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艷玲
【摘要】數學來自于現實生活,又服務于現實生活。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取除了課堂教學這個途徑外,還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得到。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結合,要提倡生活化教學,要把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生活經驗、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中感悟、理解數學知識,并且逐漸學會發現、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正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關鍵詞】高中數學 生活化教學 素質教育 高效課堂
將生活化教學方法融入到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能夠為學生學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貼近生活的場景中更好地學習知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方式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凸顯高中數學的價值所在,提高教師呃教學水平和效率。
一、數學問題生活化,創建生活場景
為了能夠在數學課堂上充分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其學習的興趣,使其主動地融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教師應當首先做到將數學問題實現生活化,從而創設和學生平時生活緊密聯系的場景。我們不難發現,現實生活當中的科學知識是處處存在的,我們可以說,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已經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這為其學習活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基于此,教師完全可以創設相關的生活情境,使其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將生活中的場景展現在課堂當中,學生將能夠較好地把握相關的知識。譬如說教師在講授關于函數的知識的時候,就可以在課堂上導入一個生活化的場景,讓學生來猜價格,教師可以拿出一件商品,讓學生在1元到50元之間猜,如果學生猜是25元,那么教師再讓學生在1元到24元之間猜,以此類推,直到學生猜出價格為止。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種猜價格的方法和函數的零點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之處。如此一來,生活化的情景就能夠很容易地幫助學生進入新的課程當中,充分調動起其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充分發揮課本中的背景材料應有的作用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數學》在每一章的開始都給出了本章內容的背景材料.在每章開始的例題選擇上,很多都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但有些老師會認為本章內容還沒有學習,章前的實際問題還沒法解決而忽略這些難得的素材,直接進行教學.最后至多把例題當作一道應用題來解決,這種處理方法包含著許多應試的成分,使例題失去了應有的價值.數學是高度抽象的學科,但是數學源于現實世界的生產生活.因此我認為正確的方法是學習本章內容之前讓學生認真閱讀背景材料,帶著疑問學習本章內容,使學習有了目標和意義,不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學習.
三、教師要更新觀念,使數學生活化教學落到實處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也要經歷以下過程:生活問題??數學問題??數學模型??解釋與應用.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而且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因此“生活化”與“數學化”的結合,要選擇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生活化情境,尤其是要尋找適合學生的、能體現數學知識生活原型的學習材料,避免人工化和虛幻化傾向.教學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熱點,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能解決學生思想中的問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學生對這樣的課才會感興趣.我們常說數學在生活中,但生活卻不全是數學,數學與生活還是有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生活是感性的、具體的,數學卻是理性的、抽象的.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只有在被抽象成數學符號時,才可能被稱之為數學.在倡導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的今天,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數學與生活的區別.不認識到這種區別,學習計劃,一味把數學生活化,一定程度上會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也會影響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的正確認識.為此,我們應當注意防止用“生活味”去完全取代數學課所應該有的“數學味”.
四、在數學應用中回歸生活
盡管數學知識始終以一種靜態的姿勢存在,并且它存在于學生腦海中的表現是極其短暫的,學生踏出校門之后就很可能會完全忘掉,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數學精神和數學思想以及數學研究方法能夠讓學生永遠銘記在心,對其未來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對于高中數學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涵蓋了一定層次的理性思考,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夠擴展開來。高中數學教師要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使得學生領悟數學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的道理,無論數學教學的內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它始終是圍繞著數學應用展開的,希望學生能夠在學習數學的過程的當中學會用一種理性的眼光來看待世界,用靈活的思維來分析問題,以至于在未來的工作當中能夠利用數學知識去處理工作。最終,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學的數學知識,又將數學知識反作用于生活中,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有所用,學有所為”的樂趣,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數學思想引申為數學素質。
五、數學課后的生活化復習
伴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和互聯網已經走入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在信息技術的輔助性作用之下,教師可以將數學課堂當中的重點和難點整理出來,然后建立一個相應的學習的題庫,并做好試題內容的分類和歸納,學生在復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試題。學校也可以將其納入到校園網當中,學生可以進入其中下載資料,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數學信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課后復習活動,還能夠學會利用生活當中的工具進行學習,對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是極其有利的。
總之,針對高中數學教學當中如何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具體的分析探討可以得知,在教課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使得生活化的場景能夠較為自然地被應用到課堂當中。此外,數學教師之間也要不斷加強交流和學習,使得更多的創新觀念能夠融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促進學生實現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應利微.新課標下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J].考試周刊. 2012(24).
[2]段忠云.數學教學生活化淺議[J]. 現代教育科學.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