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輝 周曉光 方亮 林鋼
[摘要]文章主要以校企合作為基礎,提出了“一個目標、兩條主線、三個階段、四個平臺”的物流工程專業建設思路,并結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適合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的一體化課程體系,對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化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校企合作;CDIO;課程體系;專業建設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37
1引言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的復合型、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優化發展環境、帶動產業升級、降低流通成本、普遍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增強城市綜合服務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互聯網+”時代的新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是指把電子商務應用和快遞物流各環節相結合,既熟悉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的理論知識,又通曉現代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信息技術;既掌握電子商務網站構建、維護、管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又具備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系統的分析、設計、實現、評價技能的綜合應用型人才。新型電子商務物流人才培養,亟須改革物流專業現有課程體系設計,探索校企協同合作培養機制,強化電子商務物流實踐教學環節,強調專業教學與實訓操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滿足未來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公司的人才需求。
2人才培養現狀
我們對全國80所開設物流工程專業的高校的培養目標和開設課程進行了調查分析。各高校培養目標情況如圖1所示。
專業課程調查發現:課程設置重復、交叉多的占3775%;課程設置沒有特色,同質化的占3179%,各高校物流工程專業的培養方向基本相似,開設課程同質化嚴重。可見,我國現代工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學科知識為核心,雖已形成了一套以學科為導向的課程體系,但也忽略了以能力培養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為目的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文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北京郵電大學(下簡稱我校)物流工程專業的總體建設思路。
3專業建設思路
本專業以滿足電商物流人才需求為導向,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培養具有物流系統規劃分析與設計,物流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目前,校企合作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但合作方式大多停留在研究項目和企業實習階段,教育教學合作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穩定性和持續性,合作成效參差不齊,存在諸多問題。這就要求高校改變現有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機制,讓企業參與教育教學,明確能力要求,滿足企業需求,實現校企無縫對接。
因此,本專業提出了“一個目標、兩條主線、三個階段、四個平臺”的專業建設思路。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建立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聯合開發實訓平臺和教學內容并建立物流實踐基地,緊緊圍繞規劃類和信息類兩條課程群建設主線,開展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階段的教育教學活動,從而實現電商物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我校物流工程專業建設思路如圖2所示。
本專業經過多年的校企合作實踐,結合CDIO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建立了一體化的課程教學體系。
4CDIO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作為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它不僅注重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之間的關系,還注重個人綜合能力,終身學習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的培養,具有詳細且合理的培養目標,對我國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CDIO的教育理念是通過構建一個“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行(operate)”的工程教育環境,培養學生的系統工程技術能力,以及較強的自學能力、組織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以培養能力為主線的CDIO模式,提出了12條標準,直接參照工業界需求而定的這些標準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其中一體化的課程設計就是CDIO教學模式中的重要標準之一。以往各門課程都是根據學科內容各自獨立設置,課程間缺乏必要的關聯性,學生在學習后仍不知如何應用于實踐活動當中。
因此,本專業打破課程之間的獨立性,以項目為依托,以能力為導向建立課程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并設置了一、二、三級項目,共同支撐專業培養目標。其中一級項目是包括所有核心能力的綜合素質培養;二級項目是基于一組課程的核心能力培養;三級項目是單門核心課程的設計,基于CDIO理念的一體化課程體系魚骨圖如圖3所示。
5結論
基于CDIO一體化的課程體系設置標準,目標明確,結構合理,能力突出,使各知識模塊更加緊湊且互為支撐,真正體現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校企合作是高校進行教學改革的有利支撐,本文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基于CDIO理念構建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具體表現。通過此次改革,高校培養出了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降低了企業人才培養的成本;高校促進了教學體系改革,明確了培養方向,創新并完善了教學內容,從而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牛換霞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讀:課程論的視角[J].現代教育科學,2010(6).
[2]宋星月基于校企融合的CDIO集成化課程設置研究[J].軟件工程師,2014(10):7-8
[3]沙晨明,張淑麗,劉勝輝基于校企合作模式CDIO集成化課程設置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3,15(2):123-125
[4]董洋溢,崔巖,張淑麗,等基于CDIO模式的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