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英
【摘 要】從減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隱性輟學率、提高學生職業素養、促進教育為地方經濟服務、增強中職學校的吸引力、加速學生穩定、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探討職業素養基本常識課程在農村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中具有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農村義務教育 九年級 職普滲透 職業素養 推廣價值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3B-0008-02
職普滲透,即通過職業高中和初中攜手合作,在九年級開設職普滲透課程“職業素養基本常識”,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培養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它主要是為了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成果、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增強中職學校吸引力,以盡可能地發揮學生特長,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現教育為地方經濟服務。本文探討職普滲透通用課程——職業素養基本常識課程在農村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中具有的推廣價值。
一、減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隱性輟學率
隱性輟學是相對于顯性輟學而言,是指在學校教育中現存的學生雖保留學籍正常繳費,正常參加考試,但整日游離于教室和課堂之外,靜待畢業的一種非常態教育。這些學生雖然人在學校、人在教室,但心早就“飛出課堂、飛出校園”。處于隱性輟學狀態的學生,由于在學校不學習,整天無所事事,對于班級學風和紀律造成很大影響。中學教師普遍反映,九年級這類學生最多,因為在這個時期,能不能考上高中已見眉目。隱性輟學不僅影響九年義務教育的質量,影響農民素質的提高,影響到“雙基”成果的鞏固,而且對于中職教育的沖擊也是很大的,那些在初中階段處于隱性輟學狀態的學生流入中職學校,由于基礎太差,無法繼續學習,從而把中職教育引向惡性循環之中。
通過職業素養基本常識的滲透,和學生分析當今社會就業形勢、介紹“就業典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知識和技能在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目標,進行職業規劃,相信讀中職同樣能實現人生理想,可以使那些因學習困難升學無望而厭學的學生重新回到課堂,重新燃起學習興趣。
二、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良好的職業素養是事業成功的前提與保證。每個人都是一棵樹,而根系就是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枝、干、葉、型就是其顯現出來的職業素養的表象。要想枝繁葉茂,首先必須根系發達。然而,發達的根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靠日積月累地汲取養分,所以從義務教育階段開始培養職業素養,既符合人的發展規律,也符合義務教育的要求。
義務教育階段有些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以致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顯得重視不足或者顧此失彼,部分學生對加強職業素養不以為意,個人職業素養表現讓人擔憂。學生中存在很多消極因素,如厭學現象較為普遍、自卑感較為強烈、叛逆心理嚴重、虛榮心極重、責任感不強、法紀觀念淡漠,等等。因此,在九年級進行職業素養基本常識的滲透,如專業興趣、職業道德、禮儀規范等教育,是學生步入中職生活的啟蒙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擇業觀、成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中職生活的特點和要求,使學生入學后能順利完成從初中生到中職生的角色轉換,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三、促進教育為地方經濟服務
推廣職普滲透通用課程可以促進教育為地方經濟服務。例如,橫縣職業教育中心所在地橫縣,被茶業界和新聞界譽為“中國茉莉花之都”,擁有茉莉花茶加工廠180多家,年加工量為100萬擔以上,占全國總產量80%以上,是中國茉莉花茶生產基地和花茶加工基地,花茶的生產與銷售是橫縣一大經濟支柱產業,大大小小的花茶店很多,這就需要大量技藝嫻熟的制茶工以及能承擔起傳播茶文化的茶藝師。
本課題組組織九年級學生開展“我的家鄉在哪里?”“我的父母每天在做什么?”等調查活動,以及觀看穿著靚麗、儀態端莊、舉止優雅、技藝精湛的茶藝師表演,讓學生了解父母從事的職業,體會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偉大,增強學習的動力,并對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有朦朧的向往,把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和現實生活、生產聯系起來,把家鄉的發展與自己的人生定位聯系起來。這一課程正好填補了義務教育階段的空白,對學生有強大的吸引力。
四、增強中職學校的吸引力
當前,社會上對中職學校還存在一些偏見,認為讀職高不如讀普高,讀職高沒什么用,導致學生到職高的心態就是混,沒有人生目標,沒有價值追求,沒有足夠的自信。但由于受辦學條件的限制,九年級畢業生很多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繼續讀書,如果他們不愿意進入中職學校讀書,就只好流入社會。
職業教育得不到學生與家長的認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中職教育的不了解。為了鼓勵更多的九年級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必須讓學生認識職業教育、了解職業教育。
2015年5月8日,平馬中學的一百多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橫縣職業教育中心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專業實訓室,一位老師拿著一個開關鍵已壞的電磁爐問學生:“兩塊錢兩分鐘我就能修好它,你們信嗎?”學生都說不可能,平時拿去修理店多則一兩天,少的也要半天。老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當看到電磁爐能重新煮水后,同學們變得興奮起來,也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在老師指導下, 整個實訓室熱鬧起來了。
通過現場演示,更多的中學生重新認識了職業教育、了解職業教育,這對職業學校的發展是有利的。2015年橫縣職業教育中心招生破歷史紀錄,入學人數達到1758人,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甚至有的專業爆滿,如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出現了“一位難求”的喜人局面。
五、加速學生穩定
2015年4月至9月,本課題組把橫縣九年級預備升入中職的學生組建成職業教育預備班,帶他們走進橫縣職業教育中心,參加職業素養基本常識的培訓,讓他們走進各個專業的實訓室,親自動手操作,借此了解職業學校、了解各個專業。很多學生看著老師同學的操作入了迷,最后也舍不得離開,很多學生甚至忍不住問能不能教他們親手操作一下,最后他們為自己操作的成功露出燦爛的笑容。
據往年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很多學生選讀專業并不是出于自己的興趣,并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所以這些學生通常都是學習一段時間后,覺得對所讀的專業沒興趣,要求轉專業,但換到另一個專業也不滿意,無心學,入學一個多月還定不下心,有的甚至只來幾天就卷起鋪蓋走人,勉強留下的也是虛度時光。2015年實施職業素養基本常識滲透后,對學生來說是“先試吃,后點菜”,也就是先體驗職業教育,再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興趣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專業,將學習選擇權完全交給了學生。學生了解專業,自選專業,從而契合學生個體的最優職業生涯發展。當學習的權利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選擇時,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就更加明確了,主動積極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六、提升教師職業素養
學生不斷提出的“為什么”,使課題組教師感受到了九年級學生的好學精神和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的熱情,在感受學生學習熱情和解決“為什么”的同時,既促進了自身動手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探究義務教育與職業教育互相滲透培養創新人才的新模式和新途徑,為今后的教育教學改革和職普滲透辦學模式的推廣提供經驗。
在對九年級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基本常識的教學時,他們的中學老師也在身邊,也和學生一起體驗職業教育,這樣,不但中學老師的職業素養得到提高,在以后的日常教學工作中他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滲透職業教育思想和技能,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七、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由于農業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農村財政比較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存在不足,從而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學校硬件設施滯后,校舍面積、教學儀器、實驗設備滿足不了日益擴大的教學需要,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嚴重制約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
實施職普滲透,職業學校實訓中心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利用率得到了最大化,不僅全方位地為本校專業教學提供實驗、實訓服務,還可以為義務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提供資源服務,有效培養初中生的職業學習興趣,充分發揮職業學校的資源優勢,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實現“實訓中心立足學校,服務社會、服務教育”的目標,為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架起了一座相互連通的立交橋。
八、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加強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當前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大任務之一。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由中專、職業高中和技校為主組成的中等職業教育承擔著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任,要達到綱要規定的2020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0%的目標,加強農村職業教育是關鍵。但是,如果人們長期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不能徹底轉變,將極大地制約職業教育的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就成為一句空話。作為職業教育第一線的教師肩負著宣傳職業教育、讓學生了解并有勇氣昂首挺胸步入中職大門接受職業教育的重任,因此,在九年級滲透職業素養基本常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幾點,從不同的側面論證了職普滲透通用課程“職業素養基本常識”具有推廣的價值。各學校在借鑒過程中應注意:一是教師的職業素養基本常識教學水平有待提高。根據職業素養基本常識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培訓。不僅要精通理論,更重要的是要成長為職業技能實操能手。二是已開發的教材需要進一步完善。建議各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當地經濟建設,對已有教材進行增刪調整,開發適合本校使用的職普滲透校本教材。
【參考文獻】
[1]劉立平.淺析農村中學“隱性輟學”[EB/OL].http://www.doc88.com/p-9773653950726.html
[2]范旭濤.試論職業教育觀在農村義務教育中滲透的作用與意義[J].職業·中旬,2014(11)
[3]張明,齊云.普職滲透——實現雙贏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6)
(責編 江月陽)