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楨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國民的文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多元文化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能夠豐富小學生的音樂知識,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結合多元文化的理念,研究了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具體建議,以期能夠為廣大的小學音樂老師提供一些理論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多元文化;滲透與運用
現代社會許多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多元文化。而音樂文化由于其活躍性和獨特性,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歡。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是發展文化多樣性的一個重要手段和傳播載體。在實際教學中,對音樂教學結構進行優化和重組,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滲透多元文化,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音樂素養。因此,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元文化的滲透進行深入探究十分必要。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的著眼點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越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層出不窮。在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下,必然要求各種不同的文化服務于社會的發展,這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性,也就是復雜社會背景下的多元文化。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能夠進一步提升、培養和加強小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知和把握能力,讓小學生深切體會到不同社會背景下衍生出來的音樂在表現形式和表現意義方面大不相同,也有助于小學生更好地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學會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和不同種族的文化。從實踐層面來講,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要確保教學目標的多樣性,激發和培養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和感知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增強小學生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使之學會尊重多元文化。其次,要確保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融匯和拓展現有的音樂教學資源,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在弘揚本土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增加其他不同背景下的音樂文化,實現多元文化的有效滲透。最后,要確保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綜合素養。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存在的問題
(一)沿襲傳統教學模式,對多元文化認知不夠
目前,我國許多小學的音樂教學仍然沿襲傳統教學模式,即音樂教師教唱一句,學生就跟唱一句,學生從中只學會了模仿,并不能理解音樂的意義,也難以提高音樂演唱技能和音樂欣賞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音樂教師對多元文化的認知不足。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更多的是簡單地開展歌曲教學,而對于歌曲創作環境以及創作背景的教授很少涉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音樂學習受到限制,缺乏學習興趣和創新思維,音樂知識得不到拓展和延伸,多元文化在音樂課堂上得不到有效滲透,音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
(二)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
多樣性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而許多音樂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往往忽略了這一特點,對教材內容挖掘得不夠深入。例如,在學習民謠歌曲《鳳陽花鼓》時,教師如果不去了解該民謠歌曲的創作背景,只是一味按照教材內容教唱歌曲,那么要想唱出鄂皖豫小曲那種特有的音調是十分困難的,學生也無法品出民謠的韻味,無法領會民謠的美。
音樂教學中,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教師對教學工具的使用上,只有充分利用好教學工具才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例如,在學習江南小曲《茉莉花》時,教師如果簡單地采用教師教唱、學生跟唱的方式進行教學,而不選用適當的樂器演奏歌曲,那么就無法表現出歌曲的魅力,學生也無法從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領會到歌曲的美妙。
(三)音樂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不高
新時期的音樂教學要求教師集專業素養、教學技能于一身。音樂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直接影響多元文化的滲透和落實。就當前我國音樂教師隊伍的結構來看,許多音樂教師的專業知識還比較單一,專業素養還不是很高,尤其是對民族音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整個教師隊伍的多元文化素養有待提高。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的策略
(一)強化音樂教師對多元文化理念的認知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要想積極滲透多元文化,首先應加強音樂教師對多元文化理念的認知。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參與者,也是音樂文化的直接傳播者。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要求教師克服文化觀念、民族觀念以及區域觀念上的狹隘思想,認識到文化是沒有國界的,音樂也是如此,音樂不應受到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優秀的音樂作品應該得到廣泛傳播和學習。“一元論”在我國的音樂教學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實際教學中一些音樂教師過于重視音樂技巧,而忽略文化內涵,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非常不利于音樂教學的深入開展。音樂教師要保持博大的胸懷和積極的教學態度,對外來的音樂文化要同等看待,要將多元文化理念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養成積極滲透多元文化的教學習慣,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音樂教育。
(二)對音樂教師進行多元文化知識培訓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樂教師要具有相當的文化知識,除了要充分了解本土的音樂文化以外,還要對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和學習。對本土音樂和外來音樂要多聆聽、多思考,同時,還要增強自身在多元文化知識方面的學習力度,積極參加一些專業培訓,提升和豐富自身的音樂素養。例如,在對教材中的“上學”主題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融入踢踏文化,表達學生上學時愉快的心情,以此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三)在教學導入環節中滲透多元文化
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由于處于性格多動的年齡段,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到音樂學習中,因此教學導入環節教師應著力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多元文化進一步激發他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歌曲《七個小兄弟》時,為了讓學生熟悉d、r、m、f、s、l、t這些音階,教師可以將導入環節設計為:①播放該歌曲的音樂,讓小學生跟著音樂節奏一起打節拍。②向學生提問: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里,同學們最喜歡哪個人物呢?③教師聽過部分學生的回答以后,告訴學生,在音樂世界里也有七個小矮人,它們就是今天要學習的d、r、m、f、s、l、t。最后再打開多媒體課件開展后續教學活動。
(四)在課堂活動環節滲透多元文化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欣賞美好的音樂。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能過于單一,要結合教材內容,針對音樂歌曲的不同特點設計教案,充分結合音樂教學工具,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歌曲《兩只小象》時,音樂教師可以先播放音樂《火車開了》,再展示利用多媒體制作的大象媽媽帶著兩只小象參加動物音樂會的視頻課件,然后從課件中抽出一些節奏卡片,用“X-/X-/”表示大象媽媽腳步的節奏,用“XX/XX/和XXXX/XXXX/”分別表示兩只小象腳步的節奏。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引領小學生對節奏進行具體學習和辨別,在此基礎上可就大象的生活習慣等知識進行拓展,滲透多元文化,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目前,在我國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還存在許多問題,但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首先,應提高音樂教師對多元文化理念的認知,對其進行多元文化知識的培訓,其次,革新教學方法,在教學導入環節和課堂活動環節積極滲透多元文化,充分發揮多元文化對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使我們的音樂教學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1]馬小硤.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與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10):116-117.
[2]郭欣艷.分析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3,(35):163.
[3]戴媛媛.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8):94.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