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 要: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學生經受著巨大時代變化所產生的影響,他們的思想和邏輯已然與之前的學生不同,從而小學教育也開始面臨著一個新的難題。所以針對新一代的學生,小學教育越發不能像以前一樣墨守成規,而是要把握時代的特征。通過一個真實的案例分析,建議小學教學方法應及時改善,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愛的表達。
關鍵詞:小學教育;教師;愛;表達與溝通
一、表達想法與愛,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處于小學的學生需要特別的思想教育,教師應該打破常規,嘗試新的方式方法去和孩子們溝通,肯定會有巨大收獲。愛自己的學生就應該大聲說出來,要讓學生知道因為愛才會要求、因為愛才會心痛。為什么說愛學生就要大聲說出來呢,是想提醒教師避免與學生的交流中有誤會。如果教師的表達內斂含蓄,學生不僅心生疑慮還會不思進取,這會讓老師更加不知所措,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例如,之前聽過一個故事,說是王老師因為班里的4個學生長時間以來都是經常犯錯、不學習也不聽話,叫家長也沒有用。有一天他們再次犯錯,于是他把4個學生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告訴他們“作為老師沒有教育好你們,導致你們總是犯錯誤,我要懲罰我自己,我去跑1圈操場,你們就在旁邊看。”可是問題并沒有因此解決。因為這4個學生不知道該怎么做。第二天上課,全班鴉雀無聲,王老師心里很不是滋味,本來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但沒想到學生并不能完全體會他的感受。正在他郁悶時,有個老師建議王老師應該告訴學生他的真實想法,說出自己是因為愛他們才會有此舉動。我想學生只有知道了老師的真實想法才會真正理解他吧。果不其然,之后的一次班會上王老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表達了對他們的愛,與學生溝通后距離也近了許多,之后,那4個學生聽話了很多,也變得上進了。
二、總結
由此案例看出,正所謂“師者父母心”,老師和學生應及時溝通、靈活表達。如果不去考慮不同的學生,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應不同,而是一味用自己的方式去灌輸他們,我想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老師和學生都很累。通俗解釋之后就是嚴肅苛刻的,教師要額外考慮有些學生是需要鼓勵和安慰才會上進的;親切和藹的教師要對那些喜歡激勵喜歡聽道理的學生采取激進措施。教師不要覺得自己的方式不能刺激到學生,先前的教學模式并非絕對安全。對學生有保障,對教師有幫助,確切來說,教師不要擔心自己行為的改變會帶來不確定因素,愛,就請大聲說出來。
參考文獻:
吳劍路.為你而來[M].人民出版社,2015-0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