泛支持與好評。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醫學檢驗專業;臨床檢驗課程;校院一體化教學
臨床檢驗是中等衛生職業教育醫學檢驗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當前,臨床檢驗教學中所講授的臨床檢驗方法大多是基礎的、經典的方法,實驗內容也主要以傳統的手工操作為主,而目前臨床檢驗工作多以現代化自動檢測儀器操作為主。針對教學落后于臨床實際這一狀況,本課題組根據臨床檢驗學的特點,以注重實用、貼近崗位為宗旨,將以學生為中心的職教理念作為引領,在我校2013級醫學檢驗專業著力探索臨床檢驗課程校院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課題組選取本校2013級檢驗1班和檢驗2班為研究對象,其中檢驗1班63人,為實驗班,檢驗2班58人,為對照班。兩個班的生源均為初中畢業生,能力基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課程于第三、第四、第五學期開課,理論教學114個學時,實踐教學138個學時。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班實施校院一體化教學。
2.1對照班
在對照班,教師主要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法進行教學,教師先在教室進行理論教學,然后在學校實訓室完成實踐教學。
2.2實驗班
在實驗班,教師根據臨床檢驗學科實用性強的特點,先將教學內容梳理歸納為三大模塊,即理論教學、基本實踐技能實訓、臨床實踐技能實訓,然后根據這三大內容實施校院一體化教學。
2.2.1理論教學理論教學在學校教室進行。教學中優化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實驗操作,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病例分析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多媒體教學。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精心制作課件,讓臨床檢驗的基本知識和原理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鮮明地展現出來,以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病例分析。教師根據本次課的教學內容,設計臨床實際問題或臨床病例,要求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運用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討論,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教師隨機抽取1~2個組的代表來匯報案例分析討論的結果,以檢驗學生掌握課堂知識及運用課堂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2基本實踐技能實訓基本實踐技能實訓在校內實訓室進行,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讓學生完成并牢固掌握基本實踐技能實訓內容,為臨床實踐技能實訓打好基礎。在實驗前學生復習實驗內容,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兩人一組,互相配合完成實驗,并寫出實驗報告。
2.2.3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學生在校內實訓室掌握基本實踐技能實訓內容后,在學校附屬醫院檢驗科進行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充分利用檢驗科現有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操作儀器的機會,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節假日全天。學生分組進行,檢驗科根據師資力量及所能容納學生人數進行合理安排,讓學生親自操作儀器,接觸臨床工作流程,熟悉各種儀器的操作規程,如學習血細胞分析儀、尿沉渣分析儀、血凝儀、白帶分析儀等臨床檢驗儀器的使用、保養、質控等。重視細胞形態學檢驗,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多看血片或骨髓片等,使學生接觸更多的細胞形態,增加學生學習臨床檢驗課程的興趣。通過臨床實踐教學,讓學生初步具備臨檢崗位的工作能力。
3.1考試成績
對照班和實驗班均采用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考評。理論考試的主要內容是臨床檢驗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分數占學生本學科總評的50%;操作考核的內容為基本實踐技能實訓和臨床實踐技能實訓,分數占學生本學科總評的50%。兩個班的考試成績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班的理論考試、操作考核和總評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班(P<0.05),這說明實驗班學生對臨床檢驗課程的知識與技能均掌握得很好,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3.2學生反響
課程學習結束后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學習興趣、教學方法、授課內容、實訓安排、學習收獲5個問題,每個問題有3個選項。共發放問卷121份,回收有效問卷12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調查結果見表2。
從問卷調查結果我們了解到,對照班和實驗班在學習興趣、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對授課內容的掌握度、對實訓安排的認可度和學習課程后的收獲方面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 0.05)。

表2 兩班學生對臨床檢驗課程學習滿意度的評價
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今人才培養的需求,需要探索以學生為中心、開放式學習的教學模式。本研究顯示,不管是考試成績還是對課程學習滿意度的評價,實驗班均明顯優于對照班(P<0.05)。研究表明,綜合運用校院一體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4.1校院一體化教學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實施校院一體化實訓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臨床工作崗位進行綜合性的技能訓練,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增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實踐性,使教學更具吸引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2校院一體化教學實現了教學與崗位工作的有效接軌
采用校院一體化教學,實現了教學資源與師資力量的優化與共享,改變了學校教學中教學內容、教學設備、教學手段等落后于臨床崗位的狀況。校院一體化教學是在接近實際的工作環境中鍛煉職業素養、溝通能力、心理素質、組織協調能力、表達能力、競爭意識等,更具有真實性與說服力[1]。同時把生物安全、工作流程、相關法律法規、新技術、新進展等內容融入實踐實訓教學中,讓學生的職業素養在臨床實踐中得以培養與提升。在對實習單位進行的調研中發現,實驗班學生的表現得到一致好評,普遍反映其動手能力較強、技術操作規范、崗位綜合能力強。校院一體化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注重手工操作與儀器自動化的融合[2],實現了教學與崗位工作的有效接軌,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3校院一體化實訓教學模式有利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校院一體化實訓教學實行“一條龍”管理,即學校臨床檢驗專業課教師和醫院檢驗科教師共同教學,學校臨床檢驗專業課教師到醫院檢驗科邊實踐邊教學,醫院派理論水平較高、表達能力較強、實踐經驗較豐富的檢驗技術人員到學校兼任臨床檢驗專業課教師,促進了“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有利于逐步完善實訓教學體系,促進了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的不斷提高。
綜上所述,實行校院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從封閉式教學轉變為開放式學習,克服了傳統教學與崗位脫節、實用性差的弊端,貼近崗位、實用性強,受到學生的廣泛支持與好評,是培養醫學檢驗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愛武.對一體化教學的認識與探索實踐[J].河南教育,2013(4):46-48.
[2]張紀云,閆曉華,董立.教、學、做一體化在臨床檢驗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5):216-218.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2-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