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軍
摘 要:充分利用喜聞樂見的現象、素材及學生易于掌握的生活常識導入教學內容,讓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學習數學,不但能誘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由實踐的能力。
關鍵詞:聯系生活;素材選擇;教學成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9-350-01
教學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55—56頁《條形統計圖》(教學案例)
準備材料:4開白紙8張,彩筆一盒。
現狀分析:
我是一位青年教師。近幾年來擔任中高年級數學教學,在工作中能認真學習、刻苦鉆研、主動探索、積極嘗試和使用參與式教學,努力創建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利用喜聞樂見的現象、素材及學生易于掌握的生活常識導入教學內容,讓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學習數學,不但誘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自由實踐的能力。
今年所帶的班級(實驗班--是從原五年級抽出的學困生、問題生)學生不但基礎差,而且學習及生活習慣也差,上課如果生搬硬套教材內容去引導學習,往往上是事倍功半,如果立足現狀,走進學生生活實際,以學生生活中的實例為主線進行教學,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條形統計圖》。此前學生已學習了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及簡單條形統計圖的制作,具有一定的統計基礎,所以本節課只教學生制作、分析條形統計圖。
教學片段:(一)
談話引題 收集數據 制作圖表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今天我來看看同學們是否還記著。
生:好。
師:請焦李剛同學說說你們家近幾年的花椒收入情況,請焦通通同學在黑板上列表記錄。(焦通通同學在黑板前做好記錄準備)
焦李剛同學說:2003年收入3500元,2004年由于受四月份嚴重霜凍影響收入僅僅500元,2005年收入4500元,2006年收入6500元,2007年由于受病蟲害影響收入3500元,2008年收入9600元。
師:同學們發現的問題真不少,但還有一種圖叫條形統計圖,更能鮮明清楚地看出數據的增減變化情況,也是一種常用的統計圖,今天我們來學習它的制作方法。
條形統計圖是由兩條互相垂直且東北指向射線組成,(邊說邊畫圖)橫線上的線段一般表示年份、月份等,豎線上的線段表示一定的數值,數值的大小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下面我們根據上表來制作條形統計圖好碼?
生:好。
師:同學們小組合作、交流討論、設計制作這個條形統計圖,制好后貼在黑板上,我看看哪個組制得最好最快。
(我為每個小組發給白紙一張,彩筆兩支。學生紛紛合作學習,進入緊張的討論制圖之中。我深入小組內巡查指導,在巡查中我發現部分學生對豎線上的數值確定不夠準確,我進行了相應的點撥。約15分鐘學生已將自己設計制作的統計圖貼在了黑板上)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創新能力。)
師;(看了看黑板上學生制作的統計圖和顏悅色地說)同學們你們僅僅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就制作好了統計圖,真聰明。相信在以后的學習、將來的工作中,你們一定是最棒的。(我豎起大母指,學生一陣掌聲)但我還看出了一些不足的地方,不知同學們看出來了沒有?
生:看出來了。
師:哪些地方還得改正?
學生甲:“合作組”的條形圖畫得不夠端正;
學生乙:“一幫一組”的數值標得不準確。
......(根據學生的描述請小組長改正,我強調,并講評、鼓勵。)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對,同學們看得比老師還詳細。這些同學指出的地方都是我們以后制作條形統計圖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希望大家牢牢記住。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同學們下去后將練習十二的第2題做在作業本上。我看看誰做得最好。(下課)
教學反思:
(一)、選材精當 教學成功的關鍵
一堂課,抓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素材為主導進行教學,循循善誘,逐步深入到教材當中,不僅能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而且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節課之所以能夠成功而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就是選擇的素材巧妙,學生人人皆知,個個明曉。
(二)、重視群體 關注個體
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公平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平等地學習、獲取知識。教學不僅要重視群體的發展,更要關注個體的參與。因此,老師的指導要深入學生小組,關注學困生的活動,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成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老師深入小組內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由此可見,選擇恰當的素材,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所在,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