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阿日木扎
摘 要:追求高效課堂教學是新課程理念的核心內容。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既要有扎實的專業素質,又要善于研究教學、教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從進一步完善教學環節入手,實施情感激勵和方法指導,從而真正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新課程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119-0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激發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由此可見,構建高效的初中體育課堂應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的方法指導與情感教育,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體育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學生思想教育,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與文化課相比,體育由于種種原因得不到社會、學校、家長的重視,這些因素直接就影響到學生平時上課之中時常會有逃課、散漫等不良現象的出現。此時必須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教育學生端正對體育課的認識,讓學生懂得參加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必要性,并且在平時上課時養成課前、課后集合報數的習慣。對學生上課時的表現要有一個詳細記錄,及時懲罰無故曠課和表現不好的同學,必要時找極個別體育后進生談話、交心,了解學生的思想,并及時制定方針進行改進。
二、課前進行充分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體育課的特點就是其實踐性強。一節體育課經常出現多種隊伍調動,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成為影響體育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所謂“有效調動”是指教師為了講解、學生練習的需要,強調路線短、時間短,極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率。為了能做到這一點,要求我們體育老師課前要有充分的備課,設計合理,空間感和臨場反應能力要強。“無效調動”則是指教師指揮不明,路線不明,費時費力,且不能為講解、示范服務。教師在課前要充分考慮一節課的上課順序及有可能出現的細節問題,盡量減少時間的不必要浪費。我們上課的時間大部分為每節課45分鐘,如果在隊伍調動這塊浪費過多的時間,那么學生的練習時間就會減少。因此體育課的課前備課非常重要,要充分考慮教學與組織順序,同時強調調動隊伍的簡約性。
三、重視學生養成教育,增強課堂時間觀念
習慣是養成的。我們在上體育課的時候也是一樣的,特別是我們體育課的教學常規,大部分由集合、報告人數、宣布課的內容、安排見習生、慢跑熱身或游戲熱身、徒手操等組成,這些部分我們每次上體育課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時間為5-10分鐘。在這里最少可以節省2-3分鐘,教師只要以身作則,不遲到,及時整隊,避免不必要的提問時間,帶領學生上好頭幾節課,學生就會習慣這種方式,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同時由于很多時候體育課都需要一個課后總結、回收器材的時間,教師可以課前讓體育班長安排每次的器材回收人員,從這些細節中教育我們的學生養成節省時間的習慣,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四、優化體育教學手段,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新課程強調,教學目標統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此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方面,我們要講究實效性,同時在上課時要針對教學對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初中必修項目——短跑,學生在練習短跑時,教師反復強調沉肩、擺臂幅度盡量大、大臂帶動小臂同時髖關節打開、步幅盡量大、頻率加快,教師僅僅是做幾個示范動作,學生沒有一個完整的動作印象和感覺,教學效果很不理想。若教師改為分解與完整示范相結合(加速跑30米)或配合錄像教學,效果一定非常明顯;若條件不好的地方可以找一到兩名動作優美者做一個幾十米的完整示范,學生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直觀映像,就容易掌握動作、提高質量。
五、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游戲教學寓教于樂
體育課教學中有許多教學方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落腳于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我們可以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游戲法教學、比賽競爭法教學、差別法教學等。而實踐證明,學生非常喜歡游戲法教學,因此教師可以把體育教學和游戲相結合,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六、競賽游戲多樣化
學生的好勝性較強,都喜歡比高低,不管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都對比賽和游戲感興趣。我曾對兩個初一年級的班級做這樣的實驗對比:甲班安排慢跑后做徒手操,然后,讓學生進行球類活動,有籃球、排球等。有的學生活動幾分鐘后就坐下來休息了,有的甚至坐到一邊乘涼去了。至于乙班,我從開始集合整隊完畢后,就開始進行“漁夫捕魚”的游戲,雖然開始組織時有點亂,但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也集中了,從效果上看,明顯要比甲班好。所以在一些紀律比較差的班級,對一些鍛煉目的性不明確,自覺性不高的學生,要運用競賽游戲來刺激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先把興趣激發起來,然后運用興趣遷移規律,組織學生學習鍛煉。決不能一上課就是隊列操。做不好,一做就是十幾分鐘“玩耍”中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甚至二十幾分鐘,學生一個個愁容滿面,一點積極性也沒有。
總之,構建高效的體育課堂是新課程理念下實現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作為初中體育教師,應從學科特點和學生特點出發,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大膽嘗試和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時間觀念。只有這樣,才能開創體育教學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張寶滿 論新課標初中體育教學方法改革.《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年,第1期。
[2] 鐘 春 有趣才能有為——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吉林教育:高教》,2011年,第11期。
[3] 沙 蕾 探析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實效性提高策略.《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