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璇
摘 要:工程力學是一門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綜合性學科,是中職院校機械系必修的專業之一,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工程力學的學習對于學生加深對專業課程的認知和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工程力學教學的好壞對學生深入學習專業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在中職院校工程力學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課堂氛圍差、沒人聽課等問題,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對中職工程力學教學方法進行優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勢在必行。
關鍵詞:工程力學;教材因素;學習興趣;中職院校
由于中職院校的特殊性,中職院校的學生與其他院校的學生相比更加具有創造性和活躍性,但是,中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差也是我們應當著重解決的問題。就目前中職院校的教育情況而言,并不十分樂觀,大部分的中職院校都是文化水平較差,學習能力較低,甚至是不愛學習的學生,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上課不聽講、遲到早退等現象。這就勢必會對中職教學方法進行優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中職工程力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因素
工程力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還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由于中職院校學生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的特殊性,中職院校的教材內容普遍較為簡單,加之課程課時的限制,工程力學的教材中有大量的內容被刪減,尤其是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及一些非重點的內容,這也就導致了教材內許多內容的解釋模棱兩可,缺少相關的背景介紹和理論依據。這種教材雖然照顧了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但卻不能滿足水平較高學生的需求。同時,工程力學課程的教材內容枯燥乏味,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因素
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習慣對課本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單純地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很難延伸出其他內容,導致學生的解題思路固化,缺少創新性。因為教學思路單一,教學內容枯燥,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工程力學的學習失去興趣。此外,中職院校的教師仍是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著重課堂理論知識的講解,對實踐教學沒有充分的重視,因此,學生的學習只能是紙上談兵,無法在實踐中運用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知識。
3.學生因素
工程力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且工程力學的理論知識較為抽象,需要在實踐中深入了解和掌握。但是在中職院校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實踐的經驗,因此,無法更加深入地對工程力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和理解,這也給以后的學習帶來了障礙。同時,工程力學與物理等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內容較為抽象,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日益增大,在學習的過程中,稍微有一個環節出現錯誤,就會導致整個學習出現問題,從而降低學習效果。
二、中職工程力學教學方法的優化措施
1.理論結合實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工程力學中涉及的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具有密切的聯系,工程力學中所研究的問題都是最基礎的力學問題,但是大部分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僅依靠教師的講解無法對工程力學的知識進行掌握和理解。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教學形式,如通過看不合理計算和不合理結構設計造成的各種事故的圖片,做一些海綿或膠皮模型,在課堂中做簡單的拉(壓)、剪切、扭轉、彎曲實驗,將學生引入工程力學的教學環節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或者組織學生到工廠進行實踐學習,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并根據所學的知識對設備進行操作。教師還可以在現場提出一些探索性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地談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教具也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學生來說,力是抽象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案例、模型導向、實物、模型等的運用,增加學生的感性認知。此外,加強實驗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職業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讓他們在操作中有所收獲。
2.以人為本,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首先,有效的課堂應當是學生聽得懂、學得會的。也就是說,在學生付出一定努力的情況下,可以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內容。相對來說,中職院校的學生文化素質較低,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差,無法理解難度較高的知識,因此,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詳細講解重點知識和難以理解的知識。
其次,有效的課堂應當是氣氛活躍、輕松的課堂。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輕松、活躍的學習氣氛中更能夠有效地學習知識。
最后,有效的課堂應當符合實際。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更需要的是符合實際的知識,脫離實際的知識是沒有用的。因此,中職工程力學的教學應當適當地增加實踐性教學,減少理論性教學,并且課堂教學要與社會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能使學生脫離社會。
3.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工程力學的特點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才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學習。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工廠進行實踐,使學生初步了解一些機械設備的運行情況,并根據學校內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操作,更加熟練地掌握理論知識,將其靈活地運用到實際操作當中。教師要在現場對學生進行指導,詳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以通過實驗教學對理論教學進行補充,由于工程力學的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因此需要實驗教學進行輔助。
中職工程力學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不僅僅局限于本文所講的三種,對教學方法的優化也并不僅僅局限于以上三種,還有很多教學方法可以提高中職工程力學的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應當主動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不斷地適應教學目標的新要求,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翠娥.工程力學教學探討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9(2).
[2]鄒冬平,黃水香,李春容.小議工程力學課程教學.職業教育研究,2008(6).
[3]羅遜誼.淺談工程力學課程的教與學職業教育研究,2007(1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