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春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日益加劇,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也日益頻繁。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重要語言工具,也引起了教育領域的關注。為了培養出順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高中英語教學一定要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應用英語的基礎,只有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才有可能在以后用英語交流的時候得心應手。所以,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應該引起英語教育者的充分關注。針對高中英語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能力;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
相信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養成學習習慣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好的方法。但是具體要怎么做才能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卻不是說起來的那么簡單。為了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英語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只有產生興趣才有可能逐漸養成英語閱讀習慣。英語的本質是用來交流的工具,讓學生學習英語也是為了以后英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與人交流。所以,英語教學重在實踐應用,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盡量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合理地安排英語各個模塊的教學時間,讓學生把英語的聽說讀寫都結合起來練習,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自然也就對閱讀感興趣了,此外這種教學方式還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對英語能力的掌握不會明顯地偏向哪個模塊。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還需要讓學生多讀一些有益的課外英語書籍。不論是學習成績的好壞,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領域。如果老師不根據學生的喜好,而是單純地依靠自己的感覺向學生推薦英文書籍,相信很多學生都是聽完了事,不會再多花課外時間去真正地閱讀老師推薦的書。如果老師想要讓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來培養英語閱讀習慣,就一定要對每個學生的喜好有一些了解,針對不同的學生推薦不同的課外書籍。只有推薦的書籍讓學生感興趣,學生才有可能花時間來閱讀。而且老師在推薦書籍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書籍的內容難度是否適合高中生閱讀。如果太難就會導致學生讀了一部分之后,看不懂就不再繼續閱讀了,不能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有所幫助。比如,老師可以推薦《CRAZY ENGLISH》等雜志。推薦的英文書籍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最好能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二、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的英語課堂多是老師來主導,學生能鍛煉英語閱讀能力的時間也就是讀課文的時候。這樣的英語課堂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感覺英語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讓學生學好英語的前提,更是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保障。英語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自己的教學內容中來,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多思考和提問。可以用設置問題的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提問,就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體現。首先老師要做的就是針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設置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比如,這篇文章講了什么故事、都有什么人物、什么時間發生的等等。讓學生在課堂上帶著問題來閱讀,這樣學生的閱讀就會有目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老師可以在閱讀課正式開始之前就向學生提出“Whats the article about?”“What types of things will the stories be judge on?”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讓學生去閱讀文章,這樣對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有很大幫助。英語閱讀課除了可以借助問題提高課堂效率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課堂增加活力。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制作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用視頻、圖片、配音等方式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利于多媒體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專注,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對閱讀中遇到的單詞進行解讀
很多學生對英語閱讀沒有耐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閱讀中遇到的英語單詞無法正確解讀。英語詞匯量決定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掌握程度,所以具有大量的英語詞匯儲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基礎。高中學生學習時間比較緊張,很少有足夠的時間對閱讀中遇到的生僻詞匯進行專門的解讀。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上安排一定的時間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僻詞匯進行集中解讀,教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如何不依靠字典,而是根據聯系上下文內容對詞匯進行解讀的技巧。而且,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也一定要注意學生單詞的掌握程度,多花些時間和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詞匯。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積極探索能夠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田莉.芻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J].統計與管理,2013(6).
[2]平浩杰.高中英語閱讀障礙及應對策略[J].快樂閱讀,2011(5).
編輯 范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