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銳
[摘要]在職業院校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職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既能夠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又能夠增強職業院校對學生技能的培養,使雙方都能夠明確自己的目的,實現互利互贏。這種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既可以使企業縮短員工的培訓時間,降低企業對人才的培養成本,又能夠間接地增加企業的利潤。而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既使得校內的教學設備得以補充,又可以使實訓場地得以擴充,達到緩解職業院校實訓場地緊張的目的。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了自己的能力目標。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質就是把企業、職業院校、學生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為他們搭建一個共同的平臺,使他們都能夠滿足自己的目的,達到大家互利共贏的局面。
[關鍵詞]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資源共享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日漸提高,相關支持和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也在陸續出臺并得以完善。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也十分鼓勵和支持校企合作的發展,諸多的職業院校也在努力與適合本校學生發展的企業取得聯系,通過溝通與交往,達成共識。特別是在最近的幾年間,校企合作憑借著獨特的教育模式,正在飛速發展。正是由于諸多學校與企業攜手取得共贏事例的涌現,校企合作模式才被社會和大家所看好,這種模式已經在社會發展和人才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為職業院校的學生就業提供了一條綠色通道。現對其加以簡要的剖析。
1關于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是在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的一種合作方式,它以市場和社會人才培養需求為目的,通過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共同來完成人才的培養,并且它是一種很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法。同時,這種做法也能夠增強職業院校的辦學活力,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素質,讓他們更好地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
校企合作的方式,從聯合辦學的角度來看,主要有企業在學校中的訂單式人才培養、企業創辦自己的學校、學校開辦自己相關專業的企業、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等幾種方式。對于授課的師資隊伍來說,職業院校的實訓教師到企業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企業的技術人員到高校中兼任教師,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對于企業辦學,就是企業通過創辦與本企業專業相關的學校,為企業培養未來的人才。在企業創辦的高職教育里,學校只是企業里的一部分,真正的辦學主體是企業。這一點也使得在最近的幾年里涌現出了一大批民辦的職業院校,它們的出現為社會人才的培養創造出了良好的環境。因此,學校必須與企業換位思考,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按需求為其培養人才。企業要向高校及時、準確地發布用人需求和工作信息,通過經常溝通,營造和諧的校企合作氛圍,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完成。通過溝通,雙方還可以實現人才資源的共享,做到互相幫助,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在國有大型企業中,特別適合這種模式。比如北方的中國一汽集團與長春一汽高專合作等事例。
訂單培養與校企合作模式,各有優勢。通過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強強聯合,雙方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合作伙伴,增加各自生產和工作的空間。訂單培養與校企合作模式,也是因為有些企業根據企業未來的發展需要,在早期有計劃地選擇一些學生進行人才儲備。這樣,日后就可以充分發揮學校、企業的優勢。對于用人單位來講,盡早把本企業中的文化和崗位需求灌輸到將來的員工思想中,可以增強員工的企業意識,同時也能夠保證未來幾年本企業工作人員的充足,增加企業的活力。對于職業院校來講,可以通過這種模式保證訂單培養學生的就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校的就業壓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采用“訂單”式培養的學生,經過專門的訓練,能夠讓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幫助其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使其專業技能水平更加扎實,從而增強其在未來就業的自信心。
2校企合作特有的優勢
第一,它可以把企業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企業是理論基礎與技能操作二者有機結合的完美平臺,擁有眾多從事過一線生產的優秀人才,并且具有設備和生產設施上的優勢。企業還可以輕松地提供大面積的、優質生產實習場地。而這些條件,即使一些職業院校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也不一定達到企業的實訓條件。伴隨著校企合作的進一步深入,學生可以在生產實踐中驗證諸多書本上的理論內容。如果這些學生在短時間內得到就業,那么他們將會利用這段時間在企業里的生產實習經驗和學到的技能,為自己和社會帶來財富。
第二,職業院校也會把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學校重視理論知識的培養,學生的素質培養和技能培養。隨著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入與加強,一些新的實用型的知識技能走入課堂,這可以使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在得到驗證的同時并加以升華。這也可以促進職業院校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學活動中,為日后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職人才。
第三,企業和職業院校取得共贏。雖然企業在培養高職學生的時候付出了成本,但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企業獲得的利益將更加豐厚。通過三年左右有計劃的人才培養,一批熟練的技術人才從校園走向企業,這將為企業在人員的崗前培訓方面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財力。而且這些專門培養出來的技術人才,懂技術、有文化、有素養,可以很快、很好地去適應工作崗位。同時,學校也會在合作過程中獲利。學校通過企業提供的實訓場地和生產設備,彌補自身實訓設備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積累經驗,擴大與企業的聯合辦學及合作模式,提高自己在社會的認知度,被更多的家長和學生認可。
3校企合作模式需改善之處
近幾年,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大量成功的事例也大量涌現。他們在獲得實惠的同時,深入思索,不斷推動校企合作模式更新,并加以完善。但是,當前校企合作模式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方面,校企合作的相關政策還不太完善,沒有確立完整有效的保障制度,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沒有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希望教育及企業的主管部門能夠為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搭建橋梁,當合作遇到困難時為他們鋪平道路。此外,上級主管部門對校企合作模式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也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有些企業對校企合作模式了解不多,意愿不強。
另一方面,在就業市場中,人才競爭非常激烈,技能人才過于飽和,有些企業覺得不實行校企合作也能從就業市場獲得自己所需的人才,這就使企業對校企合作缺乏主動性。不僅如此,這也使企業缺乏對人才培養的主動性。如果過分強調學校在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就會忽視人才培養過程。如果時間長了,這種只看重使用人才,輕視人才培養的思想會導致人才培養數量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要。職業院校雖然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思想認識比較到位,但是缺乏主動尋求與企業合作的力度,與之合作的高層次的企業比較少,這就對一些高質量的就業造成困難。
4結論
校企合作任重道遠。看問題具有發展眼光的企業單位和職業院校,都十分重視自己員工與學生在素質方面的培養,他們更熱衷于校企合作模式。我國的政府和職能部門要盡快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促進校企合作的大力發展。同時在政府的宏觀引導下,調動雙方的積極性,通過政策傾斜、獎勵和宣傳等方式,給予雙方大力的支持。使他們加強合作,互相支持,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共贏局面。
參考文獻:
[1]劉景光,王波濤.當前國內外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構建研究述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9).
[2]郭曉霞.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1(11).
[3]李銜.關于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