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媛
[摘要]法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法律知識,提高學生法律知識的應用能力,以提高法律教學質量。對高職院校中法律課程的實踐教學進行研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供廣大高職院校法律教育者參考,以提高高校法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法律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思考
當前,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高職院校法律專業招生規模日趨擴大,國家教育部門對高校法學的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法律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實踐教學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在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法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綜合應用小組合作、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具有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實踐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高職院校法律課程弊端分析
當前,在高職院校的法律課程教學中,一些教師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法律教學與社會實際脫節,即使學生掌握了扎實的法律理論知識,也不會把這些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在這樣的教學中,不但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而且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此外,有的高職院校已經開始了具有實踐性的法律課程,但大多流于形式。在很多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在一開始可能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主動參與,但由于組織不當、控制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實踐課程無法實現理想的實踐效果,難以提高學生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總而言之,在目前的高職院校法律教學中,課程實踐性還有待提高。因此,高職院校法律教師應該對課程進行改革,增強課程的實踐性,從而提高法律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二、對高職院校法律課程進行實踐性改革的重要性
實踐教學是對理論知識進行鞏固,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留下深刻印象的重要途徑;實踐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中的情景化與生活化,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法。對高職院校法律教學進行實踐性改革,不只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法律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措施。此外,當前各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斷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實踐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究,主動獲取知識。而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法律教學中,由于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獲取知識有一定的被動性,實踐能力不高。由此可見,對高職院校法律教學進行實踐性改革勢在必行,高職法律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組織實踐活動,提高學生法律知識應用能力,使高職院校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高職院校法律課程實踐性改革的措施
1.科學設置實踐課程
在高職法律教學中,實踐課程的設置關系到整個實踐教學的效果。因此,高校法律教師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目標,設置出合理的實踐課程。首先,在課程初始,不宜給學生設置較難的實踐課程。應該循序漸進,為學生更深層次的實踐學生打好基礎,不能急于求成。其次,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后,教師應該開始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適當增加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大量實踐活動中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法律職業人才必備的素質。最后,實踐課程的設置不能局限于學校,在學生掌握了相應的法律理論知識,參加了一定數量的實踐活動之后,應該組織學生到律師事務所、法院、檢察院等地方實習,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當前社會上的法律問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
2.注重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方法,與高職院校法律實踐教學有一致性。因此,高職院校法律教師應該把情景教學法引入到高職院校法律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參與法律實踐教學活動的興趣,提高法律教學活動中的學生參與度,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法律教學效率。比如,學習完某一個法律知識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法庭審理案件的程序進行模擬,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整個訴訟過程中,讓學生所學的法律知識有“用武之地”。通過審判相關的案件,不但能夠讓學生對司法程序、司法角色和法庭審判規則有明確的認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掌握審判技巧,積累實踐經驗。總之,在高職院校法律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夠促進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幫助學生把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用的法律技巧。
3.注重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案例教學法不僅符合法學的實踐性特點,而且還能有效增強教學活動的實踐性,讓法學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在高職院校的法律教學中,教師應用相應的案例向學生講解法律知識或者法律條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識,提高學生應用法律知識對相關案例進行分析的能力。首先,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選擇具有實際性、代表性、與相關知識相符性及當前法律框架中的案例。這類案例經過了訴訟的過程,材料完整,能夠把案件完整再現給學生,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法律知識的應用過程。其次,為了解釋相關的法律規定,教師需要為學生選擇一些典型性的案例,把現在最熱門的案件應用到法律課堂中,讓法律知識能夠與現代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最后,案例應該有一定的難度。這里的難度指的是案件的疑難度,這些疑難案件包含著多個方面的法律知識,不僅能夠加強學生法律知識的聯系性,而且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法律思維。此外,在對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給學生分析案例,而應該讓學生參與到案例分析的活動中,讓學生自主對案例進行分析。比如,在選擇了一個案例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對案例進行分析,并自主總結出其中的法律知識。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應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4.注重對實踐教學活動的點評
在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結束后,教學還未真正結束,教師還要對學生對案例的分析過程、分析結果等進行評價和總結,把相關實踐活動中包含的法律知識總結出來,做到“有始有終”。在組織學生進行法庭模擬與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觀察學生的模擬過程,并在結束后做出合理的點評,及時發現學生在實踐中應用法律知識時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指正進而補充,以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在點評時,教師的語言應該以鼓勵性為主,不斷鼓勵學生針對某一個法律問題提出自己的獨特的看法。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模擬后學生的“宣判”結果上,應該充分重視實踐過程中學生的不同想法和不同思維模式,培養學生創新性的法律思維,進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當今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高職院校也隨之擴大法律專業的招生規模。但從目前的法律課程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這不利于提高法學教學的有效性,難以培養出合格的法律人才。因此,高校法學教師應該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把實踐教學滲透到法律課程中,并對法律課程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進而提高法學專業培養人才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席穎.高職院校法律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研究[J].華章,2014,6(18):252-253.
[2]饒雷際,任丹紅.課程型模擬法庭在法科實踐教學的應用[J].前沿,2013,7(15):63-65.
[3]郭建華.高職法律事務專業實踐教學形式及原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3,2(29):159-161.
[4]文川.高職院校法律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15,13(02):37-39.
(責任編輯 陳始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