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英
摘 要:在近幾年的教學中,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幫助許多學困生快速入門,提高了英語成績。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困生;語言知識
一、學困生的現狀
1.就語言知識而言,絕大多數只能夠認讀幾百個單詞和詞組;少數學生甚至未達到100個,英標不認識,單詞不會讀;基本上掌握了500詞匯量及以上的學生寥寥無幾,可以說連初一的基礎都沒有。
2.學困生對學英語有恐懼心理,對英語沒興趣,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不能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策略。
3.學困生學到高中教材才發現幾乎全是不認識的詞匯時,他們不知所措,上課像坐飛機一樣。但是保持著很高的學習欲望,自覺地去背誦高中每個單元的詞匯。
二、學困生轉化與提高的策略
1.激勵學生的策略。激勵是指持續激發人的動機,使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向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過程。激勵也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過程。有學者認為:“激勵就是激發學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給予動力,喚起愿望的過程。長期的激勵能夠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教師可以拿身邊的榜樣舉例,增強可信度和說服力。筆者拿出南昌大學的學生寫給我的信給學生看,他在信中說高一時他英語成績五十多分,全班倒數幾名,但高考考了一百二十多分。教師要鼓勵學生,起點不怕低,努力就會趕上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激勵學生不能一次就能起效,要經常找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的心理,取得學生的信任,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在學習困境中變得更加堅強。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由于受學生的基礎知識、認知水平、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制約,教師要靈活運用激勵措施,不斷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通過激勵,讓學生形成持續的英語學習動力。
2.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在一個積極向上、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才能在課堂上學到英語知識。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可適當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強化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并經常讓學生學習簡單易學的英語歌曲,感知英語的魅力。另外,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在課堂上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課外加強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同時,英語教師對這部分學困生應給予“特別關照”。在上完課后經常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使他們享受進步帶來的成功的喜悅。
3.充分利用課本上的課文記憶詞匯的策略。背單詞的小本子和詞匯表對高中學困生來講并沒有什么幫助作用。他們要么不知從何著手,總停留在初一上期的教材或詞匯手冊的前幾頁上。因為他們總是記不住。高中教材又在同時進行著,多數教師在每個單元結束后又對相應詞匯表的單詞和詞組進行聽寫。學生背了或聽寫了單詞和短語之后,第二天就忘了。一段時間以后,他們就會對英語學習徹底絕望了。對于這種普遍的現象,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課本去擴展詞匯。人教版教材1-8冊八十篇文章,每篇自己翻譯,自己通過參考資料翻譯,早上大聲朗讀,經常聽一下課文錄音,通過課文語境記住詞匯,并且在反復的閱讀中認識了詞匯的意義、用法,為他們創造性地使用詞匯奠定了基礎。通過此方法,學生慢慢能聽寫出更多的詞匯,也能慢慢地讀懂了英語文章。
4.在教學中利用綜合教學法的策略。詞匯是語言的材料,教師不能孤立地進行詞匯教學。一方面,詞匯教學應該依據詞匯內部的形、音、義、構成、搭配、用法的縱橫關系,觸類旁通,去認識、掌握、使用詞匯;另一方面要求詞匯教學需與語音、語法、句型、課本、書籍相結合,使詞匯教學始終貫穿于課堂中的聽、說、讀、寫等諸多環節中去。把方法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發現新詞的特點和規律,開動學生的思維記憶,從而重視這些詞匯。給學生創造接觸生詞、吸收生詞、使用生詞的機會。筆者在課堂上從不孤立地教授詞匯,而把詞匯教學貫穿在每一節課堂中去。
面對英語學困生,筆者做了許多的研究,總結了許多的經驗,其中大部分學生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認為教師應當從突破詞匯量入手,改變教學方法,并且還要有積極的教學態度、活躍的教學思維和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使我們的英語學困生能快速進步與提高。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